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的故事

發稿時間:2010/07/17
東西的故事
東西的故事
作者|安妮.雷納德
譯者|吳恬綾、黃亭睿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0/06/24

  環保專家安妮‧雷納德從目睹清晨紐約街頭堆積如山的垃圾與廢棄物,在震撼中開始追根究柢,尋找真相,經過二十多年偵查,終於搞清楚來龍去脈。她把整件事叫做「東西的故事(The Story of Stuff)」,並拍成二十分鐘動畫片在網路流傳,獲得出版商邀請寫成書,希望警醒更多的世人。

  書中的「東西」是指經過工業過程製造的成品,在人類使用後,被丟棄成垃圾。整個過程包括從原料、製造過程、運送、消費、到廢棄,到處都有資源浪費的足跡。例如,你喜歡喝的每一杯咖啡,從種咖啡豆、採收到烘焙、研磨、沖成可喝的咖啡,一共要耗費一百二十公升水,過程有一般人無法想像的浪費。

  作者描述美國人在生活上各式各樣的浪費,例如垃圾有40%是紙張,追溯其來源是紙張用量大幅成長,再往前追蹤,是付出森林快速流失的代價,再從森林對生命的功用來探究,歐盟已有一項研究提出警告,森林流失會讓全球經濟付出絕對慘痛的代價,甚至超出金融風暴的後果。

  從追究垃圾與污染的來源,作者發現每個議題都會牽涉到「開採─生產─丟棄」的物質經濟模式,例如高科技產品把污染從以前的高能見度變成低能見度,其實電子產品產生的有毒廢棄零件正在毒害著地球。作者再進一步追蹤,發現問題出在不把生態環境和社會成本算進去的經濟成長,這個經濟系統正是來自於資本主義,大家應考慮檢視資本主義的失敗點,尋求長期的解決方法。

  《東西的故事》書中描述美國人對資源的浪費情形,其實與台灣頗為相像,內容很豐富,很多是平常我們很少想到的角度與現象,對於讀者看待生活週遭的事物,或可產生直接行動的意義。其實,作者不反對使用「東西」,只是主張物盡其用,不可浪費,應減少無意義的消費,並加強回收,書中提供美國與有更合理生活的歐洲相對照,也都可提供台灣對照與省思。

文章節錄

我的電腦

  電子廢棄物是全球夢魘,每年有五百到七百萬噸的電子產品遭到淘汰,有毒廢棄零件毒害了土地、空氣、水,和地球上所有的棲居者。

  我試圖收集資料,找出我這臺電腦的所有原料和製造過程,中途卻遇到了難以跨越的阻礙。電子產品回收聯盟的泰德.史密斯(Ted Smith)一聽到我的想法,馬上搖頭說,要用超過二千種原料,才能做一塊微晶片,而這塊微晶片還只是我這部電腦裡的一個小元件而已!加上這個產業的步調太快了,不斷引進新原料和製法,搞得那些規範者和神勇的監督團體,就像史密斯的聯盟,都在後面苦苦追趕。好幾年前的電子產品,都還沒分析完它們對健康和環境的衝擊力,就立刻又有一批新產品問世了。最難搞的是,要揭發整個故事根本不可能,因為電子產業的保密功夫到家,他們宣稱整個製造過程和原料是專利。

  我們不可能知道,一臺筆記型電腦所有的零件是從哪裡來,原料在哪裡鑽取、開採或製造,因為電子業的供應鏈變得愈來愈錯綜複雜,聯合國的報告中也說,電子業的供應鏈在所有產業中,是最高度全球化的。但我們確實知道,那些問題重重的採礦活動,也就是在〈原料開採〉這一章所提到的——開採黃金、鉭礦,還有銅、鋁、鉛、鋅、鎳、錫、銀、鐵、汞、鈷、砷、鎘、鉻——全都涉及在內。電腦大廠——像戴爾、惠普、IBM、蘋果等——或許沒辦法即時知道、甚至掌控產品原料的出處或元件的製造方法,因為零件都外包給全世界上百家其他公司,幫大廠供應並組裝元件。話是這麼說沒錯,但這些大品牌還是難逃責任,得為產品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健康問題和侵犯人權的行為負責。

  目前,市面上還是有不少製造微晶片的資訊,所以我們至少能看看這些東西是怎麼做出來的。晶片是電腦的大腦,構造非常複雜。它是一塊薄薄的晶圓,材質通常是矽,晶片上會蝕刻出微小精密的金屬製通道,讓電流能夠傳送,轉換成數位資訊。這類晶片中,有一種比小拇指還小,而且還一直在縮小當中。

  製造晶圓所用的矽,幾乎可以從地球上任何一處取得;矽是一種沙,非常普遍,本身沒有毒害。然而,要是礦工和工人吸入矽的粉塵,會造成呼吸系統的毛病,還會導致一種無藥可醫的肺病,名叫矽肺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計算,每年有好幾千人死於矽肺病。接著,在晶片製造的過程中,會加入有毒的銻元素、砷、硼、磷,改變矽的導電性質。

  要做晶圓,必須先把矽磨成粉末,溶解在一種可燃、腐蝕性的劇毒液體裡。在能源密集的步驟中(晶片完成前,會經過二百五十種以上這類的步驟),這個液體會加熱到蒸發,結晶,然後經過烘烤,形成圓柱。再用一系列的腐蝕性酸液來清潔、擦亮這些圓柱。最後,從這些圓柱上切出一片片晶圓。

電路會被蝕刻在這些晶圓上,過程中又再一次使用一整套的有毒金屬、天然氣、溶劑和「蝕刻劑」。「全部加起來,光是一間半導體晶片製造廠就有可能用到五百到一千種不同的化學物,」

  所有過程都發生在所謂的「無塵室」,裡面用大量的有毒溶劑,防止灰塵中的微粒子落到晶片上。「無塵」所保護的是產品,不是工人。事實上,在無塵室裡工作的工人是所有高科技工人中受毒害最深的。他們定期接觸的原料,已經證實會導致呼吸疾病、肝腎受損、癌症、流產和胎兒畸形,像脊柱裂、眼盲和肢體殘缺變形等。同樣的,這類對健康有害的衝擊也連帶影響工廠周圍的社區,讓地下水、土壤和空氣都慘遭汙染的毒手。

  製造電子產品對公共衛生帶來的影響,正好和它的環境衝擊不相上下,舉一片完工的晶圓來說好了,重量大約○.一六克。聯合國大學的威廉斯(Eric Williams),也是《電腦與環境》(Computers and the Environment)的作者之一,據他所說,生產一片晶圓就要耗上大概五加侖(二十公升)的水、四十五克的化學物質——也就是已完成晶片的二百五十多倍重——還需要能源,大約讓一顆一百瓦的燈泡點亮十八小時,或一.八千瓦。另外,還要其他能源來加熱、冷卻,和維持無塵室的通風。一間半導體製造廠每一年可以消耗掉一萬戶人家的電力,耗水量每天多達三百萬加侖。水電帳單每年高達二千至二千五百萬美元。最後,每做一塊晶片,就產生十七公斤的廢水和七.八克的固體廢棄物。廢水裡含有很多硝酸鹽,會導致水體中的水生植物數量暴增,攪亂了生態平衡。也因為排放了氨、鹽酸、氟化氫和硝酸,造成空氣汙染——這些統統都是毒物,而且只是微晶片這個零件而已。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