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型散步

發稿時間:2014/11/22
字型散步
字型散步
作者|柯志杰、蘇煒翔
出版社|臉譜出版
出版日期|2014/11/08

  未接觸字型相關書籍前,生活裡其實早已被各種中、外文字包圍著,觸目所及的交通工具、通訊用品、資訊文物、採買收藏……早在無形之中受到字型或字體設計的影響,讓我們感到美觀或不適,便利或困擾。這些字型的知識與美學,就在這本《字型散步》裡,第一本以台灣生活議題為中心的中文字型專書,讀來充滿興味,原來文字風景中有著這麼多字型設計的秘密。

文章節錄

《字型散步:日常生活的中文字型學》

中文字體是怎麼設計出來的?

每個字、每一畫,都是工藝

  在20世紀初期,還沒有電腦的時代,那時候專業的職人們,如字模刻字師傅、招牌的油漆師傅,都練就一手好字的本領。那個時代,所有的海報、大字報,都是一筆一畫徒手畫出來的。

  第一代的中文字體設計也是如此。字體設計師在方眼紙上,仔細勾勒出整個文字的造型,塗黑後再三確認品質效果:重心是否穩定、大小是否均勻,對於瑕疵處用白色顏料反覆修改,直到定稿以後,再掃描至電腦描繪成貝茲曲線。

  中文字型所需要的文字動輒數千至數萬字。像這樣的原稿,也就會有數千至數萬張。這樣就知道整個中文造字工程是多麼艱辛了。

  新一代的設計師,拿滑鼠比拿畫筆還要順,很多過程可能直接在電腦上作業了。但基本程序還是一樣的。每個字都是一張精美的設計圖,一套中文字型,可以說是成千上萬張設計圖的合輯。

筆畫組字的盛行

  在這個速食化的時代,以前精心花兩三年完成一套字型的進度已經無法及時反應市場的需要。現在開發中文字型的方法論,走向筆畫組字為主。這也是台灣業者的看家本領之一。

  整個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團隊先經過嚴謹的市場評估,推測市場可能需要怎樣的字體,接著再由先由主要設計師先設計出數十個基本字。基本字確定了以後,再擴大到300字上下,這些字就足以涵蓋所有中文字會用到的筆畫,至於是哪些字,這就是廠商的機密了。

  接下來就是變魔術的時間了。當基本的幾百字完成後,把這些文字分解成筆畫,各種長短不同的橫、豎、撇、鉤等筆畫都成為零件,接著將這些筆畫組合成偏旁,最後再把偏旁組合成漢字。藉由筆畫組字與團隊的人海戰術,使台灣字型廠得以在相對較短(數個月至半年)的期間,做出一套新的字型,保持競爭力。

  筆畫組字時,如何讓整個文字的結構理想,就是品質控管的重要課題。就樣日星張老闆經常不滿意的,市面上有些字型零件拼貼後,平衡感沒有做好,感覺左偏旁與右邊旁是各自分離。確實,偏旁拼貼並不像寫字一筆一畫佈局,容易陷入部件拼裝的機械作業,而忽略了在每個字探討一筆一畫的最佳佈局。這也是觀察一套字體好壞的一個環節。

  令人有點惋惜的是,筆畫組字把出發點放在「筆畫」之後,有些並不是以筆畫為基礎的設計,似乎成為絕響了。像斯波O(空心疊圓體)等立體的造型,就不是以筆畫構成的漢字設計,這類極具特色的字體,似乎都是上個世紀留下來的紙上作品。

反覆測試與修改

  每個字造好以後,還需要實際排成版面,經過再三檢查排版效果。例如從報章雜誌挑出大量常用詞,把每個詞都排起來看看,每個詞連在一起的感覺是否自然。整個段落排起來,將視線從紙張拉遠看時,是否有濃淡不勻,灰度不均的情形。

  而一套完整的字型產品,不只有漢字而已。英文、數字、標點、各種符號,全都是字型的一部份。

  近年來,因為文章中英混排的情況愈來愈多,中、日文字型所附的歐文品質也受到重視。為了要提供搭配效果良好的英文,也需要有擅長歐文的專門的設計師,設計出與漢字協調的歐文、符號部分。

  例如柯熾堅在華康服務時所設計的「華康瘦金體」,有鑒於每種文字還是要有熟悉該文字的專業人士負責,品質才會好。除了漢字部分由柯熾堅操刀外,日文假名請到日本業界標竿的字游工房擔任設計;而英文更請到 Georgia、Verdana 等字體的設計師 Matthew Carter 操刀。這可能是當年業界最大的跨國合作案,而這也成為模範範例,之後,愈來愈多的字型都採這種跨國合作的方式開發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