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發稿時間:2013/10/12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作者|酒井伸雄
譯者|游韻馨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3/06/06

  馬鈴薯、玉米、可可豆、辣椒、橡膠樹與菸草是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從幾百年前的航海時代開始,隨著新大陸的發現,植物的生態悄悄跟隨時代的軌跡,改變了人類的文化與生活習慣。這本書讓我們重新發現這些植物的重要性,甚至省思如果哪天這些植物滅絕,會對整個人類社會造成多大的恐慌。

文章節錄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歐洲發展的原動力──馬鈴薯

前所未有的豐收量,提供穩定的熱量來源

  原生於安地斯高地的馬鈴薯,十分適合生長於歐洲的寒冷氣候與風土,自從其食用價值受到歐洲人認可後,耕作面積迅速暴增。此外,馬鈴薯躋身歐洲料理的常用食材之列,也使歐洲社會在各方面逐漸產生轉變,受惠層面難以估計。人類再也不需要只靠麥類作物提供熱量,馬鈴薯生產上軌道後,不只能養活所有人口,還能儲藏多餘糧食。誠如前面所述,在倚賴麥類作物維生的時代裡,人民必須時時刻刻面對飢餓的恐懼,而馬鈴薯就是拯救人民脫離飢餓的救命丹。

  不只如此,人們吃剩的馬鈴薯與麥子還可當飼料用,這不僅改變了歐洲既有的家畜飼料現況,也讓大家一整年都有新鮮肉類可吃。以上兩點,便是馬鈴薯帶給歐洲社會最大的好處,若說馬鈴薯讓歐洲社會煥然重生,一點都不為過。

  話說回來,即使是馬鈴薯生產量較大的俄羅斯、波蘭以及德國,亦即位於歐洲北邊的國家,也不會因為擁有馬鈴薯這個比白麵包更好的糧食而感到滿足。雖然很想多種一些小麥做白麵包來吃,可惜這些國家不是受到寒冷氣候影響,就是因為土壤品質不佳,無法確保擁有足夠的耕地,種出足量的小麥。在兩相權衡之下,還是要以確保糧食為優先,於是開始種植遇到惡劣土質與寒冷氣候,依舊能生長的馬鈴薯。

  馬鈴薯是所有作物中種植緯度最高的,就連北緯七十度以北、挪威最北端的北角(Nordkapplatået)四周,也能看見馬鈴薯田的蹤影;與北海道北端隔著拉培魯茲海峽(宗谷海峽)遙望的庫頁島,其最北端、即北緯五十五度左右的地區,也有種植馬鈴薯。由此可見,馬鈴薯真的是一種極度耐寒的作物。由於嚴寒地區的土壤都很貧瘠,因此即使是不適合耕作的土地,或是連牧草地都沾不上邊的原野,也能用來種植馬鈴薯。

馬鈴薯的熱量為麥類的四倍

  從種下種薯的那一刻算起,只要三個月,就能採收馬鈴薯,且收穫量相當驚人。基於這個特性,即便是十八、十九世紀的農業技術水準,以相同面積的田地可採收的馬鈴薯量來估算,其可供應的熱量,遠遠超過麥類作物。

  瑞典皇家學院的查爾斯‧史基德斯在做蒸餾酒時,故意捨棄在歐洲北部相當珍貴的大麥,改用平時大家常吃的馬鈴薯為原料,研究製酒工序。一七四七年,他發表了以下的研究成果:

  在一英畝(一英畝約四千平方公尺)的土地中,以最差的品種種植在最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最後採收的馬鈴薯,比在相同面積且種植條件更好的狀況下採收的大麥,蒸餾出來的酒精量更多,其酒精生成率,前者約為五百六十六、後者約為一百五十六。(引自《餐桌的習俗》)

  由於酒精是利用原料中的碳水化合物發酵而成,因此酒精生成率相當於原料中所含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將剛剛的數據五百六十六比一百五十六簡化之後,可得三點六比一。換句話說,在最惡劣條件下種植出來的馬鈴薯,以及在相同面積的農地中以最佳條件種植出來的大麥,比較這兩種作物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會發現馬鈴薯是大麥的三點六倍以上。這一點已經由科學研究獲得實證。

  誠如這個實驗範例驗證出來的結果,如果要以在相同面積的農地中可以生成的熱量來比較,馬鈴薯遠比麥類作物高出許多,而且至少是麥類的四倍以上。曾經有調查報告指出,在馬鈴薯尚未成為主食的十三世紀,即使是當時還算富裕的巴黎北方農村,每年因飢餓而死亡的人數就高達四分之一。自從馬鈴薯成為主食後,過去總是吃不飽、害怕餓死的農民,終於可以靠馬鈴薯擺脫飢餓的恐懼,而馬鈴薯也成為農民維持生命的重要作物。

真正的肉食社會終於誕生

  在以橡實餵食豬隻的時代,每戶農家在秋末宰來吃的肉豬平均為三頭,家畜飼料量暴增後,農家有能力飼養的食用家畜數量也大幅增加。在此之前,一般農家根本不可能將成長期較長的牛,當成食用家畜飼養。隨著馬鈴薯普及,飼料選擇變多後,不只是豬,農民也開始飼養牛來吃;從此以後,除了原有的豬肉外,牛肉也成為一般百姓的家常菜。

  隨著飼料產量愈來愈多,不只是家畜飼養量逐漸增加,歐洲人的肉類消費量也急速上升。十九世紀後半每位歐洲人的肉類消費量,就已經達到二十世紀後半的相同水準,這樣的現象也宣告歐洲成了真正的肉食社會。原本動不動就缺乏的糧食問題,在馬鈴薯普及後解決了燃眉之急,當一年四季隨時都能吃到新鮮蛋白質後,國民體格開始向上提升,人口也跟著增加,國力自然就水漲船高。歐洲文明之所以能在近代稱霸全球,馬鈴薯可說是功不可沒。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