邂逅之森

發稿時間:2010/01/23
邂逅之森
邂逅之森
作者|熊谷達也(Kumagai Tatsuya)
譯者|邱振瑞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09/12/07

  日本東北偏遠地區有一群以古老手法狩獵的冬季獵手,山語叫做「叉鬼隊」,《邂逅之森》描述「叉鬼隊」成員狩獵故事,「叉鬼」松橋富治因夜淫風俗邂逅大地主的女兒,卻因此被迫遠離家鄉與狩獵人生,到他鄉當礦工,因緣際會重返叉鬼行列,那場與熊王決鬥的交纏過程,寫實逼真而駭人,也極撼動人心,令人想要把全書大約400頁一口氣看完。

  作者擅長以日本東北古老傳說作為創作素材,這本書中的村落、山脈、地名都確有其名,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血腥狩獵文化帶出的宗教禁忌與奇風異俗,以及人在大自然中為了生存的搏鬥,在筆者的細膩描述中躍然紙上,也使這本著作成為標準的自然主義寫實小說。

  其實,在美國小說家福克納筆下的熊「老斑」,與傳說的山神連結,主角小時家中的老黑人曾說,「帶槍入山看不到那頭老熊,不帶槍又須冒生命危險」,隱喻人類以征服的心態看不到大自然的震撼與美;美國小說家梅爾維爾的「白鯨記」,也用類似寫法,人類征服了大白鯨,船卻沉了;《邂逅之森》結尾也得出人無法克服大自然,應順應大自然的結論。

文章節錄

熊王

  富治吃過昨天做好的飯團後,重新開始追捕瘤熊,直到傍晚時刻,他朝下俯瞰的時候,發現了雪崩過後的雪堆中埋著一頭羚羊的屍體。

  這裡介於熊田與大鳥的縣境稜線下。富治正在追捕的那頭瘤熊,昨天曾經一度南下,中途可能改變主意,今天又折返北上,逐漸往高處登爬。

  大部分的野熊離開冬眠洞後,首先會朝高地移動。在雪崩頻繁的地方,多半沒有粗大的樹木,只長著矮樹與茂草,因此初春到來便最早露出地表。在山毛櫸尚未冒出嫩葉之前,野熊就經常來這地方覓食。

  然而,這時期已開始冰消雪融,沿著稜線背風處結成的雪檐,崩落時所引發的底層雪崩,有時會連同雪地下的土石沖刷而下,所以它與嚴寒季節冰滑的表層雪崩同樣充滿危險。另外,由於春天的硬雪把腳下的土石凍得堅硬,因此時常發生誤踩雪檐而反應不及的意外。

  富治由此推測,那頭羚羊很可能是沒發覺到雪檐即將崩落,一時誤踩連同底層雪崩摔下而被壓死的吧。就在他凝目審視的同時,他發現羊皮上的血漬有些蹊蹺。他想證實自己的猜測,於是謹慎地繞過從崩塌雪堆中剛探出的茂密枝葉,來到羚羊的陳屍地點查看。

  他料想得沒錯。

  這頭羚羊的確是隨著雪崩摔落致死的,可牠身上卻有絕非因為雪崩造成的傷口。因為牠的腹腔破裂,內臟亦遭到啃噬。從牠周邊的許多腳印來看,即可知道是誰行兇的。

  富治跪下來檢查著羚羊的屍體,倏然感到不寒而慄起來。

熊這種野獸,非常貪嗜牠獵得的食物,牠不可能撇下如此之多尚可飽食的美餐而兀自離去。

  富治察覺到自己的側腹驀地淌下汗水,他知道那不是跋涉山野發熱流汗淌下的。富治覺得自己正置身在恐怖的死寂中。

  牠就近在咫尺。

  富治全身僵硬地環視著周遭,但他的視野中看不到任何生物的身影。

  牠該不會就在後面……

  富治強忍著想要回頭的衝動,慢慢地將揹在肩上的村田槍拉到手邊,從彈帶上拔出了子彈。他豎起耳朵全神貫注背後的動靜,盡可能不發出聲音地填入子彈。

  就在他拉動拉桿把子彈推入槍膛的同時。方才,他繞過的崩塌雪堆裡的樹叢間傳出了窸窣聲。富治單膝跪著轉身看去,只見一個黑色物體從約莫十公尺前方的矮樹叢裡衝了出來。

  富治不曉得牠到底是刻意設下陷阱而隱身樹叢裡,抑或只是想把要搶奪其食物的叉鬼趕走?不過,沿著雪坡滑落直衝而來的黑色物體,看來應該就是他追捕的那頭瘤熊。

  富治根本來不及持槍瞄準。就在他猛然回頭的同時,只看見大片黑毛擋在眼前。直到這時,他才聽清楚瘤熊的咆哮,胸部受到強烈的重擊,他就這麼抓著村田槍往後跌坐下來。

  巨熊這記攻擊之所以沒將富治殺死,是因為他跪在陡峭的山坡上。而牠也因為要閃開乍然跌坐的他,衝勢過猛而滾落到二十公尺外的斜坡了。

  長久以來住在山裡的富治,就曾數次在沒有帶槍上山幹雜活時巧遇野熊。當時,熊並沒有攻擊他,反而驚嚇得逃之夭夭。

  遇到最危險的母熊攜子的情況亦然。在那時候,富治的確遭到母熊的恫嚇,甚至乍看似要直撲而來,但牠必定在幾步前駐足,豎起全身的熊毛,露出白森森的利齒威嚇而已。實際上,他從未遭受過熊隻的攻擊。因此熊只有在被逼至絕境的時候,才可能攻擊人類;比如像昨天的圍捕行動,真的就把巨熊逼到無路可走了。

  富治根據多年經驗很懂得野熊的習性,其實熊向來很膽小。所以,當他看見那頭瘤熊滾落到二十公尺之外,卻沒有順勢逃跑,反而朝他逼近的時候,他便明白了牠的意圖,也看得出牠全身散發出濃濃的殺意了。

  現在,山神究竟是否附身在瘤熊身上已經無關緊要了。富治只想著盡快把直撲而來的龐然大物殺掉。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