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

發稿時間:2010/10/23
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
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
譯者|洪莉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08/10/31

  科學家實驗發現父母的人生態度會使孩子變得樂觀或悲觀,甚至出生不滿一歲的嬰兒就會因產後憂鬱症的母親,大腦神經連結跟別人不同;研究還發現在家天天看CNN新聞的孩子,長大後的負面情緒比別人嚴重。因此,從小培養孩子正向的人生觀很重要,《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從實用觀點告訴父母,如何打造一個陽光孩子。

  作者馬汀‧塞利格曼是賓州大學講座教授,正向心理學創始人,美國心理學會前任理事長,他寫此書以《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The Optimistic Child)》為副書名,要讓讀者知道這不是講理論的書,而是在臨床上實際操作的指南。

  對許多父母來說,這本書比理論好用,因為它直接落實在生活中,不但舉實例,還逐步教導父母如何應對情緒不穩或有障礙的孩子。教養孩子本來就是資訊越多越好,一般正常孩子的父母閱讀此書,可發揮防患未然的效果。作者極有條理、極清楚地介紹了各種情緒測量的方法,並像食譜一樣列出流程,讓做父母的人能按部就班有效執行。透過樂觀教育,孩子較能以正向積極的態度,面對將來人生歷程中的挫折與失敗。

文章節錄

《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

〈後記〉賓州計畫後續進展

  《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連同其前身《學習樂觀.樂觀學習》二本書,孕育了當今稱為「正向心理學」的運動。《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出版隔年,我當選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照慣例,主席上任都要揭示該任工作重點,我遂以精神疾病預防為己任,恰好與上述兩本著作互相呼應。然後我邀請十餘位專家進行討論,盼能集思廣益出紮實的領導對策。

  我承認自己跟小孩一樣不易專心,但說實在,那一整天的會議真是無聊到極點。每位專家都說,就把那些用在成人的治療法提前給這些危險邊緣的孩子用。整個討論雖然有其價值,但真的無聊透頂!概念上也沒什麼特別建樹。

  我不知如何是好。結果,過了一個月左右,我那當年五歲大的女兒妮可讓我如夢初醒。是這樣的:

  妮可跟我在花園除雜草,其間她講的幾句話,就整個扭轉了我對自己、對心理學的認知。我也必須坦白:即便自己寫了許多關於孩童的論文,當中包括一本書,但實際上我不擅長跟他們打交道。我總是追著目標跑,緊緊盯著時間,當我在除草,我就只是一心一意的除草。而妮可不然,她把雜草拋向空中,開心的唱唱跳跳。我吼了她幾句。她一臉不解,蹙著眉轉身走開。隔幾秒後她又轉了回來,說:「爹地,我想跟你講話。」

  「講什麼,妮可?」

  「爹地,你還記得我五歲以前嗎?從三歲到五歲,我一直是個愛哭鬼,每天抱怨個沒完。在我過五歲生日那天,我決定再也不這樣了。那真是我做過最困難的一件事。假如我都能停止亂哭亂鬧,你也可以不要再這麼愛發脾氣。」

  這真是一記當頭棒喝。剎時,我領悟到有關妮可、有關養小孩的一些事情;對於自己、自己的專業,則更有茅塞頓開之感。首先,我明白了撫養妮可不該是教她怎麼改進缺點,這個她自己可以辦到;撫養她,重點在她方才展現的珍貴特質。做為父母的我們應給這特質一個名稱—我稱之為「直視靈魂」,或老套點,「社會智能」—認真呵護滋養,協助她以此為核心來開展人生。當這類優點完全成熟,將足以吸納她的弱點,讓她能堅強抵禦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各種風暴。我理解到:養育小孩絕非只是修正他們的弱點,而是找出孩子的優點跟美德予以放大,協助他們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讓這些正面特質有充分發揮的空間。

  至於我自己,妮可可真是直指要害。我確實愛發脾氣。人生前五十年,我大多在忍受自己那陰雨不斷的靈魂;過去十年,則是在一個充滿陽光的家庭裡扮演掃興的烏雲。我擁有過的任何好運,恐怕完全不是這乖戾性情所帶來,而是儘管脾氣古怪還能僥倖走運。就在當下,我決意要改。

  這次頓悟的最後部分,是讓我懂得把自己所研究的樂觀,擺進更大的格局裡。樂觀,是屬於什麼的一部分呢?

  養育妮可並非一種矯正,而是建設;是找出她的強項,從旁協助她打造出能將其所有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獨特人生。我獻身教導孩子樂觀,不就希望能企及這樣一個境界?我了解到,要教小孩樂觀,光矯正其悲觀、試圖把他們從-5拉到0是不夠的;應該協助孩子打造正面優點跟踏實積極的前瞻性,讓他們有辦法穿越人生試煉——不僅能對抗憂鬱、走出低潮,更可以過成功有活力的一生。這個目標,應該是要從+2邁向+10。

  書裡介紹的教導孩子樂觀的課程中,憂鬱預防計畫已經進行了十一個相當完善的複製版(賓州大學之外),當中有八個也獲致同樣成效。效果不彰的三個,則是投入計畫的師資訓練極其有限。而就我的經驗來說,社會科學在十一個例子中能有八個成功的成績,已算相當不錯。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