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無能的世代

發稿時間:2017/11/17
愛無能的世代
愛無能的世代
作者|米夏埃爾‧納斯特
譯者|高瑩君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7/08/30

  《愛無能的世代》是德國去年銷售最亮眼的人文觀察書,不僅犀利點出德國時下許多年輕人在情感關係上難以「維持關係」的困境,也客觀剖析了二十歲到四十歲的世代在數位與現實生活中的虛擬存在感與無力感,書中敘述德國年輕人的現況,其實與台灣並無太大不同。

文章節錄

《愛無能的世代:追求獨特完美的自我,卻無能維持關係的一代》

真愛只是神話

我們不斷受電影、廣告、情歌等影響,將戀愛默默理想化。

被理想化的愛情代替了宗教,成為膜拜的對象。

我們非要當一齣愛情喜劇的男女主角不可,

卻因為達不到而無比挫敗。

  前幾天一個朋友對我說,她再也不相信愛情。她告訴我的時候,一副很慶幸的樣子:不知道什麼道理,她以前常常喜歡上她覺得一點都不願意定下來的男生,即使他們跟她有感情關係還是這樣。現在她終於曉得可能是什麼原因。

  「我跟馬提亞斯在一起的時候,感覺就像跟另一個單身的人在一起。」七月初才跟前任男友分手的朋友,總結她交往了三年的關係。她這幾年來經歷過的男女關係,差不多都可以套用這句話,只要替換歷任男友的名字就可以了。不過如今她連這句口頭禪似的結論也換了。

  前幾天我們約好一起吃午飯,聊天時她說:「愛情只不過是神話,只是宗教的一種替代品,你曉得嗎?」

  「不見得吧。」我比了一個不確定的手勢,還來不及繼續說明,朋友已經迫不及待地接著說下去。

「親密關係只不過是將自我中心的態度延伸到兩人關係上。」她說。

  呼,我心想。將自我中心的態度延伸到兩人關係上?這可真是句深奧的話啊,我聽了都覺得難以接受,也許是因為聽起來冷冰冰的,好像所有情緒都被抹除得一乾二淨。

  不過我發現,朋友的話不知為什麼聽來都有點像在背台詞,原來那些話並不是她自己想出來的。她在《法蘭克福匯報》(F.A.Z.)上讀到一篇文章,內容條理分明,充滿說服力:其實一切都是誤會,愛情並不存在。當天晚上她還將那篇將近兩萬人點閱的文章超連結傳給我。看來她不是唯一有這種反應的人,那篇文章的論點顯然觸動相當多人。我覺得事情真的有點令人不安,但更令人不安的是那篇文章的標題。

  標題是「自私的親密無間——愛情:宗教替代品」。

  醬子喔,我心想,然後開始讀該篇文章。當然文中所言並不全無道理。作者描述,由於我們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斷受到電影、廣告、情歌等影響,於是追求的愛情藍圖也在這些影響下被理想化;這份藍圖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它所構想的內容實際上並不存在。被理想化的愛情代替了宗教,成為我們膜拜的對象。我們非要當一齣浪漫愛情喜劇的男女主角不可,但卻因為達不到所企求的而感到無比挫敗。事實上,這些要求不是來自於我們自己,而是諸如《戀愛沒有假期》(The Holiday)或是《愛狗男人請來電》(MustLove Dogs)等電影所宣揚的愛情觀。我們想要永遠處於熱戀期,想要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而一旦認清人生本來就與電影大不相同,便會感到大失所望。

  該文作者引經據典,做了許多分析與評估,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一段關係其實是將自我中心的態度延伸到兩人關係上。其實我們並不想要愛別人,真正想要的還是別人來愛我們。也就是說,即使我們和另外一個人建立了愛情關係,由於我們的自私,大家骨子裡依舊保持單身心態。一路讀來,我逐漸明白,何以這篇文章如此令我朋友感到心有戚戚焉了。它等於在描寫她自己的經驗,幾乎可說就是她生活的寫照。

  不過除此以外,該文還有別的地方讓我覺得不太對勁。作者在其中一段說,他的結論都是冷靜觀察得出的結果。依我看,問題就出在這裡,出在「冷靜」一詞上。這篇文章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人所做的冰冷的分析。

  我二十三歲的時候,有一次和一個四十一歲的男人聊女人和男女關係。他談到他在愛情上的經驗,態度也很冷靜,彷彿看得很開,很明智。談了好一陣子,他才忽然注意到我眼神空洞,好像穿過他瞪著很遙遠的地方發呆,幾乎無視於他的存在。

  「你現在到底幾歲了?」他問我。

  「二十三。」我回答。

  「該死,我應該早一點問你的。」他很快地說,「對你這個年紀的人,還不能說這種話,會讓你所有的幻想提早破滅。」

  他說的話的確沒錯。

  每個對愛情失望過的人,都可能對《法蘭克福匯報》上的那篇文章深有同感。對失望的人而言,那篇文章算是提供了一個支持或證明愛情虛幻的結論。但是現在我回頭想想,那篇文章只不過是一份有心理學論證,教讀者如何放棄的使用說明書。或者類似一份學術調查報告,讓我們讀後覺得,我們的種種缺陷其實都是進化決定的後果。

  我認識一個男的,我問他是否愛他的女友,他總是用與感情相關的學術理念來回答。坦白說,我不確定他是否曾經愛過他女友。畢竟,這一類的辯詞是一種迴避的表現,而迴避問題的人,是不願正視現實的人。

  好吧,當然我們可以說,從生物學上的特性來看,人類的確不是天生就被設計為單一配偶制;也許,男人每兩、三年就換一個伴侶可能會最幸福,這種論調也有學術調查的支持。我們可以稱愛情為宗教的替代品、假性宗教,抑或神話,可以對它進行科學性的檢驗或是以化學變化過程來解釋它。我們可以將愛情拆解開來加以分析,然後再重新組合起來。可以試著解除它的魔力,奪走它之所以成為愛情的關鍵因素。

  但重點是,這些思考最終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後果?

  有人說:沒有人是完美的,除非你愛上他。事情真有那麼簡單嗎?我想沒錯。畢竟關鍵是意志問題,意志才是真正有力的論證,因為我們都知道,兩個人在一起之後,才是真正要開始下工夫的時候。

  而且得實實在在地下工夫。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