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

發稿時間:2015/08/29
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
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
作者|黃春木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5/08/06

  原來歷史與我們以往所學的可以這麼不一樣,記憶中學歷史只是為了考試,於是死命的將年代與事件背誦起來,但也因為如此,失去了對歷史的熱誠,這本書打破框架,讓學生反思歷史。

文章節錄

《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學》

第1章 氣候創造歷史

歷史可以不一樣

  氣候變遷,當代最重要的全球議題之一。

  在歷史課堂上,「氣候變遷」也被視為「當代」課題,但往往是到了世界史的最後一個章節才應景式的處理,並且總是與「環境保護」、「節約能源」的呼籲連結。

  幾乎所有的歷史教科書,以及大多數的老師,都會依循著例如「工業革命→過度開發自然資源 → 製造大量廢棄物及溫室氣體 → 海洋溫度升高 →生態系統出現危機 →糧食匱乏 → 社會與經濟面的衝擊」這樣的邏輯,一方面將問題上溯自工業革命,另一方面則是探討當代一些解決問題的行動,譬如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召開第一屆地球高峰會議、一九九七年簽署《京都議定書》,或者綠色和平組織在世界各地的抗議活動等。有的版本還會談談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bert Arnold "Al" Gore, Jr.,1948-),介紹《不願面對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這部紀錄片,以及高爾和聯合國轄下的「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同獲二○○七年諾貝爾和平獎的殊榮。

◎反思:但是,氣候變遷真的只是「當代」議題嗎?

  長久以來,在我們的歷史課裡,彷彿千萬年間氣候不曾變遷,亙古如常。這當然是錯誤的。遠的先不說,讓我們先來了解「中世紀溫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吧。

  「中世紀溫暖期」的年代跨距,大約落在西元八百年至一千三百年間,亦即九世紀至十三世紀,將近五百年。在中國,相當於唐朝後期至南宋,以及「大蒙古國」崛起到建立元朝之時。在西歐,大概是查理曼(Charlemagne,742-814)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直到「大學」興起的時期。在西亞和北非,阿拉伯人、塞爾柱土耳其人、摩爾人在這幾百年間,讓伊斯蘭世界蓬勃發展。在美洲,差不多是馬雅文明衰落,印加人剛開始形成城邦國家的時期。

  「中世紀溫暖期」大約持續至十三世紀。十三世紀晚期的全球氣候開始改觀,逐漸變冷,冰帽擴大而向下延伸,海冰覆蓋面積也在增加。北大西洋沿岸頻頻遭受風暴侵襲,不利於航行,海岸也受到侵蝕,沿岸人口傷亡慘重,而且內陸洪水不斷發生,惡劣天氣出現的頻率逐漸升高,農作收成及漁獲量皆明顯下降,饑荒更是頻頻發生。歐洲的氣溫在十六世紀曾一度回升,但十七世紀的氣溫又明顯下降,低溫狀態一直持續到十九世紀中葉。

  上述的氣候變遷現象,被氣候學家稱為「小冰河期」(ittle ice age),五百年間的平均氣溫約比二十世紀低1℃。由於歐洲相關調查、測量的資料比較多一些,《漫長的夏天:氣候如何改變人類文明》作者費根(Brian Fagan)甚至引用文獻具體指明起迄年代,大約開始於一三一五年,結束於一八六O年左右。

  小冰河期對於全球各地的影響應該是普遍存在的。舉兩個比較鮮活、不嚴肅的例子來看。

  首先,在我們印象中,生活於北極圈附近的因紐特人(Inuit);原被稱為(Eskimos,具有貶義)是住在冰屋的民族,但其實他們原來是住在石屋,直到十五世紀之後氣候過於酷寒,於是他們在居住、漁獵技術等方面遷就環境而做出彈性的適應,成功地存活了下來。

  其次,十五世紀歐洲的嚴重饑荒造成人口銳減、聚落廢棄。另一方面,中世紀溫暖期的茂密森林在此時已經大範圍縮減,飢餓的野狼侵入人類活動區域,攻擊人畜。這些景象,很有可能就變成了童話故事「小紅帽與大野狼」,(Le Petit Chaperon rouge LittleRed Riding Hood)的創作背景。

  至於小冰河期發生的成因,太陽活動趨緩,以及太平洋、菲律賓、新幾內亞、印尼、日本、冰島、安地斯山脈等地的火山接連不斷爆發,都是可能的因素。田家康在《氣候文明史》中有相當詳細的探究。

  最值得注意的一場火山爆發,發生在一八一五年四月五日至十二日印尼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大規模的爆發,厚重的火山灰飄落到爪哇、摩鹿加群島和婆羅洲,造成數萬人死亡,也影響全球氣候,尤其北半球氣候嚴重反常,甚至讓一八一六年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成為「沒有夏天」的一年。從北美的新英格蘭,歐洲的愛爾蘭、日耳曼,一路到中國雲南(清代嘉慶二十一年)等地,都有當年天候異常、農作物歉收、嚴重饑荒的歷史紀錄。

  小冰河期也在中國發生。大概從南宋後期開始,氣溫轉趨下降,元、明、清三代大多數時候都屬於比較寒冷的年代,尤其是明代中期以後,北方的黃河流域更趨於寒冷乾旱,十六世紀旱災發生次數甚至高達八十四次,應該居於各個時代之冠。不過,同時期的長江流域則明顯變得潮濕多雨。

  類似的降雨增加現象也出現在北非、西奈半島、西亞等地中海周遭地區,可能是因為大陸性氣團和地中海氣團交會所形成的鋒面,由於天候趨於寒冷的過程中而南移所致。

  小冰河期大約在一八六O年代結束,之後雖然還曾發生過數次的嚴寒,但整體來看,現代的溫暖期已經開始。與一八六O年代相較,今日地球表面的溫度平均大約已經上升0.8度C左右,這其中應該有一部分是由於工業革命以來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與產生的各種汙染所造成的。當然,若和導致氣候變遷的自然力量對比,人為的問題究竟佔了「暖化」的多少比例,眾說紛紜。

  另一方面,部分的地質學家、物理學家主張目前的暖化現象未必是大問題,或是史無前例的問題。他們放寬視野,從氣候變遷史來看,現在雖比過去數百年都來得更溫暖,但與更長遠的歷史相較,目前的變動未必稱得上劇烈。事實上,過去百萬年間,冰河期循環已經歷十次,每次冰河期平均持續九萬年,接著中斷而出現一個短暫的溫暖期,為期大約一萬年。值得注意的是,物理學家米蘭科維奇(Milutin Milanković 1879-1958),發現地球軌道並不穩定,由於受到金星和木星的重力拉扯會出現晃動,每次週期約十萬年,因而他認為冰河期一再重現,應該是地球軌道出現變化,改變北半球日照量所致。

  地球上一回冰河期結束於一萬兩千年前,而當今人類的文明即是在這次溫暖期來臨,農業於距今約一萬一千年前出現之後才逐漸展開。依照過去的經驗推算,我們今天可能面臨的問題甚至不只是暖化,冰河期再臨或許才是更大的麻煩,屆時氣溫大約會降低攝氏五到八度(華氏十到十五度)。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