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店滄桑

發稿時間:2017/12/22
書店滄桑
書店滄桑
作者|方秋停
出版社|遠景出版
出版日期|2017/11/10

  誕自一群擁抱文化理想的文人志士之手,中央書局挺立為一座希望城堡,但抗衡時局向來不易,充滿辛酸血淚,龐大的歷史在作者文學性的筆下發出慨嘆,亦化為書中兩名學生與謎樣黃伯的對話,藉以減輕情緒重量,讀者在其中也能獲得一次文化價值的尋回。

文章節錄

《書店滄桑:中央書局的興衰與風華》

另種特權,享受獨特的閱讀時光:陳千武、葉蔚南、楊翠

  時間倒轉回1930年代,就讀臺中一中三年級的陳千武一身灰樸,臉上卻含光采。酷愛文藝的他已將臺中圖書館能看的書都看遍了,便利用放學等車回豐原那段時間,到中央書局去看書。天天站立書架前,將書一頁頁往後翻,兩眼掃描書頁,意識速讀吸收著。

  一天,那看似書店主管的人向他走來,陳千武不好意思趕緊將書插回架上,兩腳打滑便要開溜。那人見陳千武要走,便喊住他:「嘿,你等一下。」

  陳千武心底直覺不妙,擔心若要他買書,他可沒錢!

  而對方卻問:「你剛才看的是什麼書?」

  陳千武再將那書自架上抽出──

  「啊,你喜歡文學作品?」

  「是,我喜歡看!」陳千武的心懸吊著,不知接下來會怎樣。

  「那你來。」那人便帶陳千武進到經理室,拿出他編的《臺灣文藝》讓陳看。

  原來他就是張星建,陳千武從那時起才知道原來臺灣也有文學,張深切、張文環、龍瑛宗這些作家的名字開始進入他的視野。

  張星建期待陳千武創作文學作品,留予後代作為文學資產,並要他以後別站著讀,可以到他辦公室坐在沙發上看書。

  特別的待遇讓陳千武書讀得更多更起勁,也更熱愛文學。

  「哇,多麼激勵人心!臺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便這麼被培育出來。」

  「是啊,鼓勵求知,推廣藝文本是中央書局的創立宗旨,而後續的發展,也確實發揮了這項功能。」

  「在中央書局享有特殊待遇的,可不只陳千武喔!」小凱顯然做了功課。

  「啊,那還有誰?」

  「葉蔚南啊!葉蔚南的父親是葉榮鐘。葉蔚南小時候父親便常帶他到中央書局,有時和朋友相約見面,有時進到二樓張耀錡的經理辦公室,和一群人聊天,那時候中央書局是『文化先』們談天說地的場所。」

  葉蔚南記得讀初中時,父親有次帶他到中央書局,直接帶他進一樓辦公室找一位叫黃榮品的先生,告訴他,以後葉蔚南來買書請給他方便。從那天起,他在中央書局便享有讓同學羨慕的特權─買書可以記帳。

  葉榮鐘對子女的教育向來費心,為鼓勵葉蔚南看書,採用了這種方式。如此一來,便可從月結帳單了解葉蔚南看了哪些書。葉蔚南回憶自己高中畢業前在中央書局買最多的書,除了歷史小說,就是英文小說。那時中央書局有一套簡易版的英文小說,書底有一段敘述:「只要能懂一千個單字,就能看懂這本書」,書裡還有這本書的單字介紹。葉蔚南便由一千字一直看到三千字的英文讀本。

  葉蔚南記得1971年父親的《臺灣民族運動史》出版後,決定和母親前去美國探親,便到中央書局買了《英語900句型》勤加練習,琅琅上口。即便口音帶很重的日本腔仍不放棄,希望到美國可以和人溝通。回來寫的《美國見聞錄》也是由中央書局出版。

  「另一個曾在中央書局享有特殊待遇的,則是楊翠!」

  「什麼樣的特殊待遇呢?」

  「楊翠與中央書局有著特殊情緣,除阿公楊逵偶會帶她去開會,另外,中央書局還是她專有的圖書館,書局裡的書她可帶回家看。」

  「這事怎麼開始的?」

  原來楊翠的姑丈就是中央書局的會計陳景陽,一天聽楊翠嚷著:「家裡都是阿公看的書,我找不到書看!」

  姑丈疼惜她這樣愛閱讀,約定好如能將書保持完好,便可將書局的書借回家看。

  那時楊翠小學五、六年級,從此她每星期都到中央書局借六、七本書,直到高中。她一開始先看兒童版的歷史故事,《東周演義》、《三國演義》,如薛剛鬧花燈、薛丁山、薛仁貴的故事,啟發對歷史的興趣;小六至國一開始看西方童話故事,如《伊索寓言》、《金銀島》、《湯姆歷險記》;之後看《亞森‧羅蘋》及《福爾摩斯》,那些書至今印象深刻,可說是她閱讀經驗最快樂的一段期間;另外如神祕百慕達之類的書她也很喜歡。

  女中時期,中央書局是楊翠與臺中一中及其他文青約會碰面、情感連結的空間,而或許因自小在那借書,對它的主動性及興趣反而不若其它書局。1970年代後期,中央書局對楊翠而言只是眾多書局之一。

  「可以盡情隨興享有整座書城的資源,感覺好過癮喔!」欣倫不禁羨慕了起來。

  「是啊,尤其是在書籍流通還不是那樣豐沛的年代。」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