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發稿時間:2018/05/18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
作者|林承緯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
出版日期|2018/04/25

  出巡繞境、迎熱鬧、裝神扮將、奉納……熱鬧的台灣民俗背後,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傳承脈絡。本書作者、北藝大林承緯副教授身兼文化部民俗審議委員,長年研究台灣民俗信仰。他解析台灣民俗現況,同時參考日本之例,討論民俗學如何保存,並登錄為無形文化資產。

文章節錄

《台灣民俗學的建構:行為傳承、信仰傳承、文化資產》

  神將特別又以謝范將軍最為普及的發展形貌,應在日治時期便已獲得確立,這樣情況忠實反映在1907 年彰化的迎孤魂祭典中。《台灣日日新報》以「迎神盛典」為標,紀錄下神將在當時民間生活中的傳承樣貌:「城隍廟二將神,一長有丈餘,一矮可及肩,即俗所稱為大爺二爺者。人據其中。負之而行。相與充作前驅,以示祓除不祥。改隸後,城隍神之祭孤久闕,二將神亦荒落不堪。近有好事者。再為修飾。而過溝庄亦重新別裝。本屆清明日。二處會合迎賽。鑼鼓喧天。旗旛耀日。加之兒童十百成群。焂前焂後。」報導生動忠實地寫下謝范將軍神將的外觀、功能,及裝神將、神將出陣的情景,呈現百年前謝范將軍神將的傳統形式風格。只不過在日治時期,謝范將軍神將除了在既有的信仰場域傳承發展,也成為了另一種深具台灣特色的假裝行列。這點從1920 年代起,多次代表台灣前往日本本土大小展覽擔任宣傳要角的情況,反映出原屬於廟會神明駕前的謝范將軍功能,從原生的宗教性再延伸出日本的假裝行列性格。1922 年艋舺義英社謝范二將軍神將運抵日本東京,前往平和紀念東京博覽會(簡稱平和博)擔任台灣館的台灣日活動特別演出。這對神將在會場上跨步吸引眾人的注目,全場獲得超高人氣的歡迎。當時報導指出:「據5日東京特電,報稱我台日報社所主催之義英社謝必安范無救兩將軍,於4月20日第1回台灣日,以堂堂之風采,現於第2會場。自是以來至本日凡16日間,連日在不忍池畔,高舉闊步,戴華美之冠,著新麗之服。謝將軍則以丈餘之軀體,態度悠揚。范將軍則極活潑,為謝之前驅。屢去而又反顧,有古豪俠之風,觀眾極為喝采,爭欲一接其風采為快。前後觀者,無慮百餘萬人。兩將軍所向,隨處擁擠不開,為是第一會場,非常豔羨。將於最近第1會場之文化村日,欲藉重兩將軍之威光,以吸引人氣。」

  艋舺義安社謝范將軍這兩尊原青山宮靈安尊王的駕前部將,一時之間成為台灣的最佳代言人,當然原本宗教功能的謝范將軍仍隨著演出場合而轉換功能,1922 年5 月31 日,謝范將軍結束平和博的展演返回青山宮,當時台北各界也準備了南北管、蜈蚣閣、藝閣、太平歌迎接回廟。而《台灣日日新報》以「平和博的殊勳者 范謝將軍」為標題,在回廟當日刊登兩張大照片,顯示台灣漢人假裝的謝范將軍在當時社會所受的矚目。也因此,台灣神將開始頻繁成為日本各地重要展覽的台灣代言人,1925 年熊本市共進會欲透過台北州政府,希望聘請一對謝范將軍前往演出,最終雖因經費而取消,但顯示行政部門已將謝范將軍視為台灣的代表。同年,大阪高島屋百貨公司聘請大稻埕新安樂社謝范將軍神將前往台灣物產展覽會進行演出,謝范將軍在大阪市街跨步行走,宣傳這場物產展示會。在1927 起數年間,謝范將軍神將又分別遠征東京殖產博覽會、東北產業博覽會(共樂軒)、東京國技館台灣博覽會(平安樂社)等活動,1929 年還前往朝鮮博覽會(士林軒)擔任台灣館宣傳。這一連串的博覽會、展覽會的廣告大使,一路博得各界的好評讚賞,往往成為該會場最受矚目的焦點。在1928 年還有大龍峒溫趙將軍(金萬成團)也應聘前往御大典紀念阪神大博覽會。這些台灣神將赴日本展演的活動,多數都是藉由當時行政部門聯繫,有的由地方政府、亦有直接透過台灣總督府殖產局等管道,顯示行政部門對於運用台灣神將以宣傳台灣的企圖。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