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他方

發稿時間:2015/01/10
不在他方
不在他方
作者|陳綺貞
出版社|印刻出版
出版日期|2014/12/01

  創作歌手跨界散文作家,陳綺貞的新書《不在他方》讓人驚豔,本書收錄38篇散文、7封信件、3場對談和1段問答。褪去華麗的裝扮,還原日常的純粹,她以精鍊、乾淨的詩化語言與讀者對話,每一個字的揀選都深思熟慮,如老練的釣手,耐心等待文字上鉤,將旅行的記憶與生活的節奏放慢,抽絲剝繭後成為獨特的哲學式思索,書寫哈瓦那的海、古巴舊城區的老人、史瓦濟蘭的星空、早晨到黃昏的聲音以及台北的早餐店,每一刻的平凡,都如此不平凡。

文章節錄

《不在他方》

  你會怕嗎?

  到台南要吃米糕,看一下安平古堡。

  到巴黎要吃可頌,在鐵塔邊拍張照片是一定要的。

  那柏林呢?

  我的答案是:吃早餐。

  很意外的,一直在找可以讓作息不正常的人也能一起床就享受到早餐的城市,竟然就在柏林。咖啡店都會提供早餐,大部分都供應到下午四點,更狠的會到七點,下午兩點多幾乎所有的店都客滿,尤其在假日的時候,如果不看錶,你也分不出這是一天的哪個時刻。

  整日的天空都灰濛濛的,人人手裡拿著水煮蛋和麵包往嘴裡送。

  我不斷的要求店員幫我的熱開水續杯,一邊解釋因為我咳嗽什麼的,店員總是笑嘻嘻慢條斯理的接受我無理的要求。

  這個城市人跟人的距離,大概就是在吃早餐的時候最靠近吧,我猜。

  不然就是在殺價的時候,這懷舊的城市,吃完早餐順便去逛逛跳蚤市場或是二手衣店是一般市民都會做的,我鼓起勇氣發問:「這個皮包拉鍊有點怪怪的⋯⋯嗯⋯⋯」即使是看上去殺氣騰騰的龐克店員,竟會因為他賣出的物品被挑剔而充滿歉意直接打對折給我,驚訝之餘,不想買都不好意思了。

  在這個環保意識強烈以及仍存在的理想主義氣息的土地上,細心對待任何仍然可以使用的資源,還有一種商業上的誠實應對,至少在我待的短暫幾天裡面,讓我留下很好的印象。

  在好不容易沒有下雪也沒有惱人細雨的一個冬日午後,好不容易買到一件遮蓋全身的大衣。我像吉普賽人一樣的誇張打扮,闖進跳蚤市場,在一陣好奇瞎逛以後,買了一個吐司架和一台很奇怪從沒見過的小相機。朋友買了水晶燈和鬧鐘,還有一個舊皮箱,我提著它留下了在柏林唯一的一張全身照片。

  有的攤位像是把某個人的家直接搬出來拍賣似的,東西齊全的程度令人害怕,記得逛二手衣店的時候,朋友曾問我,你會怕嗎?

  這句話本身就夠嚇人了。

  朋友不知是認真還是開玩笑的告訴我:「聽說有些獨居的人剛過世,商人收到醫院的消息會馬上到這人家中清出所有家當來賣,所以我挑東西都很小心。」說完又埋進市場裡繼續檢視著無奇不有的東西。

  然而這話彷彿變成一個劇本,而我身上已經擁有的幾樣舊貨舊衣開始在我心中播放起電影,尤其每天回家都會行經一座安靜的不可思議的墓園。

  當然,後來我就停止了我的二手購物行程。

  這趟旅行,從火車車窗看見蓋在河上的超前衛玻璃游泳池,白天經過幾棟警察站崗的猶太建築,夜裡烤著瓦斯味很重的暖爐,當收音機裡播放從David Bowie、Prince一路播放到傑生唐納文的音樂時,興奮卻苦於無人分享,一邊喝著薑湯一邊看著德國版的星光大道歌唱比賽。

  這裡沒有巴黎的閒適優美,當然沒有台北的便利,晚上到對街買一盒奶油彷彿要出門戰鬥一樣痛苦,本來想著要去徹夜播放techno的舞廳跟著跳我最拿手的白癡自創舞步,卻總是在下午五點天就黑透了以後,變成好想回家躲起來的遜咖。

  除了後悔沒有接受朋友的普拿疼以外,在輾轉難眠的幾個夜晚不斷反省自己這些過於衝動的來去,意義何在?是想要窮盡這未知世界的心太狂妄,還是害怕在靜止的狀態會強烈感受到存在本身的吞噬?

  躺在候機室的長椅上,疑惑更深。

  在從柏林到巴黎的飛機上,像被鐵鍊綑住身體,我從未這麼想家,心中反覆想著這世界再美我也不要了,我只要回家就好了。

  一下飛機顧不得個人形象,靠在垃圾桶將在胃裡翻騰多時的酸楚吐了又吐,分不清鼻涕還是眼淚,看了看手錶,已經是巴黎時間午夜十一點。

  撇去故意忘在衣櫥裡的舊貨和二手衣,從柏林帶回來的。

  竟然是如此不斷發酵至今的反省。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