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演化、人

發稿時間:2011/06/18
大腦、演化、人
大腦、演化、人
作者|葛詹尼加
譯者|鍾沛君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11/04/10

  科學研究指出,人類在生理上是一種動物,但為何又表現其他動物沒有的文化行為?腦科學正試圖逐步解開這個謎團,被譽為「認知神經科學之父」的著名腦科學家葛詹尼加寫了《大腦、演化、人》一書,從語言、社會互動、藝術創作、人工智慧等四種人類特異於其他物種的認知能力發展面向,說明腦科學研究人之所以為人的最新發現。

  書中探討指出,黑猩猩符合交友啟事「我是年輕漂亮女孩,非常愛玩,月光晚餐能讓我聽話地從你的手上吃東西……」的描述,可讓男人心動,實際困難是黑猩猩無法以言語溝通;而人類還演化出道德感與社交能力,擁有「我想什麼、我猜你想什麼、我猜你為何那麼想、我知你知、我知你知我知」等多層次思考,一般動物只到第一層次,黑猩猩也只能到第二層次,所以,與黑猩猩約會會有溝通障礙。

  人類獨特的感官行為則使人有藝術創作能力,腦科學研究發現鳥叫很好聽,可說鳥有藝術才能,但鳥叫的音樂有交配、捍衛領土功能,且雄鳥叫聲沒有雌鳥不愛聽,人類音樂發展到後來變複雜,有些創作音樂很多人不愛聽,已非純功能性;另外,人看到好的藝術品會微笑,其實是腦很滿意自己處理訊息成功的表現。

  作者探討人工智慧指出,有沒有可能日後為提升腦功能而植入晶片,例如把人的心智想法下載到記憶晶片,裝到機器人身上。腦科學已經做到腦部功能區塊的區分,每一區塊的電波若能轉換成可以記錄的符號,參照電腦處理資訊採用符號的組合,探討指出,如有可能發明將人腦處理複雜的資訊化約成符號,就像翻譯機,把一個人的心智轉到對方的大腦裡,要用時再叫出來即可。

  對於人之所以為人,哲學家笛卡爾提出「我思故我在」,但意義在生理醫學,哲學無法解釋這句話,而科學已證明腦死才真死,沒有了思考系統,尚存呼吸沒意義,因此,用腦神經科學來解釋「我思故我在」更有道理。作者統整了神經科學、演化學、認知心理學、遺傳工程、人類學、動物行為學和語言學的最新研究,就是要帶領讀者了解人類更多的奧妙。

文章節錄

《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社交理毛:「說閒話」扮演的角色

  說閒話給人的印象總是不好,但是研究閒話的人員發現,這種行為不僅舉世皆然,而且還是有益的;這是我們為了在社會裡生存所學到的方式。鄧巴認為說閒話相當於其他靈長類的社交理毛行為(記住,理毛的團體規模與腦部相對尺寸密切相關)。進行身體上的理毛花去靈長類相當多的時間,花最多時間理毛的靈長類是黑猩猩,牠們最多會花百分之二十的時間做這件事。在人類祖先演化過程中的某個時刻,隨著團體變得愈來愈大,個體開始需要理毛的對象會愈來愈多,才能維持在大型團體裡的關係;但是理毛的時間會減少採集食物的時間,而鄧巴認為這就是語言發展的開端。如果語言能取代理毛,個體就能一邊採集食物、遷徙、吃東西等,一邊「理毛」──也就是說閒話。這可能是嘴巴塞滿了東西還說話的開端。

  然而語言也是雙面刃。語言的優點在於你能一次照顧到很多人(比較有效率),而且能透過更廣的網絡得到與給予資訊;缺點則是你很容易受到欺騙。進行身體上的理毛時,個體要投資高品質的個人時間,這是無法作假的。但有了語言,就出現了新的面向:騙子。個體能說出非當場發生的事,因此他們的誠實度難以評估。理毛是在團體內進行,所以是大家都可見到、可確認的;但是講八卦則可以私底下進行,真實度也無法受到質疑。可是語言也能幫你解決這個問題:朋友可以用自己之前不好的經驗警告你注意某人。隨著社會團體的規模愈大、愈擴張,騙子或搭順風車的人也愈來愈難抓到。說閒話可能有一部分也是為了控制那些懶惰鬼而演化出來的。

  很多研究都發現,人類清醒的時間裡,平均有百分之八十都和其他人在一起。我們一天平均有六到十二個小時都在進行對話,主要是和熟識的對象進行一對一溝通。研究的發現應該不會讓你感到驚訝。倫敦社經學院的社會心理學家埃默,研究了這些對話的內容,發現其中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都是關於被指名道姓的認識的人;換句話說,就是閒聊。一些可能帶有個人意見但屬於非個人性的話題,像是藝術、文學、宗教、政治等,只占了全部對話裡的一小部分。不管是在雜貨店的偶遇,或是大學、公司裡的午餐時間對話都是這樣。你可能會覺得這個世界的問題會在強國領袖的午餐上提出討論解決,但其實百分之九十的時間裡,話題都圍繞著鮑伯的高爾夫開球時間、比爾的新保時捷、新來的祕書等等。如果你覺得這個數字太誇張了,何不想想你不小心聽見的那些煩人的手機對話;你聽過隔壁桌的人或排隊結帳的人在討論亞里斯多德、量子力學或巴爾札克嗎?

  另外一項研究也顯示,有三分之二的對話內容都是自我揭露,而其中的百分之十一講的是心理狀態(我婆婆快把我搞瘋了)或是身體狀況(我真的很想去做抽脂),剩下的則是關於喜好(我知道這很奇怪,但我真的很喜歡洛杉磯)、計畫(我周五要開始運動了),還有最常說到的:舉動(我昨天開除他了)。事實上舉動是關於他人的對話當中最常見的主題。說閒話在社會上的用途很多:可以培養說閒話的兩個人之間的關係、滿足人歸屬於一個團體與被團體接受的需求、攫取資訊、建立名聲(好壞都有)、維持並加強社會規範,並且讓個體能藉由與他人比較而評估自我。說閒話也許能加強在團體中的地位,或者只是好玩。說閒話讓人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尋求建議、表達贊成或反對。

  在維吉尼亞大學研究快樂的心理學家海德特寫道:「閒話是警察也是老師。沒有了它,世界就會陷入混亂與無知。」不是只有女人才會講閒話,只是男人喜歡說這是「交換資訊」或是「建立關係」。男人唯一比女人不八卦的時候,就是女人在場的時候。至於比較崇高的話題,只有在對話中剩下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時間裡才會討論到。男女間說閒話的唯一差別在於,男人會花三分之二的時間談論自己(我好不容易把那傢伙釣起來,我保證那有二十五磅重!),而女人只會花三分之一的時間談論自己,並且對別人比較有興趣(上次我看到她,她一定胖了二十五磅!)。

  除了對話的內容之外,鄧巴也發現對話的團體不會無限大,通常會自我設限在大約四個人左右。想想看你去參加過的聚會,大家會在各個對話團體中來來去去,可是一旦你走到四個人的團體去,他們通常會分裂成兩個話題。他說這可能是巧合,不過他提出這和黑猩猩的理毛行為很有關係。以四個人的對話團體為例,其中只會有一個人在講話,另外三個人在聽;用黑猩猩的行話來說,就是這三個人是被理毛的。黑猩猩必須要一對一理毛,而牠們的社會團體最高數量是五十五;如果你把三個理毛夥伴乘以五十五,就會得到一百六十五──近似於鄧巴從人類大腦新皮質尺寸所計算出的人類社會群體規模。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