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里饗宴

發稿時間:2013/10/19
西西里饗宴
西西里饗宴
作者|王嘉平 著、麥立心 撰文
出版社|一起來出版
出版日期|2013/08/15

  主廚王嘉平相信,飲食除了美味外,更是一種生活視野。他在十幾年間,每年至少走訪義大利兩趟學習。首先分享的是西西里料理,和台灣料理味道十分貼近。帶著滿載收獲的他,重現令人著迷的滋味:龍蝦義大利麵、愛吃鬼鹹鱈魚、巧克力牛肉餃、聖露西亞之眼麵包……讓我們一起沉醉在料理的感動之中。

文章節錄

《西西里饗宴:J-Ping主廚王嘉平的初獻禮,最想與台灣分享的義大利料理》

吃遍義大利

  在義大利廚房裡的實習生活,就是如同學徒般,從最繁瑣的剝朝鮮薊開始,幫忙廚房裡的大小事。艾米利亞-羅馬涅是以肉類、起士等脂肪飽滿的食材而聞名的地區,由於當地人吃很多的豬肉、火腿、肉腸、乾酪,因此又被暱稱為「肥的省分」。在當地的地方料理中,我領會到各式各樣不同種類的「鹹與濃郁」,並學會判斷鹹味之後的味覺層次。而我所實習的餐廳最拿手的就是當地的傳統地方菜──綜合燉煮肉(bolitto misto)和手工餃子(cappelletti),看似簡單的菜餚,卻是他們花上不只一天時間繁複製作的工夫菜,當地人對味道的精細講究,開啟了我對義大利料理的全新認知。

  為了把握時間學習,我不像餐廳裡的正職員工輪休,而是每天都在廚房裡工作,非常疲累。但是第一次的學藝之旅,初嘗義大利地方菜,就震撼了我的味蕾,讓我非常渴望能夠品嘗到義大利其他省分的地方菜滋味。當時我就在心裡暗自決定,從今以後,不管我的餐廳賺不賺錢,只要還在經營,我一定要每年都再踏上義大利的土地,追尋真正的義大利味道。

  從此往後,我每年至少會飛到義大利兩趟,透過朋友和客人介紹,在義大利不同省分的知名傳統餐廳實習。雖然每次去的時間有限,但我盡量安排自己在每家餐廳至少待上十天實習。每次,我都會針對即將前往實習的餐廳菜單,查非常多的資料,到了現場,就是盡可能地感受每位主廚做菜時的揮灑,觀察他們烹調時的邏輯,用心記下他們認為的好味道,這些在現場所感知到的氛圍、手法、香氣味道,絕不是看著以數字抄錄下來的配方就能夠想像和領會的。

  每次實習結束後,我也總會以美食為目的繼續旅行,竭盡所能地多品嘗當地的料理,不論是路邊攤、傳統小館、高級餐廳、米其林餐廳,都不放過。旅途中,在傳統小館子吃到的地方菜,往往比米其林高級餐廳裡的料理美味,還嘗到許多從未聽聞的菜色、從沒想像過的味道,有的極度好吃,有的味道相當有趣,有的吃來則會覺得詭異。雖然如此,那些陌生的義大利地方菜味道總會直擊到我心中,是那樣的吸引著我,它們打開了我的味蕾,也打開了我的視野。

  透過這十幾年來超過二十趟的旅途,我走訪了義大利二十個區中的十九個區,重新建構也完整了我對義大利菜的認知和信仰。

  在拿坡里,我感受到徹底的單純,拿坡里人以極簡的烹調,就能讓人嘗到食材的原味和美味,令人佩服。在羅馬,我感受到風騷,而那風騷的滋味配上了酒,又再轉化為強悍、很有個性的味道。位在義大利「鞋跟」的普利亞(Puglia),讓我感受到蔬菜的豐盛與橄欖油的豪邁。還有兩個值得一提的離島──在薩丁尼亞島,我感受到薩丁尼亞料理的神祕風情;在西西里島上,我則感受到了西西里料理如萬花筒般的多元與可愛。

  不過,愈是了解義大利地方菜,愈覺得永遠也探索不完,因為那些承襲自百年、千年前的菜餚,每一口都是歷史文化,每一盤都是風土民情。而且每個區、每個省、每個村莊,在料理上都是不同的世界,只相隔二、三十公里之遙,就會信仰著不同的作做法與料理哲學。

  然而愈加確定的是,原滋原味的義大利地方菜,就是我想要在我的餐廳裡呈現與分享的味道。因為在義大利,我總是會被那些小館子裡簡單的地方菜餚所感動,而當我回到台灣,再次烹煮那些我記下的美味,我總會覺得自己像樂手,將幾百年前、甚至上千年前流傳下來的古老經典樂譜重新演繹出來,當然,如果再遇上可以同樂的食客,那感覺實在非常過癮。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