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

發稿時間:2010/03/27
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
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
作者|亞當.查莫斯基
譯者|楊惠君
出版社|博雅書屋
出版日期|2010/01/22

  人們熟悉的「鋼琴詩人」蕭邦,於西元1810年出生,是19世紀古典音樂界一顆耀眼的星星,因此,今年全世界各地都不斷有蕭邦誕生200週年的紀念活動,紐約出生的波蘭歷史學家、暢銷作家查莫斯基,依據充足的史料,寫成傳記式的《為了藝術為了愛,蕭邦》,在蕭邦出生的3月出書,別具紀念的意義。

  誠如書名,蕭邦一生都是為了藝術與為了愛,蕭邦的父親是波蘭人,母親是法國人,波蘭與法國血統各半,他20歲離開波蘭,人生後半段在巴黎度過,他作曲時運用很多波蘭的音樂元素,而有好聽的波蘭舞曲、馬祖卡舞曲,至於長久流傳蕭邦是波蘭愛國者的通俗印象,應是波蘭愛國主義者的誇大形容。

  仔細聆聽蕭邦樂曲,並閱讀這本傳記,你會發現波蘭元素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蕭邦最大貢獻在作曲的獨創性,就是今天大家提倡的創意。他與同時代的李斯特、孟德爾頌等作曲家,創造了全新的音樂語彙,讓19世紀古典音樂有了全新的面貌,可以說他與莫札特、巴哈等音樂同好的關係遠遠超過他與波蘭的關係。

  蕭邦與大他6歲的女作家喬治桑的愛情關係也很特殊,作者提醒大家,透過喬治桑認識、活躍的社交圈,可以知道蕭邦如何進入巴黎浪漫派的世界。那個圈子的人都很熱情,對於社會規範與限制,都抱持高度反抗性,喬治桑就很喜歡抽菸、穿男人衣服,表現男性化。書中對19世紀中葉巴黎生活與藝術家作品的關係,都有充分說明,可讓喜歡與聽過蕭邦音樂的人,更清楚了解蕭邦的人生。

文章節錄

  一八四九年十月三十日,巴黎馬德蓮教堂(La Madeleine)聚集了一大群人,數百輛馬車把周圍的街道擠得水洩不通,停滯不動的車龍一路壅塞到協和廣場。巍峨的教堂猶如神殿,立面上懸掛著幾塊黑絲絨,用銀線繡著F. C.的首字母。教堂是憑票入場,那些弄不到半張票的人,就擠在宏偉的階梯上。

  「正午時分,死神陰森的僕役抬著這位偉大藝術家的棺木,現身在神殿入口。在此同時,蕭邦的仰慕者耳熟能詳的葬禮進行曲從詩歌席的壁龕轟然響起。與會者無不感到一陣死亡的顫慄,」法國詩人泰爾菲‧高蒂耶 (Théophile Gautier)回憶。「至於我,我幻想自己能看到太陽變得蒼白,圓頂上的金箔染上一層邪惡的淺綠色調……」[1]

  著名的次女高音寶琳‧賈西亞-維雅多(Pauline Garcia-Viardot)和知名男低音路易吉‧拉布拉什(Luigi Lablache)唱起了莫札特的《安魂曲》(Requiem),由歐洲第一流的巴黎音樂學院(Paris Conservatoire)的交響樂團和唱詩班負責伴奏,擔任指揮的是學院的創辦人弗朗索瓦‧安東尼‧阿貝内克(François Antoine Habeneck)。舉行聖餐儀式的時候,馬德蓮教堂的風琴手演奏了蕭邦的兩首前奏曲(prelude)。

  葬禮結束後,棺木從瑪德蓮教堂抬到彼爾拉什茲墓園(Cemetery of Pére Lachaise)。在這群哀悼者最前面領軍的,乃是公認的波蘭無冕之王,亞當‧札托里斯基王子(Prince Adam Czartoryski),抬棺木的人包括當時最著名的歌劇作曲家賈科莫‧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和畫家尤金‧戴拉克魯瓦(Eugène Delacroix)。尾隨在棺木後面的,是數十名音樂家和藝術家,還有死者的數千名友人及仰慕者,即便身分最尊貴的貴婦,也在隊伍中徒步行走,裝飾著家族徽章的馬車排成長長一列跟在後頭。到了墓園裡,沒有任何神職人員講道,直接把棺木下放到墓穴裡,哀悼者各自默默離去。[2]

  有史以來,不曾有任何一位音樂家享有如此盛大的葬禮,受到如此淒切哀悼的也寥寥可數。一年之後,墳墓上立了一座石碑,很快地,這裡不僅成為一個朝聖地點,所有的書信和口信也都往這兒送,此番景象至今依然不變。有些書信只是表達仰慕和感激,但大多是私人信函,內容往往充滿激情,有時還相當病態,宣示一份充滿強烈佔有慾的愛。

  人們崇拜的不只是蕭邦的音樂,更仰慕他這個人,人們對他除了崇拜,也充滿了慾望和佔有。這個畢生極為低調而羞怯的人,死後落入了音樂家、音樂學家、藝術家、傳記作者、電影人、甚至是政客手中,這些人自以為了解他、和他私交甚篤,各自依照自己的目的來塑造他的形象。音樂家把自己通常相當主觀的詮釋強加在他的音樂上,音樂學家東改西改,藝術家依自己的喜好繪畫他的肖像,傳記作者把他們自己戲劇化的想像注入他的人生,電影人在鍵盤上滴血,政客甚至企圖將他據為己有,各自宣稱他是法國人、波蘭人、斯拉夫人、甚至是波蘭境內的猶太人。

  蕭邦生性寡言,從不輕易談論私事。他生前懶得寫日記,加上自視不高,不曾寫過回憶錄。身後又沒留下妻兒,或許能為他塑造留給後代子孫的形象。於是只能任由舊雨新知自由發揮,這些人照例不是改編事實就是憑空杜撰,好投射出他們自己所渴望的形象。經過兩次世界大戰、一場國家起義和一樁私人宿怨,蕭邦的私人文件大多已灰飛煙滅。於是傳記作者只能靠臆測和想像來填補這些空白,每一代的人各自在一塊塊空白的畫布上投射自己的美學和慾望。一直到相當晚近的時候,才開始運用史學的訓練,完整確立了這位作曲家的出身背景。

  他原本出身於一戶姓夏邦(Chapin)的貧苦農家,十七世紀末,夏邦一家從法國多芬(Dauphine)地區的聖克雷平(Saint Crépin)村莊遷往較為繁榮的洛林公國(Duchy of Lorraine)。到了十八世紀中葉,他們在佛日(Vosges)地區,麥東的馬罕維勒村(Marainville-sur Madon)以釀酒和製造車輛維生,並且將姓氏改為蕭邦。當時洛林公國乃是由路易十五的岳父,國王斯坦尼斯拉夫‧列辛斯基(Stanisław Leszczyński)統治,他在公元一七三七年取得公國,算是痛失波蘭王位的安慰獎,不少他的波蘭支持者和朝臣也跟著遷居洛林。一七七一年,作曲家的父親尼古拉就在馬罕維勒誕生,是村裡收稅員弗朗索瓦‧蕭邦(François Chopin)的兒子(不過一直有傳聞說他是個私生子,生父乃是當地的城主,亦即斯坦尼斯拉夫的一名朝臣,據稱這個謠言是尼古拉本人在晚年刻意散播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