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搖晃的中國

發稿時間:2011/06/18
辛亥:搖晃的中國
辛亥:搖晃的中國
作者|張鳴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11/04/28

  歷史課本寫國父孫中山組織革命黨,推翻滿清,創建民國,辛亥革命是點燃革命成功的一把火。大陸作家張鳴撰寫《辛亥:搖晃的中國》,雖從辛亥革命的點切入,卻從一個個人物來書寫,解釋為何這樣偶然的革命竟能改寫中國歷史。與革命黨角度的民國史話大不相同,卻能在台出版,作者感到意外,台灣讀者則大開眼界。

  台灣正大肆慶祝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大陸也瀰漫民國熱,喜談1911辛亥革命,傳奇故事不斷浮現。作者從晚清說起,又從社會各階層切入革命,人物一一出場,黎元洪、端方、吳稚暉……等,有朝廷命官、革命份子、軍人、滿清遺老、軍閥、農民、幫會、女人、知識份子、學生等,作者好似說書一樣,說出很多故事。

  作者多面向寫出辛亥年代中國的複雜現況,來呈現不是因滿清腐敗,革命黨出來就必然成功的因果,而是滿清經過鴉片戰爭、戊戌政變、孫中山策畫連串革命、廢科舉與多項改革新政等很多變動,社會動盪不安,雖說時代不斷在變,但保守的中國打開門戶,接受現代洗禮,變動特別厲害,加上民心思變,終於把清朝變掉了。

  書中指出,清朝各地政權的崩潰,不是革命黨有力量,而是清朝地方政府腐朽了,一些地方甚至說不上什麼來路的地痞流棍,土匪宵小,糾合一點人馬就可奪得政權。就是這樣一本不是中規中矩的史書,這樣不同的書寫角度,自然引起對民國史解讀的爭議,只是許多有趣的點,使得此書仍不失為一本有趣的稗野史話。

文章節錄

黃花崗:革命黨和老百姓

  從某種意義上,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是黨人對於百姓的共同心理。只是,有時百姓的「不幸」,其實多半出自黨人的想像。

  辛亥期間的革命黨人是典型的英雄史觀。他們是英雄,老百姓都是群氓。革命,就是先知先覺解放後知後覺,以英雄解救群氓。所以,從興中會開始,所有的革命和起義,本質上都是少數人的密謀暴動。過去教科書總是指責革命黨不發動群衆,但在革命黨人的字典裡,根本不存在發動群衆這個概念。他們認爲,革命,是不需要動員的,動員了底層的百姓,對革命弊多利少。換言之,就革命而言,百姓是一種被動的物。

  其實,居高臨下的革命黨人對於百姓大多心懷悲憫,他們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爲了解救百姓,把他們從異族(滿人)統治的奴隸狀態中拔脫出來。既有民族解放的意義,也有反抗暴政的價值。這種感覺,賦予了他們決然的革命正當性。所以,雖然革命黨人的起義造反,絕大多數都失敗了,但被捕後的革命黨人,做叛徒的卻不多,慷慨赴義者,比比皆是。

  辛亥年四月的廣州黃花崗起義,是革命黨人在武昌起義前費心最多,花錢最多,也犧牲最多的一次起義。這場起義的過程,人們已經說的太多了。簡單地說,就是單兵作戰的溫生才斜次裡殺出來刺殺孚琦,使得清朝官方提高警惕,大肆搜捕黨人,因而破壞了起義計畫,原定的十路進攻變成四路,但倉促發動之時,只有黃興率領的一路真的動了起來,原定的新軍和防營都沒有回應。起義失敗,是必然的。這場起義,革命黨人做了精心的籌劃和準備,籌了最多的錢,超過了十七萬,按當時的標準,足以武裝一個鎮的軍隊了。清朝官方也說,起義軍的槍械,比他們的還先進。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起義,也只動員了八百選鋒──從各省選出來的先鋒。真到發動之際,人不足四百,攻打督府的才百多人,但也敢貿然發動。似乎在革命黨人看來,只消他們動起來,就這點人也足以掃平偌大的廣州。廣州的老百姓,會跟著他們走,不跟著走,也不會幫清政府。

  黃花崗起義中,一般來說,革命黨人對老百姓很好。在他們意中,革命就是拔救百姓於苦難之中。所以,當他們碰到百姓有難的時候,不管處境怎樣,都會不由自主地幫一把。革命黨在進攻督府之時,凡是碰到老人和孩子,就會暫時停止行動。原本計畫在一個棺材店施放炸彈,但因該店的婦女小孩都在店後居住,遂棄之而去。行動時,碰到一個跟家人走散的女孩子,在街邊哭泣,黨人讓她走開,她嚇得只知道哭,邁不動腿。這個黨人只好拉著她,走入旁邊一條街,想給她找個人家躲躲,可是連敲數家都不開門,最後黨人敲一家裁縫店的門,還不開,黨人大怒:再不開用炸彈炸了!這家不得已把門打開,黨人令其接下女孩,方才離去。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