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問李光耀

發稿時間:2013/08/10
去問李光耀
去問李光耀
作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羅伯特.布萊克維爾、艾利.韋恩
譯者|林添貴
出版社|時報
出版日期|2013/07/19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縱橫國際政場達半世紀,替蕞爾小國新加坡在強國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奠定繁榮興盛的面貌。此書顯現李光耀以精準的眼光洞悉國際情勢,以強悍的魄力改革時政,以獨特的思維定義民主,背後支撐他的邏輯脈絡;更以訪談形式,和盤托出他對中國、美國、印度等全球未來局勢的預言及建言。

文章節錄

《去問李光耀:一代總理對中國、美國和全世界的深思》

中國成為第一大國的策略是什麼?

  中國人認為上上之策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繁榮的未來,利用數量龐大、愈來愈訓練有素、有高度技術的工人贏過其他所有國家。他們將避免任何和美國弄僵關係的一切行動。挑戰像美國這樣一個比他們強大、技術先進的國家,會傷害他們的「和平崛起」。

  中國正在遵循電視節目《大國崛起》裡的構想;黨中央為了凝聚社會菁英對這個議題的討論,特別製作了這個節目。德國和日本犯的錯就是企圖挑戰既有秩序。中國人不笨,他們避免重蹈覆轍……以國力來講,重要的是整體國內生產毛額,不是人均國內生產毛額……中國近期內不會達到美國那般水平的軍事力量,但是中國快速發展不對稱力量來遏阻美國的軍事力量。中國了解,增長國力要靠進口,包括能源、原料和糧食……中國也需要海路暢通。北京擔心必須依賴麻六甲海峽,正在採取行動以減輕依賴。

  中國人估計他們需要三十年至四十年,或許五十年的和平來追上並建立他們的制度,從共產制度改變到市場制度。他們必須避免德國和日本犯的錯誤。(德、日)他們爭奪權力、勢力和資源,造成上個世紀兩場可怕的戰爭……俄國人犯的錯是投入偌大的軍事經費,卻太少關注民間科技的發展。因此他們的經濟才會垮掉。我相信中國領導人已經學到,如果和美國從事軍備競賽,穩輸無疑。你自己就把自己搞得破產。因此呢,避免挑戰、頭低一點、面帶微笑,忍個四十年、五十年吧。

  為了培養競爭力,中國專心教育年輕人,挑選最優秀的人才投入科技研究,其次是經濟、企管及英文。

  我聽到「和平崛起」這個字詞的第一個反應,是告訴他們的一個智庫:「這個字詞矛盾不通,崛起是一種令人驚詫的事。」他們說:「那你會怎麼說?」我答說:「和平復興、演進或發展。」恢復古老榮光、發揚昔日偉大的文明。但是現在這個崛起策略已確定,現在中國人必須盡可能去解釋它。一年前,有位年逾七旬的中國領導人問我:「你相信我們和平崛起的立場嗎?」我回答他說:「是的,我相信—但是有一點要提醒你們。你們這一代經過抗戰、大躍進、文革、四人幫,最後又是改革開放。你們知道會有許多不可預測的危險,中國若要無災無厄繼續發展,內部需要穩定、外部需要和平。可是,你們給這一代年輕人灌輸了太多的驕傲和愛國精神……這是很輕浮的。」這位中國領導人說他們會讓年輕人明白。好吧,我希望他們能做到。

  中國對東南亞的策略其實很簡單,中國告訴這個區域說:「跟我一起成長。」同時,中國領導人希望傳達一個印象,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各國必須決定屆時和中國是友或是敵。中國也願意調整彼此的交往去得到自己所要的,或是表達自己的不悅。

  由於市場廣大、購買力上升,中國正把東南亞國家吸納進它的經濟體系。日本和南韓無可避免也將會被吸納進去。中國不需要動用武力就把各國吸納進去。中國的鄰國希望美國留在亞太地區,他們才不會淪為中國的人質。美國應該在三十年前就和東南亞建立自由貿易區,不要等到中國把整個區域磁吸進它的圈子。如果美國當時這麼做了,東南亞地區現在的購買力就會比今天的實況大出許多,而所有的東南亞國家也和美國經濟掛鉤,不必依賴中國的經濟。經濟決定基本趨勢。中國日益壯大的經濟影響力會很難對抗。中國的重點是透過經濟擴張勢力。從地緣政治來看,中國現在更關切在對外政策上使用外交,而非武力。

中國領導人又是怎麼看待中國崛起為第一大國時,美國在亞洲角色的變化?

  中國領導人認知到,美國身為二戰以來七十年本區域領導大國,所提供的穩定使得許多國家,如日本、四小龍和中國本身都得到空前未有的成長。中國曉得需要進入美國市場,取得美國科技,以及學生赴美留學,再帶回新領域新思維的機會,因此今後二、三十年和美國抗爭,傷害到上述好處不會帶來什麼利益。

  因此,中國的策略是在這個架構內成長,爭取時間,等候有朝一日強大到可以成功地重新界定這個政治經濟的秩序。

  在安全領域,中國人曉得美國已花費巨資且建立優勢,若要直接挑戰美國,必敗無疑。要等到中國在科技研發與應用上超越美國,他們才會思考在軍事上對抗美國。

  美國人會為了什麼原因和中國打起來?東亞的控制權嗎?中國人不需要為東亞開戰。他們將慢慢地、逐漸地擴大與東亞的經濟關係,提供給他們一個十三億消費人口的市場……推演下去,十幾、二十年後,他們將是所有東亞國家中頂尖的進口國和出口國。美國人在貿易上要怎麼與之競爭?

  我沒有看到美國人從亞洲撤退。但是我看到中國力量日益強大。中國的態度是:我們不反對你;我們歡迎美國人駐軍—因為他們曉得他們無法取代美國人,本地國家也歡迎美國人。因此他們只好守候,並成長得更強大。經濟上和軍事上,他們可能一百年也無法在專業技術方面超前,但從不對稱力量著手,他們可以給美國人造成極大的傷害。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維持的兩位數成長率,會在未來數十年維持下去嗎?

  過去三十年,中國的經濟以非凡的百分之十年增率,甚至百分之十二的年增率在成長。中國能至少在下一個十年維持如此高的成長率嗎?我認為可以做得到。中國的起始點很低,而國內十三億消費者因為可支配所得成長,將會推升其成長率。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