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臉書效應

發稿時間:2011/05/07
facebook臉書效應
facebook臉書效應
作者|大衛.柯克派崔克
譯者|李芳齡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1/03/30

  崛起才七年的「臉書(Facebook)」網站訊息傳播被形容為所謂病毒式的傳播,擴散立即且快速,並帶來爆炸性影響力,台灣兩年前流行的「開心農場」就令許多人著迷到影響工作,臉書串連甚至使突尼西亞、埃及等威權政權垮台。《facebook臉書效應》一書告訴大家臉書為人們帶來那些全面性的改變。

  作者大衛‧柯克派崔克是財經雜誌資深記者,在此書的寫作上,他採訪了臉書公司的開辦人、投資者與使用者,從馬克‧祖克柏十九歲在哈佛大學學生宿舍架構「名冊(Thefacebook.com)」網站掀起旋風寫起,到後來網站改名「臉書」的過程,又歸納出「臉書」的十四個影響效應,雖用寫故事方式,仍有可嚴肅探討的意義。

  書中引述馬克‧祖克柏的話說,「臉書」核心價值在開放與透明。因此,使用者須由朋友推薦並以真實的個人資料註冊,與過去社群網站容許用假名的訊息傳播模式大不同,也顛覆網路上資訊交流與人際互動的速度與規模。2010年6月全球臉書用戶已達五億人,並持續以每月約二千五百萬名新用戶的速度在成長,目前活躍用戶估計已逾七億人,佔全球上網人口二十億的三分之一以上。

  作者分析指出,臉書的社會與政治影響力持續擴大,原因在臉書有不斷自我改變的意願,它從校園到社會的單純社交網站,到推出相片分享與動態消息功能,加強隱私管控,發展成為應用軟體操作平台等,讓人更有效率地溝通交流,邁向全球互連時代,但因為擁有的民眾資料可能比政府還多,也可能像微軟、Google一樣遭到相關政府施以反壟斷調查,臉書的未來可以預見將阻力重重,挑戰不斷。

文章節錄

《facebook臉書效應:從0到7億的串連》

前進世界一百八十國

  二○○八年十月,西班牙潘普洛納的那瓦拉大學(University of Navarra)校園,祖克柏坐進一輛客貨兩用廂形車。他剛在這所學校結束一小時的演講,演講廳有四百個座位,但擠進至少六百人。廂形車還沒開動,外頭就已聚集了不少人,他們瘋狂地揮手,想吸引祖克柏的目光。車子緩緩起動時,五、六個女孩快速往前跑。抵達他的下一個目的地―─西班牙總統府,祖克柏步下車,那幾個女孩已經早一步等在那裡,祖克柏同意跟她們拍照當然是要張貼於臉書網站上。「你現在成了搖滾巨星啦!」自二○○六年二月起就擔任祖克柏個人助理的阿妮卡.弗拉哥(Annika Fragodt)說。祖克柏的這趟歐洲推銷之旅,隨行的還有另三名臉書員工及我。

國際成長速度驚人

  尼爾森公司在二○○九年三月發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網路的一項劃時代變化:全世界的網路使用者花在社交網站上的時間,首度超過他們花在電郵上的時間,一種新的通訊交流形式已成主流。全球網路使用者花在社交網站上的總時間量,在二○○八年成長了63%,但臉書網站把尼爾森公司調查中的其他所有網站遠遠拋在後頭,人們逗留於臉書網站上的時間在一年之中成長了566%,達到二百零五億分鐘!

  臉書近年在全球的成長速度令人咋舌。自二○○六年秋季開放非學生使用者註冊的那一刻起,全球各地通英語者就開始湧入。臉書在二○○八年初啟動翻譯計畫,到了那年底,用戶已可使用三十五種語言版本的臉書,但即便在臉書國際化計畫仍處於早期階段的此時,臉書的一億四千七百萬用戶中已有70%居住在美國以外地區。根據尼爾森公司的調查,在當時,全世界網路使用者中有30%加入臉書,比一年之前的11.1%高出甚多。今天,臉書網站的使用者也許比Google的使用者還多。

  臉書也持續超越它本身的期望。二○○九年的一開始,該公司雄心勃勃、但未對外宣布的成長目標,是在當年底之前達到兩億七千五百萬名用戶。公司內部很少人認為可達到此目標,但這個目標在當年八月就達成了。到了年底,它的用戶數已經突破三億五千萬,在一百八十個國家,每天有大約一百萬人加入成為新用戶。

  令人難以置信的統計數字持續增長。根據《臉書全球監測》(Facebook Global Monitor),臉書用戶人口數最多的國家是美國,次多的是印尼,這恐怕出乎絕大多數人的意料。全球有三十個國家,臉書用戶超過該國總人口的30%,其中包括挪威(50.1%)、加拿大(50.5%)、香港(49.2%)、英國(45.7%)、智利(43.9%)、以色列(41.6%)、、巴哈馬(40.7%)。在冰島,58.2%的居民是臉書用戶。在汶萊、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其他國家,臉書都是該國用戶數最多的社交網站。根據comScore的調查,臉書網站的全球造訪人次在二○○八年五月超越MySpace,此外,在二○○八年中,「臉書」(Facebook)這個字超越「性」(sex)這個字,成為全球在Google上搜尋次數最多的字。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