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這種病

發稿時間:2015/07/04
父親這種病
父親這種病
作者|岡田尊司
譯者|張婷婷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5/06/12

  這本由《母親這種病》作者岡田尊司所著的《父親這種病》,是從各種面向及觀點(生物因素、依戀關係、家庭系統、家庭動力、社會文化)來探討「父親」這個人物存在的意義,以及對後代的影響。諮商心理師蘇絢慧說:「這本書不論在心理專業、親職關係給了我們豐富的學理,更讓我們能好好看見—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不再模糊化這個人對自己的影響。」  

文章節錄

《父親這種病》

第一章 身為依附對象的父親

為什麼爸爸在這裡?

  某位義大利精神分析醫師曾說,「父親是第一個從外界來到孩子身邊的人」。就如這句話所言,對於與母親半融合、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父親的出現非常突兀且毫無脈絡,簡直就像闖進來的第三者或是障礙物似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出現的,對自己、對親愛的母親,都擺出一副很親密的態度。這個人到底是誰?那個男人是「爸爸」。

  爸爸是第一個闖入孩子生活的外人,也是從外面世界來的入侵者。於是,就在不了解為什麼爸爸會在這裡的狀況之下,他常常以一副唯我獨尊的姿態出現。明明跟其他想抱抱孩子的人一樣,臉皮卻厚得很。至少對嬰兒來說,「爸爸」是一個意義不明的人物,不太受歡迎的冒昧客人。

  這個意義不明、也不太有用的人,開始發揮重要角色的時候,是在母親這個最重要的人結束哺乳期,孩子也開始自由自在到處走動的時候。

  其實,從喝奶的時候開始。嬰兒不只對母親,也會對父親顯示出依附情感。特別當父親若熱中於照顧的情況下,便會顯現出不亞於母親的依附情感,有時候甚至喜歡父親照顧更勝於母親。當然,這種情況會令人有些擔心孩子與母親的依附關係是否穩定。

  雖然有程度上的差別,但從早期階段開始父親若能與孩子建立穩定的依附關係,將可以為在母子分離階段後要達成重要角色的父親,營造出一個更適於發揮的環境。

******

與父親的依附關係

  所謂的母親,不是只要把孩子生下來就能成為母親的。從新生兒到離乳為止,可以說幾乎是二十四小時不停地付出照顧與關心,並且不忽略任何孩子需求與反應、持續地給予回應,才能建立起根本上穩定的依附情感。而且,連結是有時間限制的,到一歲半為止的期間內,都必須維持這樣緊密的關係。

  這不只是心理社會的關係,在生物學的、身體上的要素也很強。從懷孕到生產、授乳這樣的過程中,完全是作為一個生物母親本能上具備的作業。這樣的連結本來就不是父親所能企及的強度與深度。

  相對於母親,父親的存在就是偶爾抱抱孩子、換換尿布的程度,所以與孩子的關係較淺薄。現實的問題使得母親那一方壓倒性地擁有與孩子之間穩定的依附關係。

  當然,當母親因為有某種理由無法達成這個機能的時候,父親代理母親來執行育兒的任務。我們也認為父親本來也具備了足以代理母親的構造。

  根據耶魯大學醫學系凱爾.普魯埃特教授(Dr. Kyle D. Pruett)針對父親從乳兒期就代替母親養育孩子的十七個家庭所做的研究調查顯示,在這些家庭裡,孩子的發展極為良好,活動性與好奇心都很旺盛,也沒有什麼分離焦慮的問題。從這個結果來看,普魯埃特教授所導出的絕不是只有母親才具備養育本能的結論。

  只是,是否可以從這個研究結果就認定父親可以完全替代母親的角色呢?對此,我們不得不抱著些許的疑問。要得出這麼樂觀的結論,八年的時間顯然不夠充分。而真正的問題是在其後,也就是青春期之後,才容易顯現出來。然而,無庸置疑的是,要是有什麼萬一的狀況出現,父親確實具備有代理母親的能力。

保護母子抵抗外敵

  雖說如此,但在通常的狀況下,父親被賦予的是更重要的任務,他要保護母子抵抗外敵,輔助母親養育孩子。

  父性與母性角色的差異,是在生物學上荷爾蒙方面的構造差異。與孩子之間的依附情感以及支持著養育孩子的荷爾蒙構造,稱為依附系統,並由催產素這種荷爾蒙掌管。這個催產素就是母性的真實身分。

  另一方面,在父親身上則有稱之為血管加壓素的荷爾蒙所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被認為是支持父性的生物學上的構造。實際上,在父親熱心育兒的物種中,腦中存在大量對血管加壓素具感受性的神經細胞。血管加壓素作用活潑的物種,不只是對自己的孩子,對其他的孩子也會有父性的保護行動。

  血管加壓素是一種與催產素構造類似的荷爾蒙,都與對養育孩子或愛有關,而這個作用與催產素卻有著饒富深趣的差異。

  催產素使人心情安靜活動穩定、易於忍耐;相對的,血管加壓素卻會提高活動性,為了保護依附自己的人,探索或攻擊性會活潑化。停止動作、安靜下來,對照顧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這應該是很容易想像吧。

  以人類說,女性一旦生產,即使是過去在社會上活躍的人,也都會花一、兩年的時間專注在育兒上;而且對這樣的生活變化並不感到痛苦,同時為了全心投入在育兒上,催產素的作用十分重要。當不再哺乳、催產素的作用變弱後,母親就容易感覺到被育兒束縛的痛苦。就會焦躁不安,開始想往外面做點什麼。

  當父親必須育兒時,感覺會比母親更痛苦,就是因為這樣的構造差異。血管加壓素的作用處於優越的位置,因此男性並不容易在家中穩定的陪伴孩子。

  然而,當母親無法扮演這樣的角色時,父親要代替母親角色的話,在一開始即使覺得很痛苦,但痛苦也會慢慢遞減。與其說這是單純的習慣問題,不如說他們藉由照顧孩子、活化了自己體內的催產素系統,為了保護孩子而穩定下來,所以就不會那麼痛苦了。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