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世家,聽古墨在說話

發稿時間:2016/09/17
墨香世家,聽古墨在說話
墨香世家,聽古墨在說話
作者|黃台陽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6/07/26

  你知道皇帝御用的墨是怎麼製作的嗎?你知道宮中製墨也有SOP嗎?皇上用的墨一定比一般人用的高級吧?錯了,其實皇上用的墨大不如文人雅士所用的墨講究,因為替皇上製墨但求無過不求有功,加上又不必跟商號競爭,自然就難有進步。更多關於墨的故事,都在書中娓娓道來……

文章節錄

《墨的故事‧輯二:墨香世家,聽古墨在說話》

張遇:桐油煙製墨

  北宋時為避免五代十國的藩鎮之禍再演,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繼任皇帝也都重文輕武,宋真宗還親自作〈勸學詩〉來鼓勵百姓讀書。種種做法使得文治極端發達,墨的消耗量自然大增。

  由於傳統砍伐松樹來燒取松煙的做法,已導致可用的松樹快速減少,出現捉襟見肘的現象。於是尋找其他原料來供取煙,不僅是製墨業所必須面對的,也引起許多文人關心,並幫忙尋找替代方案。

  像被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博士所稱頌,中國科學史上最卓越的宋朝人沈括,就提出以燃燒石油來取煙的做法。蘇東坡也指出在燃燒桐油取煙時,應該把生成的煙隨積隨取,這樣煙才不會因燃燒過久而泛白;此外蘇東坡被貶至海南時,還曾親自製墨。最戲劇性的,是連導致北宋亡國的皇帝宋徽宗,也嘗試用蘇合油(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所分泌的樹脂)來取煙製墨。徽宗的墨到晚他三十多年的金朝金章宗時,已爆漲成天價,一兩墨竟要價黃金一斤。

  曾被試用來取煙的油類,還有清油、麻油、豬油等。但最後勝出的,是從桐樹籽榨出的桐油。勝出因素是它的產量大、取得成本低,所製出煙的黑亮度又好。而用桐油煙來製墨最成功最出名的,乃是北宋人張遇。這錠八邊柱造型的「石帆畫舫珍賞墨」,即標明是用張遇的製墨法。製墨者是乾隆年間的石舟先生,全名孫蟠。他製墨上百樣,當然現今存世的已是珍品了。

  張遇也在徽州製墨。他的製墨法之一,是桐油煙加龍腦、麝香這兩味香料,並特別加入金箔,製成名為「龍香劑」的墨。在墨裡起意加金箔,除了讓墨堅挺,更能讓墨華貴。這該是順應北宋人承平日久之後,講究奢華的風氣。記得前幾年在日本,曾有餐館在壽司上,或在清酒杯裡,加入金箔,雖然索價偏高,顧客卻絲毫不減,想來都是同樣心理。

  張遇應該不是第一個用桐油煙製墨的人,但是很多書都把採用桐油煙歸功於他。原因之一想必是皇家喜歡他的墨,除了「龍香劑」外,他特製的「供御墨」和「麝香小御團墨」,不止宋朝廷,連敵對的金朝皇帝也喜歡。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他的兒子張谷和孫子張處厚,都能傳他衣缽,延續他家擅長製桐油煙墨的名聲。

  一九八八年在安徽省合肥市郊一座宋代古墓,曾發掘出泡在水中的古墨,上面寫「歙州黃山張谷男處厚墨」。顯然是張遇的孫子張處厚所製。它像織布的梭子,體積較大,長寬厚25x5x1.2 公分,重158.8 公克。由於墓葬是在一一一八年的宋徽宗時代,可見此墨在被發現時已有約八百七十年的歷史。即使泡在水中多年,質地形狀都沒大變化,充分顯示張遇製墨法的不凡。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