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鐵站的歷史課

發稿時間:2014/02/15
巴黎地鐵站的歷史課
巴黎地鐵站的歷史課
作者|羅杭‧德奇
譯者|李桂蜜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12/26

  迷人的花都,其實也是個很有歷史的城市。透過在地人的作者引領,我們以最輕鬆的方式,跟隨著巴黎地鐵的節奏前進,一站一站,從巴黎還不是個城市的古早時候開始,看見巴黎逐漸蛻變為所有人心嚮往之的魅力城市,也行過了巴黎之所以成為巴黎的美好、血腥與不為人知的歷史。

文章節錄

《巴黎地鐵站的歷史課:從西堤島到新凱旋門,縱橫法國古今2100年》

王宮—羅浮宮:文藝復興的光榮與黑暗

  走出王宮─羅浮宮這一站時,只需抬頭看一眼框住出入口的「夜貓亭」(le kiosque des Noctambules),便可了解我們接下來要談的是藝術。為了慶祝地鐵一百周年,西元兩千年時, 尚米歇爾. 奧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在柯蕾特廣場(place Colette)設計了這座五顏六色的亭子,它所引起的爭論,就跟一百多年前地鐵的新藝術風格入口所引起的爭論一樣多。其實,「麵條風」新藝術的擁護者艾克多.吉馬赫(Hector Guimard)所設計的古典地鐵出入口,當時嚇壞了我們許多祖先,可是今日卻受到所有人的喜愛。此外,這一站在王宮廣場還保留了吉馬赫設計的出入口,我們可以做個比較:一邊是穿在一根鐵棒上的玻璃珠;另一邊則是大家喜歡的老地鐵站,有著黃綠相間的牌子,鑄鐵做成的飾帶,以及夜裡像兩顆路燈的發光圓球。

  王宮─羅浮宮:這個複名會讓人產生錯覺;王宮不是指羅浮宮,而是指利希留樞機主教為自己建蓋的豪宅,這是為了靠近住在羅浮宮的路易十三。主教及國王去世之後,奧地利的安(Anne d’Autriche)成為攝政,她搬進新王宮,希望藉此顯示她的權威與品味。她想要一個比羅浮宮更怡人的生活及接待環境。老實說,她一直都不能忍受那座樸拙的城堡、寒冷的廳室、颳著過堂風的陰暗走廊。對她而言,羅浮宮就是悲傷、陰鬱、死亡。不過還是有人提醒她,這座城堡有它的優點跟強項:在羅浮宮裡可以對抗圍城,並且保護王室不受激動的民眾或敵軍攻擊。不過王太后不是戰略專家,也聽不懂這些軍事術語。西元一六四四年,她帶著兩個兒子,未來的路易十四以及奧爾良的腓力(Philippe d’Orleans),住進利希留的舊宅,這裡從此被更名為王宮。

  這座王宮後來又被大幅翻修,變成共和政府的用地,如今主建物是行政法院,右翼則是文化部。王宮的優點還在於花園四周有整齊排列的廊道,這是十八世紀的巴黎最怡人的地方。王宮劇院(theatre du Palais-Royal)讓花園合了起來,它的歷史可追溯至十八世紀末,一直都是巴黎最美的劇院之一。

  再回到羅浮宮吧,因為我們現在身處十五世紀,而羅浮宮便是這段時期所發生的事件之中心。進到方庭,然後站在勒斯柯翼樓(L’aile Lescot)之前:地上有一道井的痕跡,這是從前主塔所在的位置,它的體積不超過目前庭院的四分之一。

  後來,羅浮宮變成首都最大的建物,而博物館豐富的收藏品也使它成為全世界最光彩奪目的博物館……這一切都是由法蘭西一世開始的。這位國王所發動的工程,最後持續了三百年,真正完工是在十九世紀拿破崙三世之時!

  現在我們可以繞王宮一圈,欣賞它現在的樣貌……太陽王想要一個朝向市區的雄偉入口,以此對巴黎居民樹立他至高無上、無所不在的權威。所以,西元一六七一年,他命建築師克洛德.佩侯(Claude Perrault)建造面對奧塞爾聖哲曼教堂的出色柱廊。不過這個建築群沒有完工……事實上,路易十四的眼光已經轉向凡爾賽宮,不再關心羅浮宮了。一直要到一八一一年,開工將近一個半世紀的工程才竣工。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