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缽庵消夏記

發稿時間:2010/10/30
擲缽庵消夏記
擲缽庵消夏記
作者|蘇雪林/著、插圖
譯者|陳昌明/主編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0/10/01

  國立成功大學榮譽教授蘇雪林1999年以103歲高壽往生,她是我們這一代能遇到的最後一位中國五四新文化運動人物。她77歲退休後住台南成大教師宿舍,遺稿全部留給成大,成大文學院長陳昌明特別精選其散文出版《擲缽庵消夏記》,讓大家略窺1920、1930年代與冰心、丁玲齊名的女性作家蘇雪林精彩的文筆。

  蘇雪林的成就大致可分三大領域。一與五四運動有關,她對左派作家魯迅從欽敬到反感,一輩子寫了許多文章痛批魯迅對中華民族的憎厭鄙夷與其為名利而投共;二是對中國古代文學的學術研究成果,尤其對楚詞的研究很多;三是對現代文學的貢獻與創作,散文自是其強項。

  不過,蘇雪林在前述三大項成就的前兩項有一些爭議,都與她非常強硬的個性有關。就像對魯迅的攻擊批判,雖然非常精彩,但偏見太深,對於魯迅在文學方面的一些學術成就完全不給正當評價,胡適曾在書信中勸阻她。另外,她對於楚詞提及的南方巫術有精彩描述,也因她太悍直,學界不太能接受她這方面的研究。

  蘇雪林91歲摔斷左腿骨,102歲時還回中國安徽省親、攀登黃山,可見她生命力與個性之強,學術與評論之文雖有爭議,但在寫散文方面很有成就,從早期到後期,她都能在簡單生活中,捕捉到特別的片斷,文筆靈秀,清新真純,有時還似圖畫。如果她的散文被遺忘,將是文學界一大憾事,幸而有此選集,留供讀者領略生活中可有的詩心畫境。

文章節錄

《擲缽庵消夏記:蘇雪林散文選集》

扁豆

  「多少時候,沒有到菜圃裡去了,我們種的扁豆,應當成熟了吧?」

  康立在涼臺的欄邊,眼望那絡滿了荒靑老翠的菜畦,有意無意地說著。

  誰也不曾想到暑假前隨意種的扁豆了,經康一提,我才恍然記起。「我們去看看,如果熟了,便採擷些來煮吃,好嗎?」康點頭,我便到厨房裡拿了一只小竹籃,和康走下石階,一直到園的北頭。

  因無人治理的緣故,菜畦裡長滿了雜草,有些還是帶刺的蒺藜。扁豆牽藤時,我們曾替它搭了柴枝做的架子,後來藤蔓重了,將架壓倒,它便在亂草和蒺藜裡開花,並且結滿了粒粒的豆莢。

  折下一枝豆莢,細細賞玩,造物者眞是一個偉大的藝術家啊!祂不但對於鮮紅的蘋果、嬌艶的櫻桃、絳衣冰肌的荔枝,著意渲染;便是這小小一片豆莢,也是不肯掉以輕心的。你看這豆莢的顏色,是怎樣的可愛?尋常只知豆莢的顏色是綠的,誰知這綠色也大有深淺,莢之上端是濃綠,漸融化為淡靑,更抹上一層薄紫,便覺潤澤如玉,鮮明如寶石。

  我們一面採擷,一面談笑,愉快非常。不必為今天晚上有扁豆吃而愉快,只是這採擷的事,實可愉快罷了。我想這或是蠻性遺留的一種,我們的祖先──原人──尋到了成熟的榛栗,呼朋喚類地去採集,預備過冬,在他們是最快活的。到現在雖然進化為文明人了,這性情仍然存在。無論大人或小孩──自然孩子更甚──逢到收穫果蔬,總是感到特別興趣的。有時候,拿一根竹竿,打樹上的棗兒,吃著時,似乎比叫僕人在街上買回的上品的鮮果,還要香甜呢!

  我所稟受的蠻性,或者比較的深,而且從小在鄉村長大,對於田家風味,分外繫戀。我愛於聽見母雞閣閣叫時,趕去拾她的卵;我愛從沙土裡拔起一個一個的大蘿蔔,到清水溪中洗淨,兜著回家;我愛親手掘起肥大的白菜,放在瓦缽裡煮。雖然不會擠牛乳,但喜歡農婦當著我的面擠,並非怕她背後攙水,只是愛聽那迸射在白鐵桶的嗤嗤的響聲,覺得比雨打枯荷,更清爽可耳。

  康說他故鄉有幾畝田,我每每勸他回去躬耕。今天摘著扁豆,又提起這話。他說我何嘗不想回去呢,但時局這樣的不安寧,鄉下更時常鬧土匪,鬧兵災,你不怕嗎?我聽了想起我太平故鄉兩次被土匪潰兵所蹂躪的情形,不覺深深的嘆了一口氣。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