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雲門

發稿時間:2013/08/24
打開雲門
打開雲門
作者|果力文化 主編
出版社|果力文化
出版日期|2013/08/01

  林懷民在本書親筆撰寫人生十二個片刻與十二種體會,寫七〇年代俞大綱老師的提攜、傳承,寫他如何受陳映真啟發並以《家族合唱》向陳先生與一整個理想世代的反抗致敬,寫他與Pina Bausch令人動容、無需語言的心靈交會。此外,林懷民也藉由他的心路歷程〈說舞.說人生〉,和懷抱創作夢想的年輕人分享:「每次創作都會碰到僵局。是的,藝術是苦悶的象徵。那是說動手創作之前,不是創作現場。創作是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

文章節錄

《打開雲門:解密雲門的技藝美學與堅持》

說舞,說人生◎林懷民

和舞者一起冒險犯難

  怎麼編舞?大家一起冒險犯難。

  我早已放棄在家裡胡思亂想,到排練場卻無法實現夢中想像,徒然浪費時間的做法。一定要有舞者在我面前動,舞思才被迫啟動。有時沉吟半天只得三五動作,有時舞者的身體追不上我的嘴巴。基本上,編舞是回答問題:動左腳還是右腳,蹲還是立,走還是跑?不能想,就做做看,講的人流利,動的人流暢,忽忽有了舞句。如何「創作」出來?「當時已惘然」。

  很多時候,我給舞者一些方向,大家即興,慢慢從這即興的材料理出一些規矩,讓大家的動作有統一的特色。雲門的身體,永遠在談重心,腳踩得很實,動作由內而外,從丹田、小腹開始動,這是雲門的一個動作的方式。做即興,要守住規矩,再出入規矩。我把舞者提供的材料刪修增減、濃縮延伸,然後我再發展,再請舞者延伸,像接龍。

  整個創作朝一個大方向前進,細節可以有許多變貌。動作之外,音樂、服裝、燈光、空間這些因素參加進來,互相合作,或互相打架,最後加起來,一起跟觀眾對話。舞者對整個舞,特別對自己的部分,當然有他的想像。因為自己在演出,他們很少有機會看到完成的舞作。難得有機會(懷孕,生病,換別人跳的時段)看到了,常常嚇了一跳:怎麼變成這個樣子?我不坐在家裡想,沒有定論,只是反應眼前看到的,只要有時間,我總想把它處理得更好。所以,一齣演了十幾年的作品,我還在改。舞是活的,自有它的生命,觀眾看到的只是那一天的版本。

我在意的是那個身體

  我們請熊衛老師來教太極導引,徐紀老師來教內家拳。

  導引是養身的運動,是悠長的呼吸,帶給觀眾的是線條,像小提琴。拳術專注,蓄意,為的是出手那一擊,很像打擊樂,那個發勁的力道是很驚人的。

  導引講的是氣。拳術講究的是骨骼,脊椎的運作。所有傳統的訓練講的一定是丹田吐納,運息一定是重要的,重心都是低的。雲門舞者必須有非常強悍的腹部,從會陰開始到丹田命門。傳統訓練就是扎根,一定要扎根,你的身體跟地板接電,下面所有電流必須是迴旋型,叫做纏絲。

  我在意的是那個受過這些訓練的身體,而不是飛手飛腳的套路。老師教的也就是基本功。如果你問我雲門的導引、拳術做得好不好?真是花拳繡腿,我們不能上街打架。我們只要了解身體怎麼站,怎麼走,身體跟空間、地板、呼吸的關係是什麼,非常基本。

  即使這些,有時還要不斷提醒自己。因為舞者從小的訓練,不管芭蕾還是現代舞,都是西方的東西,而身體學會的很難忘掉,改變。

  有時,我想找只受過傳統肢體訓練的年輕人來合作。一來雲門的工作使我分身乏術,而這些武者沒音樂感,可能固定在一定的動法,一定的招式,也無法自在即興。大概會是更大的挑戰。也許我從雲門退休,再試試看吧。

汗水總是把一個人清洗得很清澈

  雲門徵選舞者,要身手矯捷、動作靈活之外,動作要有個性,你不會把他想成另外一個人。有特質的舞者,一看就明白,你看到的不只是動作,而是整個人。當然,學習的能力我們也很在意。所以,初選後,還會有兩個禮拜的集訓,觀察舞者是否可以嘗試不同質地的動法,而不是只能用他原有的方法動作。

  舞蹈是很辛苦的勞動,汗水總是把一個人清洗得很清澈。要當舞者,要有非常純粹的心靈,才耐得了沒完沒了的訓練,同時也從自我提升中,得到快樂或是滿足。舞團的成員一起工作久了,包括讀書、練拳、打坐、舞蹈、演出、旅行、生活都在一起,久了以後,的確會長出一種類似的氣質。

  一個人跳舞,要花很多時間整頓你的身體。要睡好、吃好、天天要上課。如果你沒有做這些事情,就算上台你也不開心。因為你沒有辦法得心應手。

一個奇怪的嚮往

  我編舞時惶恐得不得了,我一無所知,只知道面對的是一個奇怪的嚮往而已。好像聞到遙遠的芬芳,不得不冒險入叢林,自尋生路。常常遠兜遠轉又回到原點,浪費大家很多時間和精力。我不知自己有多在乎外界對這作品的評價。沒空想,叢林尋路讓我九死一生。這是編舞的辛苦也是它的樂趣。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