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發稿時間:2010/06/12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
作者|馬修.柯勞佛(Matthew B. Crawford)
譯者|林茂昌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0/05/25

  現在工業社會凡事趨向機械化與自動化,手工的工作不受重視,粗工甚至淪為「黑手」之名,大學畢業的求職者避之唯恐不及。《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一書則指出,白領階級工作面臨全球競爭的威脅將超過藍領階級工作,並以「工作的未來:回到過去?」的寓言式思考,點出這種可能的新趨勢。

  書中指出,未來勞動市場的區別關鍵,可能是可透過纜線或無線傳送而不會減損品質的工作,以及無法透過這個方式傳送的工作,這不同於傳統按照教育程度區分工作的方式。屆時,美國藍領階級營造工人的工作機會不可能被取代,白領階級如建築師則可能由印度或其他國家的建築師取代。

  作者馬修‧柯勞佛是政治學博士,原來為某個政黨的智庫工作,卻覺得很空虛,回想少年時愛修摩托車,因而改行開了摩托車修理店,並發現在手工實作中發生的思考,比在智庫工作時還多。在修修弄弄想東想西中,摩托車修理的實作儼然成為一門人生課程,體悟「靈魂的工藝(SOUL CRAFT)」是未來工作的哲學。

  書中舉了很多例子,以前的鐵匠了解複雜的機械原理,現在機械零件常被包裝在另一個機械零件裡面,因此汽車引擎往往整個換掉,還可以修的零件,可能會被告知修理沒用,換新的好了。這種機械過度包裝與自動化,對人類精神層面傷害很大,需要工藝實作來修補心靈。

  作者指出,實作的手工精神失去,是現代人心空洞的原因之一,如傳統馬車工匠做車輪時,要到山裡挑木頭晒乾,在這過程裡,工匠觀察、理解了世界,而現代工匠都向工廠叫貨,什麼都不會懂,空虛也隨之而來。人類需要小小的、自己能掌控的世界,實作正好讓人可以重返這樣的世界,也因此紐約、台北等都會區很多人會到郊區租地種田,或在大廈頂樓種菜,這正是作者提倡的手工哲學。

文章節錄

《摩托車修理店的未來工作哲學:通往美好生活的手工精神與趨勢》

在實做中思考

  有經驗的救火員知道什麼時候該撤離一棟失火的建築;他們在倒塌之前的一剎那逃離,這並非罕見之事。當被問到他們如何知道什麼時候該跑開時,他們訴諸「第六感」這類的概念。救火員的直覺讓我們,乃至於他們自己,想到某種超現實思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指標,顯示我們對於我們的心智如何掌握世界,尚未完全明瞭。

  當前的教育體制建立在某種知識才是重要的觀點上:「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這個分別,大致上和通識(universal knowledge)相對於那種來自個人經驗的知識一樣。如果你對某件事知其然,那麼這個命題可以從任何地方陳述出來。事實上,這種知識不需要來自任何地方的觀點。也就是說,它需要的是一個得到事物真正特性的觀點,因為這種知識不會受制於觀察者的環境。它可以透過演說或寫作來傳送,而不會有意義上的減損,並被一個沒有任何必要經驗的普通人解釋出來。建立在通用、命題式知識上的職業比較尊貴,但它們也面臨來自全世界的競爭,因為在全球經濟裡,透過書本學習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另一方面,實務的know-how總是和某一個人的經驗有關。它不能被下載,只能現場播轉。

  把通用知識當成知識的全部,是沒考慮到具體性和目的性,而這二者是實際思想家的特色,他們總是處於特殊的情境。一個具體存在者的情境特性或俗世特性,對我們瞭解世界,是有意涵的,而救火員的專家知識則可以看成我們日常知識的較高級版本。我們很少用不感興趣的方式去和東西接觸,理由很簡單,和我們不相干的東西,我們就不會去注意,而我們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相干或不相干」必須用廣義的方式去解讀;當我們坐在露天咖啡廳時,一位迷人的陌生人從大街上走過,也許會得到我們相當充分的注意。他或她是欲望的標的,就打開一個行動的潛在通道而言,和我們的世界產生了關係,即使這些追求只不過是想像中的)。

  我們最瞭解的東西,就是那些在日常作息中所要應付的東西。海德格有個知名的說法:我們認識榔頭的方式不是盯著它看,而是拿起來用。他認為,這是我們理解整個世界的一個深入要點。他發現,先入為主地以為「東西就是東西」,是固執的想法,與主體和客體的二分法有關,卻和我們的經驗不符。東西在我們眼前「出現」的實際方式,不會只是個沒有來龍去脈的客體,而是在某種俗世情境中,做為行動的工具(如榔頭),或是行動的誘惑(如美麗的陌生人)。認識科學有一個核心問題,根植在現行的認識論上,就是要瞭解心是如何「再表現」世界,因為心和世界被認為是完全不同的。海德格認為,「再表現」世界沒有問題,因為世界原本就自行表現,成為我們之所在,也是我們之所屬。他對我們日常認知的情境特性的真知灼見,清楚解釋了先天上就離不開情境的專家知識,例如救火員或技工的知識。

  如果思考和行動綁在一起,則是聰明地正確掌握世界,這個任務要靠我們在世界裡動手做。事實上這就是個例子:要真正瞭解鞋帶,你必須去綁鞋帶。否則你可能會犯了我父親的錯誤,把數學上的弦的特性歸給鞋帶,並空泛地假設一個雙環結可以一拉就解開,不管鞋帶是用哪種特別材質做的。經濟學家艾倫‧布蘭德和法蘭克‧李維已經告訴我們可能的結果,在一個越來越全球化的勞動市場裡,事實上有些工作先天上和情境有關,不能按照一般的法則去化約。而我從經驗得知,數學物理學家的心智習慣不適用於老車的現實狀況。讓我們更完整地思考,何以實務上的know-how既不能充分形式化,基本上也不像個法則。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