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發稿時間:2017/10/06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
作者|彭明輝
出版社|聯經出版
出版日期|2017/09/05

  本書談研究生所需要知道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回顧、批判性思考和創新的策略──它們的步驟、要領、秘訣與潛規則。它把研究工作分成15個步驟,並以16章的篇幅依序討論每一個研究步驟的方法與要領,從時程的安排、選指導教授、選題目、文獻回顧、彙整批判性思考、創新的策略,以及研究的構想與規劃等,直到論文寫作與口試。本書寫的都是攸關研究成敗的要領,但卻又是國內外指導教授通常不會教的。所以,命名為「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當你在學術叢林中迷失方向或進退維谷時,希望這本書可以告訴你如何自力救濟,困境求生。

文章節錄

《研究生完全求生手冊:方法、秘訣、潛規則》

達摩面壁,慧可立雪-研究所學什麼(節錄)

研究的目的是尋找正確的答案

  要找到似是而非的答案很容易,你在網路上問任何問題,都會有人給你答案;只不過這些答案不一定可信,你要如何分辨這些資訊的可靠性或互補性?也許這個問題已經有許多人在網路上給過不同角度的可靠答案,但是你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找到它們,並且辨識它們?如果你的搜尋策略不恰當,它們將會被掩埋在網路上數不盡的謬誤、粗劣資訊中,你要如何進行一系列的搜尋和篩選,才能過濾掉沒有用的資訊?當你找到它們之後,要如何分析、比對才能拼湊出問題的完整答案?

  要找到正確的答案絕非容易的事,它需要一套嚴謹的訓練過程,才能培養出找答案的方法和能力。這就是研究所存在的第一個目的。

  如果你要為重大的問題尋找正確的答案,你將需要一系列的方法和能力:⑴搜尋相關文獻,研判文獻的可靠性與品質,並迅速過濾品質較差的;⑵分析優質文獻的觀點、證據與推論過程,以確定它們各自的得失與短長;⑶比對不同文獻的見解與相互的批評,以便找出所有文獻中仍有待進一步釐清的疑點;⑷彙整既有文獻中可靠的部分,拼湊出事實的較完整面貌,並盤點其中尚待釐清的疑點;⑸對尚待釐清的部分進行第一手的調查或研究,以便獲得問題的完整答案-這就是研究的方法和完整的程序。

  請注意,這五項能力的前四項都跟文獻回顧或批判性思考有關,只有最後一項跟創新有關。而且文獻回顧並不只是要消極吸收既有的知識,更要積極對既有知識進行批判、彙整與評價,甚至還要從過去的文獻尋找創新與突破的線索。所以,文獻回顧在研究工作中扮演著攸關成敗的角色,它可以提升研究人員的批判能力,甚至還可以孕育出創新的策略,使創新變得比較容易,也可以降低研究過程的風險和成本。

  當你在職場或人生中面對任何重大的問題、困擾或抉擇,而必須在眾說紛紜中找到正確的答案時,你就會發現論文研究過程中所學到的方法,可以幫你找到最值得相信的答案,以及該採取保留態度的疑點。譬如,當你最關心的人不幸罹患癌症或不常見的疾病,而你又不確知地方醫院的診斷與處方是否可信,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勞師動眾轉移到病床嚴重不足的台大醫院,或者該找台大醫院的哪一個醫師時,你將會發現,研究所裡所學到的方法和能力可以幫你釐清問題。

最省時省力的創新策略

  無論是學術界或企業界,研究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創新:學術界在尋找具有突破性、革命性的原創(original)答案,企業界在尋找破壞性創造(creative destruction)的新穎技術或方法,以便設計和生產出殺手級產品,壟斷市場以擴大利潤。

  然而,創新的過程不可以完全仰賴靈感和運氣,因為它們的不確定性和風險都太高,而且它們都是學不來的。

  真正好的研究方法,是先從批判性的文獻回顧,了解前人的失敗經驗和教訓,以避免重蹈前人走過的陷阱和坎坷路,從而降低風險和縮短研究所需要的時間與資源;接著充分吸收前人的智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便先立於不敗之地;最後才是分析既有答案的缺點與不足處,用自己的創意(聰明和運氣)想出改進的辦法,以便突破既有,推陳出新。創新並非莽張飛式的蠻幹,而是先吸收既有的優點與教訓,再把創意用在刀口上-用在完成最後一哩路。學術研究更不是「與過去無關」的創新,而是一邊攀登巨人的肩膀,一邊從俯視全局的高度尋找創新的機會,規劃創新的策略與路徑。

  所以,研究工作的第一步是批判性的文獻回顧,而不是關起門來閉門造車。如果想要迴避掉文獻回顧,完全靠自己的聰明來產生創意,往往會自以為在從事創新的研究,其實研究的主題、方法、證據與論證過程毫無新穎之處,而且視野還遠比既有的研究更狹隘,觀點與證據更粗糙,論證過程更薄弱而充滿謬誤推論。這種研究風格被稱為「閉門造車」(re-invent the wheel),意指人類使用並改良輪子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如果你完全罔顧過去累積的經驗和智慧,而自以為是地打造出一個三角形或四方形的輪子,這種「新穎」的答案遠不如既有的圓形車輪,而是一種毫無價值的倒退-我們會在下一章看到具體的案例,用以說明「閉門造車」的後果。

  也就是說,「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意」:先進行批判性的文獻回顧,再用前人的經驗與智慧降低研究的風險和成本,縮短完成計畫的時間,並且提高研究的成果與品質。

  牛頓說:「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之前的兩大巨人就是伽利略(Galileo Galilei, 1564-1642)和克卜勒(Johannes Kepler, 1571-1630),前者的鐘擺實驗和自由落體實驗揭露了地球上的運動定律,後者的行星軌道觀察和理論總結了天體的運動定律,而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則是統合兩者的理論-如果沒有伽利略和克卜勒的理論當前導,牛頓恐怕終其一生都不可能完成其曠世巨作。

  假如連牛頓這樣的天才都必須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般人更加如此。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