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追求

發稿時間:2014/02/01
百年追求
百年追求
作者|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
出版社|衛城
出版日期|2013/10/09

2013開卷好書獎‧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推薦理由:一百多年來,台灣追求自由與民主,以便做自己主人的決心從無間斷。歷經3個時代,由前人生命與血淚交織而成的波瀾壯闊的歷史,已成為台灣國家主體性的基石。這套書橫跨3個時代,為台灣政治發展歷程留下史詩般的見證,也是後代青年了解國家命運何去何從必讀之經典。(林豐利)

          ——轉載自《中國時報‧開卷》

文章節錄

《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3冊)》

故事的結尾:人的意志、人的價值◎吳乃德

  美國著名歷史學者霍夫斯達(Richard Hofstadter)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在民主社會中,歷史學者終於可以自由地將神話和真實分離。然而驅動其同胞創造神話的同樣衝動,卻也存在歷史學者心中。」書寫歷史,我們仍然有這樣的衝動:從歷史中認識自己,包括成就和失敗;其中成就遠比失敗吸引人。

  這套書所敘述的民主故事,結束於民進黨的成立。當民進黨成為合法的政治勢力,可以和國民黨以和平方式競爭統治權力,臺灣政治就跨過民主的門檻。合法反對黨的存在和公平競爭的選舉,是民主轉型最核心的關鍵。當一個社會的政治跨過這個門檻,民主的其他制度,如言論自由、媒體開放、司法獨立、民意機構定期更新、甚至修改憲法,遲早都將跟隨而來;這是政治過程的基本邏輯。

  跨過民主化的門檻之後,其後所進行的各項制度修改,都只是為了適應結構性改變而進行的細部修正。細部修正的過程中,舊政權的殘餘、以及保守的勢力,難免會有不滿和怨恨。可是不論其如何行動,都不可能反轉民主的大潮流。政治過程的另一基本邏輯是:民主的潮流難以逆轉。以當時臺灣社會的動員力量,以及對民主的渴望,連強人蔣經國都只能對民主化的要求讓步;其政權的殘餘勢力、以及他的繼承者,更沒有能力逆轉民主的趨勢。他的繼承人唯一可以做的是,修改既存的威權制度和政策,讓制度適合新的民主時代。

  如果將民主化比喻為政治體制的大手術,那麼手術是發生在蔣經國統治的時代,儘管他是多麼不情願。在內部的挑戰和美國政府的壓力下,他也只能如此;否則他的政權即使不因革命而死亡,也將陷入長期的紛亂和危機。其繼任者李登輝的工作,即是在加護病房中處理手術後的併發症。

  將民主功勳歸給李登輝,稱呼他為「民主先生」,是對臺灣民主化動力的嚴重誤解。雖然李登輝本人曾經提醒,他是獨裁者「蔣經國學校的優秀學生」,許多人仍然置之不理,繼續尊崇他的民主功業。

  將民主獎章頒給獨裁者蔣經國則更是不可思議。一位後來成為中央研究院院士的社會學者,在蔣經國過世後這樣說:「經國先生在離開人間時必然帶有無限的遺恨,因為他還有太多的事想做而未能做完,他無限投入的民主憲政的志業……仍未完成。經國先生的民主與統一的志業,是他對國人最大的期待……經國先生在油盡燈枯、病痛煎迫的生命最後歷程上,仍能以智慧與勇氣為民主憲政及對大陸政策做突破性的決定。」

  許多類似的學者將蔣經國視為臺灣民主的推手,可是其論述卻從來不提兩個重要的事實。第一,蔣經國從國民黨統治臺灣的早期,就全權掌控情治和特務系統;多少人因為要求民主和人權而失去自由、甚至生命,這些都歸功於他。第二,就在蔣經國「推動」臺灣民主化之前不久,他大肆逮捕所有的民主運動者,並施以嚴厲的懲罰。因為這兩個事實無法鑲嵌入其理論中,因此大多數學者選擇遺忘。

  這兩個錯誤的歸因正好顯示,歷史記憶和歷史詮釋如何受到政治立場的影響。政治立場影響歷史詮釋,是許多民族的共同現象。可是為政治立場決定的歷史詮釋必然無法長久存在;它們必然因為政治環境改變而崩解。

  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為何值得述說?為何值得記憶?

  它提供的最重要啟示或許是:人的努力在歷史變革中、在成就合理的社會中的重要角色。法國的政治哲學家托克維爾在其經典名著《美國的民主》中,提出一個觀察:貴族時代的歷史學者只看到個人,多為君主和英雄;民主時代的歷史學者則只強調結構、趨勢等,忽略了人的自由意志。民主時代的歷史學者假設:在「一般性因素」的驅動下,所有的變革、所有的事件都必然發生。如果社會普遍接受這樣的歷史觀,認為人的自由意志在歷史變革中毫無作用,結果將導致公眾的道德冷漠,也癱瘓了道德判斷和意志的功能。民眾甚至將缺乏心志,為更好的社會奮鬥。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