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發稿時間:2017/04/07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
作者|保羅‧塔夫
譯者|張怡沁
出版社|親子天下
出版日期|2017/03/06

  作者保羅•塔夫曾在《孩子如何成功》書中,詳述恆毅力、自制力、自我覺察力等非認知能力,才是讓逆境中的孩子能邁向成功的關鍵因素。而在《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這本書中,塔夫進一步提供關心教育的讀者具體的建議和答案:家庭、教育現場、決策者,要如何建構培養非認知能力的「學習地基」?什麼是該強調的?什麼是該放棄的?當前國英數社自等傳統學科嚴密架構下的學校體系中,教師和行政該如何破框而出?政策的介入又有哪些研究證實有效的渠道?本書不僅探討逆境/偏鄉/弱勢的家庭和孩子,更有值得分享給每一位父母和老師的科學研究和教育準則。

文章節錄

《幫助每一個孩子成功:發展正向性格,培養面對未來挑戰所需的恆久能力》

逆境

家境貧困的孩子為何在學校較為吃力?|非認知能力的重要

  二○一三年,美國教育邁向了新的里程碑。全國公立學校的大多數學生(精確來說,是51%的學生)落入聯邦政府的「低收入」分類,這表示他們符合減免或甚至免繳學校午餐費用的資格。並非一夜之間的劇變;根據南方教育基金會(Southern Education Foundation)的數據,美國公立學校的低收入學生百分比一直在上升(這是自一九八九年開始追踪的紀錄,當時符合低收入定義的學生還不到三分之一)。然而超越50%的指標,可謂跨越象徵性的分水嶺,而且這個象徵具有重要意義—教育低收入兒童這樁挑戰,不能再視為美國教育的邊緣問題。由根本來說,幫助貧困孩子成功,是當前美國公立學校的核心使命;而從廣義來看,這也是美國大眾的中心責任。

  然而我們沒有擔起這樣的責任。根據美國教育部的統計,過去二十年中,就讀八年級的低收入學生,在閱讀和數學考試方面,與家境小康以上同學的分數差距並沒有縮小(這兩個群組四年級時的成績差距,在過去二十年來是有縮小,但縮小程度微乎其微)。同時,從高三學生的SAT分數來看,貧困學生跟小康以上的差距在三十年間逐漸增加,從一九八○年代的九十分增加到今天的一百二十五分(滿分為八百分)。有錢學生與低收入學生的大學入學率差異同樣急劇上升。而在現在這樣的世界,貧困出身的孩子若是沒有大學學位,他們的經濟流動性便會嚴重受限:出身於收入底層五分之一的家庭(家庭收入低於二萬一千五百美元),又沒有學士學歷,成年後想脫離經濟底層位階的機會極低。

  過去二十年間,美國教育政策的中心目標,一直是縮短富裕和貧困學童的成績差距,這點可見於小布希總統的「無落後學童法案」(No Child Left Behind law)和歐巴馬總統的「邁向顛峰教育計畫」(Race to the Top program)。政府的努力得到部分非營利組織的認同與支持,這些組織的背後大都是財力雄厚的慈善家,願意承諾解決教育不平等。這樣下來,自然看到推動的成果,也就是個別的成績—有些學校與計畫是真的為低收入學生帶來實質改變。但就全部低收入學童來看,整體學業表現的改善不如預期。

  目前全美輿論聚焦在如何縮短差距,以及這個差距是否真能消除。關切這個問題的不只有決策者和慈善家,還有親身體會弱勢學童困境的全美教育工作者,以及社工、導師、兒科醫生,以及學童家長。如果你曾處理貧困學童,或遭遇艱苦環境成長的孩子,就會明白,老師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是多麼不容易接觸到這些孩子,更難的是還要鼓勵孩子、安撫孩子,並與他們建立交情。許多教育工作者已經慢慢克服這些障礙(起碼能突破部分學生的防衛)。但這幾年來與我談過的好幾百位專業人士,都對工作感到疲倦不堪,甚至是洩氣與絕望。

  像我們這樣致力弭平教育差異的人,碰到許多阻礙,有些是財政上的,有些是政治上的,還有一些來自官僚。但我認為第一重障礙來自觀念:我們並沒有全盤理解逆境童年的背後是什麼樣的機制,而出身困苦是什麼樣的景況,以致日後滋生各種麻煩的後果?或者,用另一種方式提問:富裕環境到底給了什麼,是出身貧困的孩子無法得到的?

  我十多年來的報導中,一直試圖對這些問題提出解答。我的第一本書《不計代價》(Whatever It Takes)舉出喬佛瑞.加拿大(Geoffrey Canada)創辦的「哈林兒童區」為例,探討的題目之一就是社區如何影響孩童的表現,特別是住在極貧地區的成長經驗會如何限縮孩子的機會。我的第二本書《孩子如何成功》(How Children Succeed)是透過不同視角,思考弱勢兒童面臨的挑戰:他們從小到大能夠(或無法)發展出的技巧與能力。

  《孩子如何成功》特別聚焦在幾個一般稱作是非認知能力或「軟」技巧的因素,這些「軟」技巧包括了恆毅力、自我覺察、自我控制和樂觀等特質,書裡探索這些因素在貧困兒童面臨挑戰時扮演的角色,以及有哪些策略可以幫助孩子成功。這些特質有時也被稱為「品格力」*,在近幾年愈來愈受到重視,兒童發展研究者對此也愈來愈樂觀。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目前認為這些特質是改善低收入學童成績的關鍵工具。

  這個信念背後的部分證據,來自神經科學與兒科,這兩個學科的新近研究顯示,惡劣或變動的環境,會影響嬰兒與孩子正在成長的腦部與身體,導致生物變化,這些變化會損害重要心智能力的發展,而這套心智功能可以幫助兒童調節思考與感受。一旦功能受損,他們日後的訊息處理與情緒管理就會發生問題,因此很難在學業上有所表現。

  這個神經生物學研究也得到長期心理學研究的佐證。來自心理學的研究顯示,具備某些非認知能力(包括自我控制和自我覺察)的孩子,在成年後更可能看到自己表現進步。這些研究裡面,最詳盡的是一九七○年代初期,花了十年時間追蹤一千名出生自紐西蘭達尼丁(Dunedin)的兒童,而結果顯示,具備充分非認知能力的兒童,能繼續完成更多教育,身體也比較健康。他們也不太可能成為單親,較少發生信貸問題,也極少入獄。

  我的書在二○一二年秋天出版後,這些過去受到忽視的重要特質,逐漸受到認同,特別是在教育圈,大家開始看到品格力對青少年發展的重要性。但近幾年針對非認知因素的所有討論,在幫助青少年發展上卻沒有凝聚共識,許多教育工作者感到洩氣也是可理解的。書出版後,我時有機會對老師或兒童發展專業人員演講,談談有關逆境經歷的生物學最新研究,並介紹我在報導時碰到的醫生、導師、教師,以及孩子。接著,故事講完後,常有聽眾問這個問題:好,既然如此,現在該怎麼做呢?非認知技能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對低收入學生尤其有用,從許多教師的個人經驗裡我都看到這點。但在書裡或其他地方,都沒有看到比較明確的說法,告訴大家哪些實務和方法能更有效的幫孩子與青少年培養非認知技能。

  因此,在二○一四年夏天,我決定開始一個新的計畫,重新檢視我在《孩子如何成功》裡的研究,並為這份報告加入新的科學發現、新的學校模式,以及從教室內外介入學童教育的新方法。這本書就是這次努力的累積,意在為教育工作者和決策者提供一個實用指南,以便了解這個新興領域裡的研究。本書也企圖回答這個問題:既然我們知道這一點,現在該怎麼辦?

  * 「品格力」Character Strengths,亦可稱「性格優勢」,但性格一詞予人「天生」形成之感,與書中強調後天培養非認知能力的概念相左。美國品格學者Tom Lickona提出品格有兩個重要的基礎,一是追求卓越的成就品格,一是追求良好德行的道德品格;其中成就品格與作者書中論述之精神相符,故在書中一律稱品格力。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