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的手感

發稿時間:2014/06/14
設計的手感
設計的手感
作者|尾原史和
譯者|龔婉如
出版社|自由之丘
出版日期|2014/05/14

  日本平面設計師尾原史和年紀輕輕就以設計總監身分,讓東京街頭的免費誌搖身一變成為人人爭搶的超熱門雜誌,從此打響名號。歷經近二十年的書籍設計生涯後,他將自己對書籍設計的理解和想法全寫進這本書中。非科班出身的他,在書裡不談專業或生硬理論,而是從接近直觀、平易近人的感覺出發,告訴讀者他的靈感和思索,以及設計是如何透過書籍製作的所有細節,創造出屬於一本書的獨特世界。

文章節錄

《設計的手感》

感覺

  每個人對於「感覺」這兩個字的解讀都不太一樣,不過如果一開始沒有共識的話,就無法繼續往下討論了,所以還是試著寫一下。

  這裡所說的「感覺」,或許應該解釋成sense吧。嗯……不過這樣好像又變成相同的意思了,所以還是分開來思考好了。首先是sense,假設sense指的是可以感受到各種事物的氣氛或狀態的細微之處,那麼「感覺」應該就是在感官上對於事物的狀態有大致的了解,腦中也能產生些微模糊的印象。這種感受並不侷限於創作,例如講電話的時候,我們也都能感受對方現在正在想什麼、說話時是什麼心情,並從對方說話的方式來感受對方處於怎麼樣的狀態之類的。我想大家都是藉由這樣的過程來判斷「可解讀(看得見)」或是「不可解讀(看不見)」。我認為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有了這樣的過程,任何事情都可以迎刃而解。在這個過程之中,再加上技術、經驗和知識,應該就能在潛意識裡判斷對方是個怎麼樣的人了。

  我認為學會這種感覺是最困難的,也是最必要的。只是大家光聽我這麼說應該還是聽不懂,接著我再跟大家聊聊技術和經驗。

  首先談到技術。

  如果沒有技術這項基礎,就算有了其他的東西,終究也只是半調子罷了。我認為就是因為有了這個基礎,才能讓其他東西發揮作用。

  那要如何學習技術呢?方法就在於多多欣賞、分析他人的設計,並思考如何製作。光用眼睛看是不會有任何想法的,看的時候還要一邊思考這是怎麼樣的結構、用怎麼樣的步驟完成的、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或概念、為什麼選擇這個字體、版面為什麼選這個尺寸、為什麼用這個顏色、為什麼用這樣的版型等等。總之就是要完全站在設計者的角度,用自己的腦袋仔細思考。最重要的是,接著動手製作一樣的東西。我認為這些是很重要的。

  只靠腦袋思考並不夠完整,如果不親自動手、用自己的身體記住,哪天有需要時就會陷入無法將抽象想法具體化的窘境。

  在這麼做的過程之中,慢慢的就能掌握製作者的思考邏輯,了解製作的順序和想法等。或許很多讀者已經在這麼做了,說不定也有人會把過程一部部仔細地記錄下來呢。

  不過這個方法也會有問題,持續這麼做的話有可能變成博而不精,所以其實也不需要一直重複這些動作,只要把這個當成訓練技術的方法就好了。熟練了之後,應該就會比較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樣的東西,也會比較清楚自己的特色所在。

  接著談談經驗。

  累積了技術,經歷過各種人、各種狀況之後,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判斷出該往哪個方向走。這個部分無論如何就是得花很多時間才能達到。如果能花比別人多三倍的時間,就能獲得相對的回報。若要詳細說明的話,應該得花不少篇幅,所以在此就不多贅言,只說一件事就好。所謂的經驗,應該就是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藉由對話來了解對方是怎麼想的、想要做出怎麼樣的東西。這麼思考的話,再怎麼頑固的腦袋也會變得柔軟吧。另外,為了避免重複相同的事情,必須注意不能千篇一律。即使表面上看起來是一樣的動作,只要不斷尋找不一樣的東西,就能累積到許多不同的經驗了。

  接著是本文一開始就提到的sense。

  這個部分還是佔了很高的比重。想要獲得技術和經驗,就必須具備足以學習的sense。經過理解後轉化為自己的東西,也需要sense。

  當然分析及判斷事物的sense也很重要。如果這個時候sense出現偏差,就有可能會不小心學到sense不好的技術和經驗。這樣的話就算學會了也沒有意義。但是這一點真的很難。總之重點就在於要用什麼當作自己的基準。

  最後再聊一點「感覺」。

  感覺指的是看待事物時能看得多深,或是說只能看到多淺。這一點實在很難說明。

  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不盡相同,所見的世界又會因為當時的情況而有很大的不同。

  另外,我認為所謂的「可解讀(看得見)」,指的是能在正確的方向中找到事物的本質,或者反之,能看出單純的現象並接受它。

  嗯嗯嗯嗯……好像說得更難了。

  還是請大家試著感受一下本書中所說的「感覺」。我自己也打算在製作這本書的同時再想想這件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