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讀者

發稿時間:2017/10/13
越讀者
越讀者
作者|郝明義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7/08/30

  2007年,郝明義出版《越讀者》時,以一位讀者,同時也是出版人的角度,探討網路時代越界閱讀的重要性。十年後的,他出版了《越讀者》增訂版,提出「閱讀是白晝(網路)與黑夜(紙本書)的力量匯合」的概念,並就近十年來他所觀察到的「網路社群與協作如何對閱讀產生影響」,以及「紙本書存在於網路時代的意義」提出看法。

文章節錄

《越讀者(十週年增訂版)》

當紙本書是一個黑夜

黑夜不是和少數人相關的藝術品,而是每個健康、完整的人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有一天晚上,我決定拿出一張紙,把網路閱讀與紙本閱讀的特質分列兩邊,做個比較。

  我列出的圖是像這樣的。

  我先列出了網路與數位閱讀的特質:多媒體、具象、活潑、外擴、社交、零碎、多工、動態、陽性。

  再列出紙本書相對應的特質:文字、抽象、安靜、收斂、孤獨、整體、線性、靜態、陰性。

  也就在整理、比較這兩排的特質和價值的時候,我突然在最底下發現,這兩列特質的總結,不就是白晝與夜晚的對比嗎?

  所有網路閱讀的特質,可以比喻為白晝;所有紙本書閱讀的特質,可以比喻為黑夜。

  而一旦把紙本書的獨特價值和黑夜相連接,所有問題的答案就都跳出來了。

  人類從來都是需要代表夜晚和白晝的閱讀並存,也就是書和書以外的閱讀並存。

  中文裡說的「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英文裡說的「Read the Word, Read the World」,講的都是閱讀這件事,需要倚靠書,也需要倚靠書以外對世界的理解。

  但過去,就像電燈還沒進入人類生活之前,我們白晝與夜晚的時間大致相當,網路還沒出現之前,我們從書及書以外的生活裡吸取知識的時間也大致相當。

  但是就像電燈發明之後,我們使用夜晚的習慣、方法、時間大受改變,網路出現之後,隨著我們可以透過網路來閱讀世界的機會擴大,我們使用紙本書的習慣、方法與時間也產生劇變,隨之縮小。

  尤其,等到行動載具、智慧型手機流行之後,大家都在忙著當低頭族。我們隨時隨地在收發訊息、資料、知識,從某個方面來說,也形同隨時隨地在閱讀書本以外的世界。所以很多人都認為紙本書會走上沒落之路。

  然而,把紙本書的閱讀價值和黑夜相連接之後,我覺得終於可以安心了。

  就像人類有了電燈之後可以延長白晝的時間,可以連著熬好幾夜,但畢竟最後還是得需要黑夜,我們對紙本書的需求也是。

  不論我們可以從網路、手機上得到多少訊息、知識、多媒體的閱讀樂趣、協力共享的學習,最後還是有一個打開紙本書的需求。

  人,沒有夜晚,是會生病的。我們沒有紙本書的閱讀,也會如此。不論從心理或生理上來說,都如此。

  黑夜不是和少數人相關的藝術品,而是每個人都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一個會使用、享受夜晚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完整的人。

  一個會使用、享受紙本書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完整的人。

  我們要懂得善用影像、動畫、聲音的力量,也要懂得善用文字的力量。

  今天我們要理解世界、理解任何知識,固然有太多文字以外其他便利的可能,但是任何影像、動畫、聲音又怎能替代下面這一首詩,短短的四十個字?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事實上,就在網路把過去長期受文字壓制的影像、動畫、聲音的力量解放的同時,網路也把我們對使用文字的需求抬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無時無刻,我們不是在使用文字來表達自己,與別人溝通。簡訊、臉書、電郵。每個人對使用文字的需求都在提高。

  正因為大家都在如此頻繁地使用文字,每個人都應該注意文字的品味。使用文字的講究,不再只是一些特別的文字工作者才要關注的事。而是每個人。

  而紙本書,正是讓我們最能學習、也體會文字力量的一種媒介。上面杜甫那一首詩,印在紙本書上,和呈現在電子書上,會有截然不同的氣場。我們閱讀的感受,也截然不同。

  這就是紙本書對社會裡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意義。不論那個社會多麼網路化、數位化。

  前幾年我在紐約經常去參訪一些小學。

  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這些小學上網很不方便。不要說取得學校網路密碼總是困難重重,連自己的手機也常有被屏蔽之感。後來發現,他們就是怕小學生在學校隨意上網,覺得要先把他們離線的教育做好。

  美國是網路和iPad等的發源地,但是他們卻如此重視讓小孩先把紙本書的閱讀打好基礎。用夜晚的比喻來說,就是他們知道:出了校門,外頭到處都是白晝,根本不必擔心孩子是否適應,所以在校園之內,反而重點是如何讓孩子從小先習慣、學會對夜晚的使用。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