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發稿時間:2016/07/30
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作者|陳雪
出版社|印刻出版
出版日期|2016/05/10

  繼《戀愛課》之後,思索愛情的迷霧、關係的難題、失去的傷痛,陳雪再次帶來具有療癒力量的《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她以自身經驗和緩而堅定地分享戀愛觀點:「對於已經分手的人,善意,而不濫情、不自私,謹守著那一份界線,為所當為,是對過去的愛,最大的尊重。」「記住這段關係裡所有帶給我們的意義,那怕是痛苦的部分,而從中找出可以讓生活繼續的力量,所有的挽回、懊悔、等待,都不要針對他,而是化入生命裡讓自己變得更成熟、獨立,有能力去愛的人…」當因愛情被穿鑿破損的傷口透進光線時,生命將更燦亮。

文章節錄

《我們都是千瘡百孔的戀人》

陪伴

  你說男友工作忙,下班後顯得疲憊,也不愛說話,你就「靜靜在一旁陪伴」,但他也不覺得開心,反倒是跟其他女生聊天時,顯得很快樂的樣子,這景象使你受傷。

  我常想,忙碌的伴侶,或者遇上情人忙碌又疲倦的時候,我們該做些什麼呢?泡杯茶?按摩?陪他看電視?或者讓他獨處一下?他會希望我做什麼呢?

大多數的人,即使明知道伴侶回到家已經很累,對於親密關係的期待卻使我們還會在這種時刻,期待他洗去一身疲憊,耐心地來跟我們「談心」、「約會」、「溝通」,表面上好像是「在一旁靜靜地陪伴」,但心態上卻是「靜靜地等待他過來陪伴」,奇妙的是,被要求的那方總會有感應,或許因為勞累,反而下意識地逃避。

  狀況不好的時候,不意味著永遠會如此,我總說對情人最好的禮物,有時就是「放鬆」,放鬆警戒,放鬆要求,放鬆控制,放鬆需索,這個放鬆的時間,隨他要做什麼,看電視打電動吃零食跟別人聊天,是他個人的舒壓時間,你納悶為何他累的時候見到你只是一張苦臉(甚至臭臉),看到別的女生卻是笑顏逐開,精神百倍,我勸你別多想,這種時刻,別的女生也就像是爆笑電影一樣,只是他用來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我們對外人當然要收起苦臉,此人與他生活工作都沒有交集,他可以暫時忘卻煩惱,看起來當然開心。

  有時,我們以為自己在陪伴,實際上(或行為上看來)卻像是,「我需要陪伴」,我只是靜靜地等著,等對方良心發現了,過來陪我。

  我們會誤以為,只要夠相愛,即使疲倦時看到我也會因此消除疲勞(電影對白不都這樣說嗎),但有時,「愛情」就是他除了工作外的壓力來源,因為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限制的,下班後也許只想要腦袋放空,什麼也不想,但為了維持愛情,為了關心,或者自認應該表達關心,他知道應該陪伴情人,但心有餘力不足,或者,一開始是希望互相陪伴,還有些時間相處,但,在狀況不好時,兩人容易因此爭吵,或者容易出現「為什麼你不了解我?」「為什麼不耐心聽我說?」「為什麼我在你身邊你還不快樂?」這類的質疑,有時,光是想起會出現這些場面,人們寧願把嘴巴閉上,什麼也不說。

  情人沒有相互陪伴的義務,陪伴,是為了相處,為了增進理解,為了分享,因為這些前提,人是可以選擇「什麼時候互相陪伴」的,有時愛的心意足夠,愛的能力卻因為外在條件而顯得不足,我們可以等待對方狀況比較好的時候,再進行溝通,不要因為某些狀況而否定了其他時間他的付出。

  對方忙碌或疲憊時,可以詢問他「有沒有需要我做什麼」,如果你真想付出,可以做一些他需要你做的,而你也衡量自己的狀況與能力,適當地去做,倘若你有情緒上的需要,需要有人陪說話,這時候可以找朋友,或者靜下心來寫日記,或試著與自己對談,真的有必要跟情人說的時候,也盡量不要讓情緒帶著走,別想著「為什麼都不陪我」,人的孤獨、寂寞、空虛、無意義,都是自己應該處理的問題,情人只是相陪一段而已。

  我相信,懂得在情人脆弱時掌握相處的距離,有助於自己、與對方恢復元氣,而人總有狀況好的時候,不帶著要求,但是帶著「邀請」,在彼此狀況好的時候,設法做些對關係好的事,沒有感受到被要求的壓力,我想對方也會更無負擔地面對你。

  情人之間並非凡事都能互相滿足,並非擁有愛情就能解決生活所有難題,而陪伴,有一種真正的安靜的陪伴,那未必非得發生在身旁,或許因為你知道他累,你就到一旁去看書,發呆,做瑜伽,或者任何你喜愛的事,你知道這樣會使你快樂,而你的快樂,不必由他來製造,卻可以傳遞給他。

  那像是一種訊息,「安心地處理你的疲勞,我自己可以照顧自己,你無須分心再來關注我,等我們狀況都好些了,再一起去做些開心的事」。

  至於其他人為何可以帶給他快樂而我不能?別這麼想,別敵視那份快樂,那不是與你無關的,因為我們的心意總是希望自己所愛的人快樂,放他一馬吧,那就像看了可愛的卡通而生的快樂,那是無礙於感情的。

  如果他永遠在忙,一直都不對感情付出呢?別忘了我說的,若你是成熟、自信、獨立的個體,你可自由選擇留下或離開,而等你夠獨立夠自信,應該離開的時候,你總是會知道的。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