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發稿時間:2010/05/08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
作者|V. S. 奈波爾(V.S. Naipaul)
譯者|穆卓芸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02/26

  《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是200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奈波爾的自傳性質小說,以他的父親為主角,描寫故鄉千里達的印度移民追求夢想的奮鬥生活。千里達是英屬殖民地,那裡的許多印度裔終其一生只想要有安身立命的一棟房子,卻挫折頻頻,曲折不已。

  奈波爾的父親就像許多小人物一樣,夢想打造一棟房子,但因生存艱困,得一次又一次克服困難,重新站立起來。奈波爾從小不斷搬家,租住的房子有些竟然被火燒掉或被水淹而垮掉,這也是印度裔千里達人的處境,要安居不容易,總是輾轉各地尋求更好的地方落腳。由於殖民地的不公不義相當普遍,讓孩子離開千里達也是奈波爾的父親一輩子的夢,在父親不斷努力下,使奈波爾能夠到英國求學,而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奈波爾是英語世界的重要作家,他的著作在台灣都有中文譯本,《畢斯華斯先生的房子》是他的成名作,卻是最近才被翻譯到台灣。其實,這本書的原文相當優美,充滿印度文化的華麗、人物多、場景快速有活力,令人目不暇給,因而被美國一些大學選為教材,如今在台灣發行中譯本,台灣的讀者有福了。

文章節錄

序曲

  家住西班牙港 聖詹姆士區希奇街的畢斯華斯先生,在過世前十週失去了記者的工作。他已經纏綿病榻好一段日子,短短一年就在「殖民醫院」住了九個星期有餘,臥病在家的時間更不止於此。得知醫生建議畢斯華斯先生徹底靜養,《千里達哨兵報》別無選擇,只好將他資遣。不過,報社給了他三個月緩衝時間,並且每天早上奉送一份哨兵報,直到他辭世為止。

  畢斯華斯先生享年四十六歲,身後留下四名子女。他沒有錢,妻子夏瑪也沒有錢,希奇街的屋子讓他背負三千元的債務,已經背負了四年仍未能還清。貸款利息八分,換算之後就是每月二十元,外加地租十元。四名子女有兩個還在念書,兩個大的拿獎學金在國外深造,原本可望成為家中依靠,只可惜畢斯華斯先生沒有這個福氣。

  雖然家境拮据,這回夏瑪並沒有向娘家求助,讓畢斯華斯先生頗為欣慰。要是十年前,夏瑪肯定直接往娘家跑,但此刻她只是在病榻旁安慰他,說自己會設法找出路。

  「馬鈴薯,」她說,「我們可以開始賣馬鈴薯,這附近的價錢是一磅賣八分錢,如果我們以五分錢買進、七分錢賣出的話……」

  「又來了,」畢斯華斯先生說,「我知道你們圖西家的人最有生意頭腦,不過你自己好好探聽探聽,千里達賣馬鈴薯的人太多了,還不如賣掉家裡那輛舊車。」

  「不行,車不能賣。別擔心,我們會想出辦法的。」

  「是啦,」畢斯華斯先生不悅地說,「我們會想出辦法的。」

  之後,馬鈴薯的話題不再出現,畢斯華斯先生也不再揚言賣車。多年來,他逐漸習慣接受妻子的判斷、尊重她的樂觀,不再像從前老是和她唱反調。他信任她。自從他們搬進這間屋子,夏瑪就有了新的效忠對象,也就是他和他們的孩子。她的母親姊妹不在身邊,讓她能大方表露自己的情感而不會感到不好意思。對畢斯華斯先生來說,這是一場勝利,足以和買下這間屋子相提並論。

  雖然這屋子多年前不得不抵押,他仍將屋子看成自己的財產。無助臥病的這段期間,他不斷幻想屋子已經為他所有,也著迷於這個想法的大膽。他想像走進自己的大門,如願將生人阻隔在外,夜裡鎖緊門窗,除了家人之外沒有其他聲音。他可以自由進出所有房間,在院子裡隨意漫步,再也不用像從前一樣,下班之後就得回到圖西夫人名下的房子,與夏瑪的姊姊、姊夫、妹妹、妹婿和他們的小孩擠在一起。他小時候經常搬家,換過一個又一個陌生住處,而婚後覺得自己好像只住過圖西夫人的房子,不是艾瓦卡的哈努曼大宅、矮丘的破敗木屋,就是西班牙港的難看水泥樓房。如今他總算擁有自己的屋子,住在自己的半塊地上,在自己的王國裡。在他生命終了的最後幾個月,他驚覺這一切似乎都為他所有,不由得欣喜不已。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