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發稿時間:2017/09/08
我是誰
我是誰
作者|楊定一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7/07/26

  楊定一博士於《我是誰》中集結了14個「参」的生活練習,搭配故事案例,幫助讀者於過程中找回快樂與自由。不同於其他全部生命系列的書籍,本書以隨身練習做為編排重點,開本小而輕便,方便攜帶閱讀。

文章節錄

《我是誰:找回快樂與自由的隨身練習》

不要把自己看得那麼嚴肅

  談到嚴肅,我們生活中常常見到,有些人很嚴肅、很認真,卻往往愈不快樂。可惜的是,這樣的人,自己通常不知道。

  也許就是我們自己,在任何場合都不苟言笑,甚至疾言厲色,要求每個人只說有用的話、做有意義的事,覺得這才是應該的。然而,仔細想想,所謂的「有用」是對誰有用?是對誰有意義?是從哪一個層面認為有用、有意義?這完全是受到人類上千萬年的制約,把自己陷在一個條條框框裡。

  認為某些話有用,某些事有意義,反映的也不外乎是個人的生存――幫助自己強大,或讓自己得到提升、獲得優勢;最多是幫助別人、幫助社會,強化個人和集體生存的能力。仔細想,有用、無用的分別, 本身是個大妄想,還在認為人生的所有價值觀念(一樣是制約)是真實的存在。

  許多嚴肅的人,很可能就是我們自己,非但不斷地為自己洗腦,還要洗腦別人,時時為別人說明、解釋,希望能夠影響環境。同樣的,要把樣樣合理化, 也是反映同樣盲目的制約。所謂的合理,是不是真的合理,從哪個層面可以稱為合理,都還有待商榷。但一個人深受自己制約的影響,非但會堅持自己所認為的合理,還會要去說服別人。

  也有些人,也可能包括我們自己,一開口就是一條條的原則,有好多學問和道理想跟別人分享。甚至,把別人(也許是老師、前輩)或某本書所講的, 當作非有不可的前提,好像都有絕對的重要性。一旦不符合自己的理解,就非去修正或批評不可。

  也有很多人,當然,我們可能就是如此,面對自己的父母、家人、孩子,都希望符合自己的標準。達不到,就失望或埋怨。還有人把期待的範圍擴大,擴張到社會、國家、甚至地球。樣樣都要符合一個遊戲規則,而這個規則是自己訂出來的。不符合,自然要反彈,要修正,甚至推翻。

  說到這裡,或許你我都會發現――自己就是這種人。把自己看得太嚴肅,太真實,太絕對。因為你我離不開一個完成或完美的觀念,甚至連修行都含著這個觀念。

  到現在為止,我遇到的所有修行者,都還抱著一個希望――希望更完美,做一個比較好的人,甚至聖人;或是打開生命的全部潛能;或是希望透過修行, 把自己的命做一個徹底的轉變。這一切,都離不開自己對完美的追求。連「開悟」這兩個字(包括醒覺、頓悟、解脫),都離不開這種完美主義。好像透過種種的心理轉變,我們可以取得新的境界,完成更完美的自己。

  我目前聽到修行者的所有提問,包括問什麼是開悟,都還是站在二元對立的角度。是站在局限的頭腦,想要探討一個無限大的整體。一切的問題,甚至體會,最多只是反映個人的制約或限制。

  你可能想不到,這些追求或提問,全部都離不開我們想做一個「好人」。而這個「好人」的觀念,又是落在自己限制的框架裡。你更想不到的是,真正的修行,其實是跳出任何「人」可以想到或描述的性質或範圍。

  你聽到這些可能立即就反彈,心想「我這一生來,就是要做一個好人,做一個特別的人。怎麼會是把人的一切特質挪開,才可以醒覺過來?假如醒覺了,是不是連人也不要做了?」

  其實答案相當簡單――對,又不對。對,超越人生,本身就是解開我們過去建立的全部限制和觀念。不讓它們再繼續制約我們。不對的是,一個人真正解開人生帶來的條件和限制,才活出一個真正的人的境界。

  過去的大聖人――耶穌、佛陀、老子、拉瑪那. 馬哈希(Ramana Maharshi)等等,才是真正活出人的潛能。而我們最多只能把他們當作指南針,為我們指出方向,讓我們學習。

  說學習,也不那麼正確。因為大聖人活出的「心」的狀態,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有。他們的理解和領悟,也是我們每個人本來都有的。看到他們,我們最多是充滿信心,告訴自己:假如有聖人或其他人能做到,沒有理由我們會做不到。

  這些人也許距我們千百年,或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都可以超越「人」的境界。也就代表,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我們只是被千年的文化限制,為自己洗腦,還想延續「人」帶來的這個大妄想。然而,別忘了,這個超越「人」的境界(無我、無「人」),才是我們的本質。

  我相信你更想不到的是,連「人」,其實都不存在。它本身是頭腦的連貫關係(因果)的組合。假如我們去解析,會發現沒有一個具體的東西叫做「人」。「人」只是資訊的集合體,是一粒籽落在意識海裡, 透過五官拼裝出來,並沒有一個真實獨立的個體性或本質(substantiality)。

  談到「體」,其實任何「體」,包括身體、身心體、靈體、知識體 (body of knowledge),只要我們認為是一個獨立存在的體,「參」下去,自然會發現都不存在。任何體,都是因果的組合,最多只是凝固的資訊,再加上種種關聯而架構起來的。

  古人用「妄想」、「幻相」來描述這種虛妄的組成,我最多只用「相對」和「絕對」的對比來談。相對的你、相對的我、相對的世界,表面上看來是「有」。但是,這個「有」和絕對的整體相較之下, 就算有一個存在好談,其實也小得不成比例。

  我們所可以談的一切(也就是相對),最多只是建立在絕對的基礎上的很小的架構。

  要做一個完美的人、完美的「我」,本身反而是繼續捆綁我們,讓我們解脫不了。

  我們最多也只能不要那麼嚴肅,不要滿腹學問想和別人分享。一臉都是煩惱,還想把個人的煩惱帶給周邊。

  我們最多也只能放過自己。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