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宇宙

發稿時間:2014/05/10
活宇宙
活宇宙
作者|杜安.艾爾金
譯者|鄧伯宸
出版社|立緒文化
出版日期|2014/04/10

  如果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不瞭解自己所在的宇宙,我們便不可能明白自己是誰,或自己此行的目的為何。人類的未來繫於我們如何回答下面的問題:在我們的心目中,宇宙是活的還是死的?作者引領我們對活宇宙的覺醒,回應當前地球與人類歷史所面對的危機。  

文章節錄

《活宇宙:我們身在何處?我們是誰?我們往哪裡去?》

智慧傳統中的母親宇宙

  從科學轉到靈性,有關我們宇宙以外的地方,讓我們來看看智慧傳統又是怎麼說的。超宇宙或母親宇宙,亦即一個向無限延伸、永恆存在、無有遮攔的實體,此一概念普遍見於世界各大宗教。著名學者喬瑟夫.坎伯總結世界智慧傳統的核心論點說:「有一生命傾入世界,自一源源不竭的源頭。」世界上所有宗教都以各自的方式陳述這個不可言說的場域,從這裡,可見的世界每一時刻都在形成。

  除了性別不同之外,母親宇宙的概念跟上一章所提到的基督教聖經上所說的上帝相當貼近:「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他裡面……我們是他所生。」(〈使徒行傳〉17:28)。伊斯蘭教傳統也指出,有一個更博大的生育場域,是我們得以不斷存在的源頭。《可蘭經》說:「任何時刻,只要真主願意,神創造的整個宇宙都可以沉入虛無……任何時刻,只要真主願意,山岳可以消失,煙消雲散……任何時刻,只要真主願意,我們可能彷彿不曾存在過。」

  所謂的母親宇宙,在中國,大約兩千年前,道家始祖老子是這樣說的:

    有物混成,

    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

    獨立而不改,

    周行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

    字之曰道。

  這讓人想起中國僧人邵(Shao,音譯)筆下的母親宇宙。

    說其小,

    可以環抱天下。

    說其大,

    可以穿過針尖。

    稱其為一,萬品皆備。

    稱其為多,其體盡空。

    說其生,無體無形。

    說其滅,燭照萬古。

    稱其為空,無所不能。

    說其有,寂而無影。

    稱其為高,平坦而無狀。

    稱其為低,無物與之平。

  回顧第三章,在印度的傳統中,婆羅門為最高造化之靈,非人類知覺、智能及想像所能掌握:「聰明、智慧、包容、獨立存在,織造萬物直至永恆。」印度的宇宙觀與現代科學思想若合符節,視婆羅門無所不在的意識能量為無數宇宙的源頭及創造者。印度教相信,有無數的造化之卵,每一個都能生成一個宇宙。無數的宇宙有如泡囊飄浮於一無有邊際的海洋。此一無際汪洋便可視為母親宇宙。

  可敬的波斯詩人與神祕主義者魯米談到母親宇宙,是這樣說的:

    源頭在你身內,

    整個世界自其泉湧而出。

    源頭滿溢,

    眾水流動不息。

    不要悲傷,且飲你的豐盈。

    汪洋無盡,毋庸擔心乾涸。

  日本的禪宗,對於此一生生不息的場域,禪僧永嘉(Yung-chia,音譯)有這樣的領悟:

    有如長空無際,

    但就此當下,寧靜清明。

    若心有所嚮,則不能見。

    不可得,

    亦無所失。

  佛教《楞伽經》有言:

    有一自然,完美且無所不在,流轉而入一切自然,

    有一實相,無所不包,容一切實相於其內……

    內在之光超越毀譽;

    如虛空之不知其界,

    縱在此間,於我們裡面,永保其清淨充實。

  我們的宇宙不僅由母親宇宙賦予形式,也接受她的生命力滋養,因此,她的參與是全面的,在我們自己與母親宇宙的生命之間沒有距離,我們就是那生命。談到與神的親近,基督教神祕主義者梅斯特.艾克哈特(Meister Eckhart)說:「上帝與我親近,猶勝過我與我自己;他也親近一木一石,只是木石無知罷了。」可以理解的是,這種洞察在世界屬靈的傳統中定然有其根源;如果我們也能澄慮靜觀自己的直接感受,自會發現,我們與那時時刻刻都在生成的整體其實是一體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