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景•陳映真

發稿時間:2009/11/07
人間風景•陳映真
人間風景•陳映真
作者|陳映真等
出版社|文訊雜誌社
出版日期|2009/09/28

  陳映真的小說是60、70年代的典範,從他23歲發表令人驚豔的第一篇小說〈麵攤〉開始,風格變化多元,許多作品現已成台灣文學經典。陳映真人如其文,他持續關注社會,為邊緣弱小族群發聲,在他辦《人間》雜誌時,帶領許多創作者、藝術家投入社會改革,形成80年代的新力量,影響一代的知識文藝青年。陳映真現與病痛纏鬥多年,各方好友為了向小說家獻上祝福與敬愛之意,集結與他交遊之文或作品評論,加上珍貴的照片與資料,彙整成為本書,是了解陳映真其人其文不可闕漏的文集。

  陳映真從一開始就寫身外之事,他反對所謂「私小說」的「肚臍眼文學」,他早年的作品〈山路〉、〈夜行貨車〉,為理念而寫,深沉猶如醒鐘,響徹讀者的內心。《唐倩的喜劇》則展露知識份子的不為人知的嘴臉,令人大呼痛快。陳映真曾因左翼傾向入獄,但熟讀他的作品便會發現,他對統派也好,獨派也好,其實都抱著同情與悲憫。最近誠品書店規畫專區,展售陳映真全部作品,讀者可以更貼近這位重量級的小說家,更貼近台灣的美麗與哀愁。

文章節錄

向陳映真致敬

陳怡蓁(趨勢科技共同創辦人暨文化長、趨勢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執行長)

  對於如今五十歲以上的知識分子來說,陳映真絕對是一個深刻的印記。我們高中時陳映真在獄中服刑,他的名字是一個帶有禁忌的神祕標記,他的小說在市面上買不到。我們大學時蔣介石去世,全國大學生穿著卡其制服排隊去謁靈,隨之而來的特赦才把陳映真帶還給我們,《將軍族》與《第一件差事》兩本小說集終於復出文壇。當時我迫不及待地搶購回家閉門苦讀,深深被他那種綿長委婉的幽幽語法所迷惑,那時只懂得以文學的角度去讀他的小說,不能領略背後的精神與哲思,也不明白為何他的主角總以自殺結局,但是每當讀他的小說,就被一種憂鬱圍繞,心頭沉甸甸卻不知其所以然,這跟讀了李清照的詞之後那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煩又自不同,竟好像是重量級的憂鬱當胸襲來,鏘然有聲。

  一定有太多人跟我一樣受到《將軍族》的重擊,在那個書與歌曲都很容易觸犯禁忌的年代,書出不到一年又被查禁了。然後我在限重的行李中堅持帶著他的禁書以及白先勇、黃春明等等作家的占去許多重量的小說,負笈美利堅留學。又在中美斷交的風聲鶴唳中,在賓州結婚,在紐約州生下第一個兒子。必須養家活口的年輕的一家之主張明正每天開車近一個小時,經過彎彎曲曲的索米爾公路,去到紐約市近郊的白原上班,早出晚歸,風雨無阻,任由二十四歲就當上母親的我在森林中的小木屋寂寞擔憂,思鄉成疾,唯一的慰藉就是來自家鄉的書信與書籍。

  一九八○年初遠景出版的《夜行貨車》經過千山萬水寄到了紐約州的小木屋。出獄之後的陳映真彷彿沒有受到禁錮的影響,立刻投入美商輝瑞藥廠任職,以親身所見所感,寫出這樣戲謔當中蘊藏深層悲哀的小說,這一次除了文字之美,我也讀出了字裡行間的悲憫之情。他描寫的恰是在美商公司任職的台灣人的無奈,張明正讀後擲書三嘆,書中人物詹奕宏與他同樣來自屏東,夜行貨車轟隆轟隆地開向南方故鄉的影像從此在他心靈烙印。之後一波又一波的襲擊接連來自《華盛頓大樓》:在莫理遜公司載沉載浮爬企業階梯的黃靜雄的〈上班族的一日〉,企圖組織新工會領導工運失敗的〈雲〉張維傑。最後當控訴跨國企業毀滅人性的〈萬商帝君〉出現時,我們毅然決然拋下美國夢,收拾行囊,背起兩歲的兒子,回到台灣。繼而擺脫上班族的生涯,屢仆屢起地創業了。

  今天我們創立的趨勢科技也成了跨國企業,還更上層樓地被讚譽為「超國界」企業,五十多國籍的歐美科技菁英奉台灣人為老闆,遵循著我們所擘劃的企業文化。有時我不禁會帶點好奇地省思,有沒有外籍的夜行貨車正駛向他們的心靈故鄉呢?也許就是求學時代的人文啟發,讓我們在創業經商之外多了這一層省思,引領我們走向社會關懷的路,戰戰兢兢唯恐淪為陳映真筆下的無情的跨國企業的老闆。二○○○年當趨勢科技已經在日本上市之後,我們用自己的課稅之後的收入在台灣成立了趨勢教育基金會,致力於網路軟體教育與文化藝術教育的推廣。這是我們認為可以用自己的專長回饋斯土斯民最好的方式。

  回想起來,年輕時讀過的文學小說深深影響了我們的作為,多麼希望這樣的感動能夠傳承。於是籌劃每年一度的「向大師致敬」系列活動,在國家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在中山堂舉辦記者與文友茶會以及開放式的展覽座談,並出版或推介大師的作品全集。繼二○○八年向白先勇致敬之後,今年九月向陳映真致敬,我們更進一步運用自身的專長,在網站上完整呈現陳映真的創作年表、手稿、插畫、照片、電子版的小說,甚至他朗讀〈鈴璫花〉的語音檔以及接受訪問的影音檔,還有白先勇、林懷民、蔣勳等人講述為何必須閱讀陳映真的影片,都以適合網路的編輯方式呈現出來。我們還在網路上發起尋找陳映真物件以及讀書心得徵文活動,期待與網友的互動更生動。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