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發稿時間:2018/05/04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
作者|湯瑪士.麥登
譯者|林玉菁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期|2018/03/29

  本書是近年少見以伊斯坦堡史為核心的通俗歷史作品。作者以傑出的文字能力、淵博的地中海文明知識、三十多年進出伊斯坦堡的實地考察經驗,傳承西方的說書人傳統,為伊斯坦堡寫下一卷令人驚嘆的傳記,捕捉該城市數世紀以來的榮耀與挫敗、繁華與崩殞。

文章節錄

《榮耀之城.伊斯坦堡:位處世界十字路口的偉大城市》

  一七一七年,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重返君士坦丁堡。

  人們期待他的重返已有一段時間。自一四五三年都城陷落後,倖存的希臘人之間流傳著一則傳說,當土耳其人破城而入時,他們敬愛的領袖被天使接引,安置於黃金門附近的地底洞穴。他在此陷入石化深眠。此傳說似乎為一組稱為智者利奧神諭的中古預言畫所印證。神諭第十三條描繪一名沉睡男子,從頭到腳以繃帶纏繞,旁有天使守候。由於被征服的希臘人相信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乃上主對其的懲罰,有朝一日當他們贖清罪愆時,都城自當返還希臘人之手。在這祝聖之日,上主將喚醒君士坦丁,交還寶劍,並開啟黃金門。接著一陣殺伐後,土耳其人必當竄逃,拜占庭帝國即將重生。

  「石化皇帝」的故事相當受到歡迎,擁有很多版本。然而各版本中,土耳其人都是輸家。由於土耳其人與其都城內的希臘鄰居同樣迷信,他們也嚴肅看待這則預言。穆罕默德二世在封閉的黃金門四周,圍上更多石牆與哨塔,形成七塔堡壘(耶迪庫勒),也許正是為了防範皇帝重生。

  接下來數世紀中造訪君士坦丁堡的旅人,也經常聽聞這名沉睡復仇者的故事。例如,英國人彼得.蒙第在十七世紀初年報導:「土耳其人流傳一個預言,它(君士坦丁堡)將因此門而再次陷落。」

  一七一七年皇帝重返時,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人對於阻撓拜占庭帝國回歸的強烈意念並未消逝。這一年一具埃及木乃伊將經由君士坦丁堡,轉送歐洲。這具木乃伊是數年前由法王路易十四(Louis XIV)所購買,預備送給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Charles XII)。查理十二世曾短暫住過君士坦丁堡,熱愛古代文物。這具古人遺骸行過東地中海,抵達君士坦丁堡,將由此展開西行的最後一段旅程。鄂圖曼官員在埃迪爾內城門擋下運送木乃伊一行人,堅持檢查包裹木箱。打開裝飾精美的棺木後,他們驚駭地發現,這名古老、明顯僵化的男性從頭到腳以繃帶包裹。帶著與阻礙湯瑪士.羅從黃金門取下浮雕的相同疑懼,讓這些檢察官認定,眼前所見即是末代基督徒皇帝的屍體。明顯地,這群異教徒正試著將屍體偷偷運出君士坦丁堡,好讓他復活。鄂圖曼人沒收木乃伊,並將它送回耶迪庫勒―它必定來自黃金門。木乃伊抵達時,由於是被征服的基督徒領袖,土耳其人仍以禮待之。首先,它被斬首。接著,為了確定他無法重建帝國,木乃伊的屍骸被切成兩段。屍首等三個部位被小心地放回棺木,鎖進耶迪庫勒的一座塔裡。

  土耳其人對希臘迷信的回應,明確點出君士坦丁堡與西方之間,對於事務截然不同的看法。正是此種東、西方態度與認知的尖銳分歧,將驅動接下來君士坦丁堡歷史的主要進程。在現代世界,我們傾向認為歷史是一條筆直的科技與文化進程。當某人被指為「倒轉的時鐘」時,從來不是一句讚美。然而此種線性發展,事實上是十六世紀以降西方的獨特產物,絕非人類文化的常態。整個世界可能在某個時刻,必須與西歐前所未有的進步,達成和解。身為東、西方透膜的君士坦丁堡,將會面臨核心的動搖。在印刷品、銀行及足以環球航行的船隻帶動下,十七世紀見證了歐洲科技突飛猛進。十八世紀帶來啟蒙運動,嚴格專注於世俗理性的發展,去除、甚至敵視宗教。當歐洲人伸向全球,歐洲經濟飛速成長,令其他地區相形見絀。他們的城市與人口也蓬勃發展。西歐已將中世紀拋諸腦後,致力建設現代世界。

  對穆斯林,特別是土耳其人來說,這卻令人難以接受。數世紀以來,除了充滿異教徒外,他們對西歐幾乎一無所知。他們並未試著了解其人民或王國,將整個西歐統稱為「法蘭吉斯坦」(Frangistan),意為「法蘭克人之地」。更重要的,歐洲乃是「戰爭之域」(Abode of War),良善的穆斯林應前往此地降伏異教徒,擴大「伊斯蘭之域」(Abode of Islam)。鄂圖曼帝國即立基於此類主流穆斯林思想之上。然而隨時光流逝,這類思想已不合時宜。蘇萊曼的維也納圍城,是將伊斯蘭教擴展進入西方核心地帶的最後一次機會。此後歐洲快速變化,伴隨君士坦丁堡的失能帝國,決定了前者崛起,後者沒落。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