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人的食材曆

發稿時間:2010/11/27
旅人的食材曆
旅人的食材曆
作者|洪震宇/文、劉伯樂/圖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10/10/01

  有些旅遊書只描述一些風景,列出幾家推薦的餐廳,看完即可丟,《旅人的食材曆》卻帶領大家跟隨古人智慧定下的二十四個節氣去旅遊,了解每個節氣台灣各地當令食材。作者很用心,很多人不知道的食材如小琉球芒果,介紹得很中肯,顯見收集齊全,深度足;插圖也畫得很好,整本書編排得乾乾淨淨,賞心悅目。

  作者洪震宇原是記者,現為自由作家,刻畫在地生活是他的專長。台灣是個環海的島嶼,所以他在這本書中對漁獲食材的書寫最多,文字非常生動,是描寫飲食的文章很少看到的。例如烏魚子是有些人家過年吃的珍品,看到書中鮮活的敘述,一定會勾起許多人美好的回憶。

  另外作者敘述了台東成功「旗魚之鄉」現在幾乎看不到的「鏢旗魚」,令人印象深刻。旗魚凶悍,漁人勇敢,在大海中為衣食搏鬥,棋逢對手,彼此尊敬,各自為生存而戰,即便耗盡生命也要維護尊嚴,旗魚甚至至死胸鰭還怒張。這種用生命交換生命的故事可以啟示我們,人生沒有一分鐘是容易的。

  新年立春時節則不要忘了品嚐滋味甜脆甘美的宜蘭三星蔥。從漢人「七草羹」到唐人俗稱「春盤」的「五辛盤」,人們在立春吃蔥、芹、韭、筍、蒜等具辛辣味的切絲生菜,象徵迎春與保健養生,後來演變成以餅皮包裹五辛成為「春餅」,再變成大家熟悉的潤餅與春捲,立春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包含諸多前人的智慧。聖誕節快到,春節也不遠了,這本老少咸宜的好書很適合作為送朋友的禮物。

文章節錄

七月

小暑.國曆七月七日或八日|大暑.國曆七月廿三日或廿四日

花生.絲瓜.小管.南瓜

  暑氣如潮的七月,我到美濃一遊。

  當晚與朋友到小吃店吃飯,我們吃了粄條、豬腳、冬瓜封,最後老闆端上一盤花生豆腐,我嚐了一口,冰冰涼涼的綿綿口感,不僅消除暑氣,竟發現那股濃郁滋味好熟悉啊,記憶突然湧上心頭,我想起十多年前的往事。

  那時我在屏東服預官役,曾北上找尋一個逾假未歸的逃兵,後來被我順利找到,我們在深夜搭遊覽車回屏東,在台中中清休息站下車休息,他利用我跟他母親講電話,稍一不留神,轉身拔腿就跑。我摔下電話,在黑夜中一路狂奔,但始終差他一大段距離,最後看到他在交流道攔下計程車後迅速消失無蹤。

  我沮喪地回到部隊,被長官罵到臭頭,家長甚至責怪我,要部隊負責,這個打擊讓我對人性失去信心。一個跟我蠻談得來的新兵剛收假,帶了家鄉特產、用花生跟米做的花生豆腐為我打氣。我好奇吃了一口,很有彈性,不像一般豆腐軟塌易碎,淡淡花生香還帶點奶香,口感細緻扎實有彈性,很像奶酪,他還建議我淋上醬油膏試試看,鹹鹹甜甜反而讓滋味更奇特。

  意外的美食,以及新兵的熱忱,我當下的低落心情突然得到釋懷。

大地母親的滋味

  故事過了十多年,此刻的我更好奇花生豆腐的美好滋味怎麼來的?客家人米食文化原本就很獨特,像粄條、米苔目,或是發粿,但是將花生與米結合的傳統客家花生豆腐更特別,除了吃原味,淋上醬油膏、撒蔥薑蒜末,或加上用蒜頭爆香的蝦米、菜脯與碎肉,甚至當成甜點,都各有好滋味。

  隔天清早,我騎腳踏車到菜市場閒逛,好幾攤都在賣花生豆腐,其中一個中年太太笑容可掬,我上前閒聊,她大方告訴我這是自家種的當令花生,將花生泡水與米磨成米漿,加入地瓜粉、糖與鹽之後,再倒入滾燙熱水。調勻後,將濃稠的乳白米漿舀到鐵盤裡,蓋上鐵蓋用大火蒸熟,再用電風扇吹涼約三、四個小時,就可以切塊食用。

  食材簡單,手續簡單但耗時,卻更凸顯花生的樸實味道,「那是我媽媽傳承的味道。」她說。

  鍾鐵民在〈祈福〉這篇小說,描寫母親大熱天在花生田摘花生,兒子陪她一起工作,母親額際鼻尖都是晶瑩汗珠,卻沒喊熱,只是親切詢問兒子學校狀況,鎮撫他的浮動心情。兒子好奇問:「媽,你不熱嗎?」母親愕然片刻,微笑地看看天,隨即擦擦汗,像告訴他祕密似地說:「怎麼不熱啊,你這憨古。」母親似乎把曬在兒身上的光和熱承擔起來,還當作是莫大快樂。

  也許我懷念的,就是像花生這種帶著盛夏熱情的大地母親味道吧。

小暑花生正逢時

  七月節氣是小暑與大暑,農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說明小暑之後,天氣一天比一天熱,到大暑達到極致。農諺也說:「小暑大暑,有米也懶煮。」這種大熱天,讓人發懶到連三餐都懶得動手。我在美濃的清晨卻看到農家勤勞地在院子曬花生,遠山的山影,似乎將農人的腰壓得更低。

  一年兩作,春秋播種,夏冬收成,耐旱耐熱耐雨的花生,此刻也是盛產節令。花生是早期台灣跟常民生活最密切的作物之一,詩人吳晟在〈意象〉這首詩提到:「在濁水溪畔廣大溪埔地/我的足跡仍仔細刻寫的田土上/水稻、蕃薯、花生或玉米/奮力蔓延根鬚,伸展枝葉/那就是我最直接最鮮活的詩作意象」。

  花生埋在土裡,沒有豔果張揚,卻安分守己,誠誠懇懇,早在明清時代的台灣移民社會,就扮演重要的生活功能。例如環境惡劣的澎湖人以花生為主要作物,用來榨油,油渣可以肥田,花生藤蔓可以當柴火,枝葉能餵養牛羊。

  康熙晚年、大約是十八世紀初,花生油也繼芝麻油之後成為民生用油,花生油俗稱「火油」,是燃燈油料,乾隆之後花生油搖身一變,成為台灣重要出口貿易產品,後來花生油才從燃料轉變成食用油。

  花生也是平民重要的零食。《本草綱目》說,落花生炒熟辛香,辛能潤肺,香能舒脾,是果中佳品。因此,康熙年間首任巡台御史黃叔璥,在這本被譽為是描寫台灣風土隨筆代表作的《台海使槎錄》,其中一篇〈赤崁筆談〉就描寫花生是百姓的重要零食:「居人非口嚼檳榔,即啖落花生。童稚將炒熟者用紙包裹,鬻於街頭,名落花生包。」

  原來當時百姓不是吃檳榔,就是吃花生閒磕牙,小孩在街頭賣炒熟的落花生包的場景,宛如在目,很有意思。

  像雲林就是花生主要產區,其中元長鄉花生產量居雲林之冠,台灣發展史上的政經與宗教重鎮的北港,則以花生油、花生加工品聞名。北港溪沖積出來的沙埔地,成為種植花生的最佳產地,北港花生顆粒大,油脂多,加上位於雲林、嘉義、台南與彰化的中心,成為海運與陸運的樞紐,讓北港花生油成為北港重要的經濟產品。

  比方道光三十年(一八五○),北港的花生油工廠就有三十多家,全盛時期甚至高達上百家。十多年前北港推出新產品黑金剛,體型結實碩大、深紫色的花生仁跟傳統褐色花生仁大不同,口感香酥濃郁,像個胖娃娃,馬上就贏得台灣人的喜愛。

澎湖土豆粿,百年家鄉味

  除了本島雲林之外,外島澎湖也是花生知名產地。澎湖的朋友常說,澎湖花生最有家鄉味道,連來台定居之後,也忘不了那個老滋味。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