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教養,從10個練習開始

發稿時間:2017/03/31
覺醒教養,從10個練習開始
覺醒教養,從10個練習開始
作者|瑪莉.伊蓮.瑞娜
譯者|陳莉淋
出版社|大好書屋
出版日期|2017/03/03

  停止告訴孩子,他們很特別。養兒育女不是要跟孩子當朋友,而是要當他們的領導者,教導他們如何過生活。臨床小兒科醫師結合專業醫學知識及多年教養孩子的經驗,提供十個具體練習法及有趣的生活案例,讓孩子獨立思考,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文章節錄

《覺醒教養,從10個練習開始:發現問題、面對真相,學習成為更好的父母》

練習3讓孩子擁有失敗經驗

面對挫折是通往成功的道路

  生活不可能沒有任何一點失敗,除非你極度小心到像沒有活過一樣,但其實這樣就表示你已經失敗了。──J.K. 羅琳(引用自哈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辭。)

覺醒教養爸媽該知道的事!

將失敗視為一種建立孩子大腦連結的方法。

學習如何失敗,是生活的必要技能。

每個人達到成功的種子,在孩童時期就已經撒下。

讓孩子失敗有什麼好處?

  失敗的定義是指沒有成功,無法在期限內表現或完成某事。要父母容許孩子失敗,似乎完全違背常理,而且考慮到大多數孩子生在二十一世紀,擁有的優勢使得現在要遭遇失敗成為一件更困難的事。日夜不斷湧現的資訊就掌握在我們指尖,科技已經演變到幾乎可以取得各種主題的相關影片。因此,這也成為家中的學習幫手,從高一數學習題到學會組裝一台腳踏車──在現今這個年代,任何人都可以搞懂如何做任何事情,甚至可以在家練習各種虛擬的運動。

  在片刻間我們就可以取得所有的幫助,怎麼會有人想要讓孩子失敗呢?為什麼會有父母不去確保孩子所做的每項任務都成功呢?第一步不是讓孩子在幼稚園成功,以確保他進入好的大學,接著得到一份完美的工作,而那份完美的工作將預告真正幸福的到來,不是嗎?

經歷失敗,才有成功的機會

  其實我們更需要回答的問題是: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真的會帶出最好的能力嗎?而且最終會使我們更加成功和快樂嗎?如同凱莉.克萊森(Kelly Clarkson)的歌詞:「無法殺死你的東西將使你更強壯。」但這種說法不一定適用於任何人。檢視有關大人的研究,觀察他們如何面對生活中某些失敗的時刻,似乎不是所有人在經歷挫敗後,都能繼續堅持以獲得成功。總是會有挑戰使參與研究者感到滿足,分析不同的失敗類型和參與者,可以稍微理解研究參與者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反應。

  亨利.福特(Henry Ford)是福特汽車的創始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是微軟的創辦人;哈蘭德.大衛.桑德斯(Harland David Sanders)是肯德基的創始者,另外還有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他們都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商人,也都有一些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有過失敗的紀錄,有時候是多重的失敗或多次破產。哈利波特系列書籍的作者J.K.羅琳,在一間出版商答應出版她的書之前,她把第一手原稿寄給了十二間出版商。如果她沒有不屈不撓,在每一次被拒絕後持續堅持,她將永遠無法經歷現在這種驚人的成功。

  這些挫折無法阻止這些巨人。為什麼當他們經歷這麼多次悲慘的失敗,仍可以不放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從多種面向去探討。他們不是生來就想擁有這種不可思議的成功;然而,在他們的DNA某處,必定潛伏著一些帶有能力的基因,可以顯露出天生的才能和技巧,例如:一位精通數學的學生、有造詣和創造力的作家,或者擁有過目不忘記憶力的人。

成功的種子,孩提時期就已經撒下

  但是能夠表現出一些天生才能只是成功的開始。他們失敗後不會放棄的原因,則與想要成功的慾望有更大關係,這就要回溯到他們的童年。種子在他們年幼遭遇障礙時就已經撒下。也可能與他們許多的生活經驗有關,相較於貧困和無助,培育了他們想要富有和擁有權力的慾望。

  這些人過去的生活經驗,塑造他們的前額葉擁有想贏的動力。我們所有人的大腦會隨著經驗而改變,但年紀愈小,改變幅度愈大。讓孩子經歷失敗,其實是在建構他們的大腦。大腦就像一塊肌肉──我們愈常使用,它就愈強壯。我們需要具備一種心態去教導孩子失敗不代表失敗,而是得到一次機會去鍛鍊他們的大腦肌肉,從而建立多條可以幫助他們成功的道路。這種說法可以提醒他們,失敗不會定義他們是什麼人,而會幫助塑造他們將來成為什麼人。

  心理學研究顯示一個人如何反應挫敗,不僅取決於設定目標的類型,還依賴目標背後的動機。例如:自確認目標(self-validating goals)(證明個人能力的目標)若遭遇阻力或挫折,將激勵個體更努力。

  這裡所舉的例子是一個申請研究所課程或醫學院的學生,若這個學生的失敗項目與他的自確認目標(成為醫生)完全無關,當給予另一次機會時,他就不會試圖在這個項目上獲取成功。但是,當這個項目與他的自確認目標相關時,他就會持續努力,堅持達到目標。所以,除了孩童時期的經驗,研究顯示當一個目標與自我定義相關──成為醫生、律師、詩人或建築師等,人們就會有堅持達到目標的需求。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