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告別

發稿時間:2018/05/25
微笑,告別
微笑,告別
作者|陳世琦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8/04/03

  安寧病房是醫院中最令人卻步,但又發生最多感人故事的所在。在生與死的交界,醫師、護理師每日為了病患最後的旅程,絞盡腦汁,用心服務。病房中看似絕望,事實上每個人卻是積極活著——比病房外的人更積極地尋找生命意義、表達對彼此的愛、成就所愛者的願望。作者陳世琦投身安寧療護近二十年,既是視病如親的醫師,更有一支詩人的筆。安寧病房在他寫來,竟彷彿人間最接近天堂的幸福之處。

文章節錄

《微笑,告別:對臨終者的精神幫助》

醫療始於關愛

  「醫生不會錯!」

  因為醫者如父母,你是絕對不會帶著錄音機和律師來見他。

  「醫生不會錯!」

  只要他一講起學問和醫學術語,我們就自慚形穢,不知道該怎樣讚美他。

  「醫生不會錯!」

  就算有人錯,也是護理師、藥師、家屬、病人、打掃清潔的阿姨……甚至是佛祖、上帝的錯。

  「醫生不會錯!」

  至少你是告不贏他,就像其他專業團體一樣,醫師們是一個封閉的團體,需要彼此維護利益,才能高高在上。

  「醫生不會錯!」

  難道對醫師的要求只是表面的「對」、「錯」而已嗎?如果醫師的自我要求也僅及於對錯,或合法與否,難怪他不知道、不了解、不會反省病人的需要,所以有以下故事不斷在上演著。

故事1

  經歷了痛苦冗長的檢查和一段時間的治療,病人身心俱疲。某天早上,醫師們帶著厚厚的病歷,來到病人床前說:「我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我們現在已經連絡好安寧病房,他們會接手以後的照顧。」

故事2

  住院已經五天,懸著的心情就快要爆炸了,只想找個人好好的問明白,只是看著一大列查房的醫護人員,心裡不禁想著:「誰是最不會傷害我,又知道真相的人呢?」最後,病人抓住行列最後的實習醫師。問他:「我是癌症嗎?」實習醫師遲疑了一下子,然後說:「是的,你是癌症。」

故事3(以下為家屬口述)

  在落日餘暉的長廊,我兒子坐在輪椅上,我推著他,正在享受片刻的親子安寧時光。這時,醫師急急忙忙跑過來,攔住我們說:「我很遺憾,你的胸肋積水,可能是惡性的……。」這時,他的B.B.Call響了,他就走了,我看到我兒子的臉色死灰。當我再次看見這位醫師時,他正急著對急診室的醫師解釋當時發生的事情。我很遺憾,在醫師的養成教育中,竟然沒有人教他們怎麼跟病人解釋病情。

故事4

  「There are some lesions on the chest-X ray,……」主治醫師一邊與住院醫師用英語和醫學術語熱烈討論,一邊對焦慮、十萬火急的病人說:「沒有關係,從現在開始,我們會注意你的病情。」病人一下子無法確定自己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就換一個方式問:「那我夏天可以安排出國渡假嗎?」醫師嚴肅地說:「不行,從現在起,你要隨call隨到。」

故事5(以下為家屬口述)

  他是一位我從來沒看過的婦產科醫師,一走進門來,就逕自坐在我女兒的床旁,直接解釋起化療的事情。我們大家都嚇呆了,終於有人問起這會不會很痛苦?醫師回答:「就算如此,你們也不得不做啊!」

故事6

  加護病房外,醫師對焦慮的家屬們解釋急救的過程:「雖然他是癌症末期,我們還是盡力做到我們能做的:胃轉移癌就做十二指腸造口手術;原先肛門造口因腫瘤而失敗,所以我們再做新的;肺轉移肺積水,我們用豬尾巴引流管(pig-taildrainage)引流;再用尿管、氣管插管,最後急救,大量點滴升壓,心臟電擊三十分鐘………我們真的盡力了。」

老太太一進去,看到自己的親人,全身赤裸浮腫、插上大大小小的管子、整個現場血跡斑斑……就暈厥了。其他家屬愣在那裡,也不知道要不要急救……類似故事,族繁不及備載,難怪佛經上說我們累世為親人流的眼淚比四大海還多。

  對於醫師的要求,「合法」只是最低標準,這也是近於侮辱的標準,只是職場叢林求生存的法則。綜觀上述個案都不違法,但就是「不妥」,更不是我們稱您為「醫生」的本意。

  我們對醫師的要求如同對人類文明的要求:「醫療始於關愛,文明亦然。」

  醫師,不是他自我吹噓,要你來找他;他也不是存心要傷害誰。可能甚至連他自己也不曉得為什麼這麼容易就成了名醫,病人一下子如過江之鯽般出現,名利的副作用也隨之而來。

  在他還未成為一位宗教家、哲學家、心理學家之前,醫師就必須擔負別人生命的重擔——病人在醫師身上投射予心理師、慈善家、父(母)親、神明,甚至最佳拍檔、最佳情人等等的角色,醫師在窮於應付之際,當然也造成他很多受挫的經驗,難怪很多醫師寧可選擇冷漠、選擇趨吉避凶,而不選擇投入人群。

我認為醫師至少要學習如何針對嚴重的病症,對病人做病情告知。如果醫師或醫療團隊不虛心學習病情告知的方式,沒有同理心和策略——醫療決策談不上溝通,醫療又如何避免因錯誤告知或迴避告知而傷害人?醫療又如何成為藝術?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