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發稿時間:2018/04/27
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
作者|本村凌二
譯者|廖怡錚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8/04/03

  曾經稱霸地中海的羅馬帝國,本身的存在與崩潰就是歷史上永遠難解之謎。它為何能從一座城市國家崛起、搖身一變成為將地中海作為「內海」的大帝國?又如何維持帝國的統治長達好幾個世紀?本書除了提出「法西斯主義的共和政體」、傳承羅馬人精神的「祖宗成法」、「古代晚期社會論」等觀點解析羅馬史與古代時期的地中海社會外,同時也鮮明刻畫出羅馬帝國史上重要人物的立體面貌,用生動的筆觸帶領讀者親炙歷史的現場。

文章節錄

《地中海世界與羅馬帝國:一部充滿人類歷史經驗結晶的世界帝國千年史》

第一章 西元前一四六年的地中海世界  

熊熊火舌中的迦太基 

眼見強敵滅亡,憂心祖國命運

  這位男性的目光中潛藏著堅定的意志。他尊貴的容貌中帶有堅毅的力量,全身上下散發著凜然之氣。其後,知名的演說家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曾讚嘆道:「除卻永生,人類內心所懷抱的冀望,他業已全數擁有。」這位男性的名字是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Scipio Aemilianus),當時正值壯年,未滿四十歲就當上統率羅馬軍隊的執政官(consul)。

  在小西庇阿眼前的迦太基城,街道正竄出猛烈的火舌。迦太基城自建立以來,維持了七百年的繁榮景況。位於迦太基海洋帝國中心地帶的大城,竟然就此付之一炬,化為灰燼。屬於海洋型國家的迦太基,曾是令羅馬煩惱不已的宿敵。然而,當小西庇阿望著眼前迦太基城被熊熊火焰吞噬的畫面,還是止不住自己的淚水。他連臉上的淚滴也無意拭去,只是漠然地佇立,絲毫不在乎時間的流逝,陷入了沉思。回顧過往的歷史,便會想到許多聲名遠播的國家也曾經歷過相同的命運。在如此百感交集的時候,從小西庇阿的口中傳出了希臘詩聖荷馬(Homer)的史詩悲歌:

總有一天,這一刻將會來臨。無論是我們神聖的伊里翁(Ilium)、國王普里阿摩斯(Priamus)、抑或是國民全體,滅亡之日終將到訪。(出自Il. VI 448-9)

  伊里翁為特洛伊的別名。早在西元前一千年以前,特洛伊這個國家便在世界上消失了蹤影。根據傳說,羅馬是由逃出的特洛伊後裔所建立的國家。這段詩句,是預言特洛伊滅亡的先知者所發出的悲嘆。然而,深受命運所擺佈的國家不會只有特洛伊,在未來某一天,等待祖國羅馬的或許也是相同的結局。現今,祖國才剛擊敗了最強大的敵人迦太基,正是在地中海世界中展現出無與倫比的強大霸權的時刻。即便是在這種狀況下,在小西庇阿的心中,還是想到了在羅馬繁榮的盡頭,所潛藏著的未知命運。

  小西庇阿不僅有著冷靜沉著的一面,也是一位擁有豐沛情感的男性。就算是身處在光榮的戰勝氛圍之中,還是陷入了悲愁的思緒。這樣的場景,可以說充分地傳達出了小西庇阿的人物樣貌。

拯救羅馬的兩位英雄

  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為埃米利烏斯‧保盧斯(Lucius Aemilius Paulus Macedonicus)的次男。在生父保盧斯再婚之後,保盧斯的長男過繼至法比烏斯氏族(Gens Fabia)、次男過繼至西庇阿家(科爾內利烏斯氏族〔Gens Cornelia〕的支系)作為養子;因此,次男的名字承襲生父的姓名,命名為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與戰前的日本相似,在羅馬權貴之間,過繼養子的狀況並不罕見。實際上,保盧斯作為一位父親,風評十分良好,他對子女的父愛甚至堪稱是「羅馬國內無人能夠比擬」;不過他對於將兩個兒子過繼給其他氏族作為養子之事,並沒有猶豫不決。

  其實,小西庇阿的生父保盧斯與養祖父大西庇阿‧阿夫利卡努斯(Publius Cornelius Scipio Africanus;阿夫利卡努斯〔Africanus〕為「征服非洲者」之意)之間為姻親關係。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也是一位國民英雄人物,他曾擊敗迦太基的勇將漢尼拔(Hannibal Barca),為羅馬取得勝利。羅馬人之中有不少同名的人物,因此後世將兩位西庇阿分別稱呼為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與小西庇阿(埃米利安努斯),以便區別。保盧斯的妹妹嫁給大西庇阿作為妻子,兩人所生下的男子無後,日後便收養了小西庇阿,繼承大西庇阿「征服非洲者」家族的香火。

  小西庇阿的生父保盧斯,在西元前一六八年的彼得那戰役(Battle of Pydna)中,因擊敗馬其頓軍隊,以凱旋將軍之姿回國,獲得驍勇善戰的名聲。馬其頓軍隊的大敗,令羅馬人感到安心不少。早在西元前二世紀初葉的戰爭中,馬其頓就已敗在羅馬軍隊之下;從此之後,馬其頓便虎視眈眈地尋求報復的機會。這對羅馬人而言可說是一大威脅,而保盧斯的勝利,正好將這個威脅剷除。

  保盧斯的公正清廉,廣為人知。在馬其頓戰爭戰勝後所獲得的戰利品,讓羅馬市民從此得以免除繳納稅收;不過,據說保盧斯卻只要求保留馬其頓國王的藏書,便已心滿意足。

  於彼得那戰役中,年輕的小西庇阿正在生父保盧斯的指揮下,為軍隊效命。在戰爭快要結束之時,羅馬軍隊的陣營發生了一場大騷動──小西庇阿行蹤不明,失去聯繫,安危令人擔憂。當時,小西庇阿與數名同袍一同深入追擊馬其頓的士兵,因而無法與羅馬的己方陣營聯絡。幸好到了傍晚時分,小西庇阿平安無事返回營地,才使眾人鬆了一口氣。

史家波利比烏斯的薰陶

  在馬其頓戰爭中,有不少希臘人站在與羅馬敵對的立場,支持馬其頓。戰爭結束後,在這些希臘人之中,有一千名阿凱亞聯盟(Achaean League)貴族顯要被拘禁在義大利成為人質,其中包括聞名後世的史家波利比烏斯(Polybius)。凱旋將軍保盧斯察覺到波利比烏斯非凡的氣質,期望自己的兒子們能夠與他維持知識上的交流。因為這些希臘人雖說是敗在羅馬軍下,但是在文化和教養的水平上,仍舊高出羅馬人許多。

  承繼著保盧斯家系血脈以及西庇阿家系傳統的小西庇阿,十分看重羅馬自古以來所遵奉的嚴格紀律與規訓;同時,他更對優雅高貴的希臘文化,展現十足的興趣與關心,這或許是因為受到波利比烏斯薰陶的緣故。

  此時波利比烏斯年約三十三歲,已經堪稱是位善於辨明、通曉事理的賢者。波利比烏斯認為,羅馬的青年們因戰利品大量流入,而在生活上逐漸趨向豪奢,盲目地追隨外來文化,在這股趨勢之下,其實潛藏著許多危機與弱點。因此,學習希臘文化的同時也不忘尊重羅馬古代傳統的小西庇阿,在這些爭相簇擁外來文化的羅馬青年的襯托下,更能彰顯出他與眾不同的過人姿態。要說哪位青年才俊在未來能夠成為一位文武兼備、有德行的領導者,除了小西庇阿之外,別無他人。在史家波利比烏斯的內心,或許正是對他懷抱著如此的期許。

  波利比烏斯的一生既是扮演著小西庇阿的歌詠者,同時也是亦師亦友的角色。實際上,在燒毀迦太基城之時,他也跟隨在小西庇阿的身邊。正因為有著良好文化素養的波利比烏斯同行,小西庇阿才會隨口低吟出荷馬預言特洛伊滅亡的詩句。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