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戰爭

發稿時間:2013/11/09
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
作者|布魯斯.康明思
譯者|林添貴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13/07/04

  這是一場沒有戰勝者的戰爭:正式的戰事雖然在1953年7月27日停止,但非軍事區的設立說明了朝鮮半島仍處於戰爭狀態。當時的美國還沉浸在打贏二戰的榮光中,他們在國內歧視黑人、移民、左派和同性戀,在戰場上則歧視北朝鮮人、南韓人和中國人。如果你對敵人和盟友都缺乏正確的認知,怎麼可能會打贏呢?

文章節錄

《朝鮮戰爭:你以為已經遺忘,其實從不曾了解的一段歷史》

第七章 記憶洶湧

  二○○○年夏天,和過去五十年的每個夏天一樣,退伍軍人亞特.韓德會在半夜驚醒,一身冷汗,因為有一男一女兩個老者的面孔在他床頭徘徊不去。這兩張憔悴的面孔使他生不如死。當他們糾纏他時,他只好起身、找出獵槍,坐到陽台上、吸菸。一九九一年,韓德終於爭取到美國政府承認他得了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並發給他全額傷殘補償。但是,惡夢仍然追到他在維吉尼亞州藍脊山山麓的住家。

  一九九九年九月三十日,婦人鄭春子(譯音)出現在《紐約時報》頭版。她一身打扮與一般中年、中產階級的韓國家庭主婦要出門買菜無異。不過,她站在老根里一座高隧道的洞口前,指向山頭,聲稱一九五○年七月,「美國士兵在一座鐵路橋下以機關槍打死好幾百個無助的老百姓」。她和其他倖存者又說,他們多年來一再向南韓政府和美國政府陳情,要求為此一屠殺事件賠償;但是漢城和華府當局完全不理睬他們。這篇報導同時刊出當年開槍的美軍士兵證詞,他們說上級命令他們向老百姓開火。韓德即是其中一名士兵,向集合在鐵路橋下一大群白衣老弱婦孺開火。

  這篇報導不是由《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撰稿,而是由美聯社發出的電訊,躍上頭版。就我所知,此後幾天、幾星期,《紐約時報》沒有後續追蹤報導,只是不定期地告知讀者,美聯社對於五角大廈或漢城的反應做了什麼補充、對倖存者的說法又做了什麼調查,等等。這則消息爆開後兩個月,《華盛頓郵報》記者道格.史特拉克查出這些老百姓擠在鐵路隧道長達三天,美軍土兵一再回來。當時十七歲的丁九勳(譯音)告訴史特拉克:「他們檢查傷者,只要能動,就再補一槍。」其他倖存者也說:「其他士兵往下爬到躲著數十名村民的大排水管,朝眾人開槍。」當時十三歲的女孩楊惠淑(譯音)也在隧道中,她說:「突然間出現飛機,開槍、投炸彈。我伯父用身體掩護他孩子,我聽到他說,『喔,天啊。』我一抬頭,看到他腸子流出來。槍彈打穿他的背,打死他女兒。」幾分鐘後,這個小女孩也中槍,失去左眼。史特拉克說,調查人員「面臨棘手的任務,因為他們要衡量一場骯髒戰爭,而根據本地官員的說法,在過去三年的戰爭期間,每一方都違犯了戰爭原則」。這則報導其實令人震撼的是:美軍士兵不僅奉令射殺老百姓,他們還一再回頭,確認他們全死了。當然,這意味他們要確認無一活口會講出老根里的故事。

  朝鮮戰爭的這一部分已從美國人的集體記憶消失,彷彿越戰才是發生「美萊事件」的唯一場合。但是,一九五○年,穿著「白色睡衣」的人已成為美軍濫殺的對象。《生活》雜誌的約翰.奧斯朋告訴一九五○年八月二十一日當期的讀者,美國軍官下令士兵向民眾開槍;有個士兵說:「要我們射殺孩童,太過分了。」奧斯朋寫說:「這是一種新型戰爭,毀掉敵人可能藏身的村莊;轟炸可能有北朝鮮人的難民群。」I. F. 史東說,空中攻擊以及發給新聞界已經經過處理的新聞稿,「反映的不是人類情感上應有的悲憫,而是一種歡樂的愚蠢言行,全無想像力——彷彿飛行員在保齡球館玩,把村莊當木瓶打。」

  軍事歷史學者華德.凱里格在《柯里爾》雜誌撰文,把朝鮮戰爭比擬為「打印第安人的時代」;他也認為朝鮮戰爭可能像西班牙內戰——新型態衝突的試驗場,日後亦出現在中南半島和中東。凱里格寫說:「我們的赤色敵人蔑視文明戰爭的一切規則,躲在女人裙角下」;然後他提出下列一段對話:

  年輕的飛行員一口喝完咖啡,他說:「實在要命,他們就站在那裡向你揮手,你不能開槍打他們呀。」上級很堅定地告訴他:「開槍射擊,他們是部隊。」「可是,他們穿的是那種白色睡衣似的東西,在路上散漫地走著。」……「有看到婦人和小孩嗎?」「婦人?我不曉得耶。」「女人家也穿長褲,是不是?」「但是,長官,沒看到有小孩。」「他們是部隊,開槍就對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