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珊瑚礁地圖

發稿時間:2011/07/09
台灣珊瑚礁地圖
台灣珊瑚礁地圖
作者|戴昌鳳
譯者|繪者/林松霖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1/05/18

  台灣位於全世界珊瑚礁地形三角帶一個頂點上,也在珊瑚礁分布的很重要範圍內,但人們對珊瑚的了解大多仍停留在做為珠寶首飾的用途上,《台灣珊瑚礁地圖》上、下兩本書告訴讀者,台灣的珊瑚礁雖然面積不大,但生物種類繁多,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寶庫,保護海洋生態是我們重要的環保課題之一。

  不到三十年內,屏東墾丁劃為國家公園後,台灣才開始認真調查珊瑚礁分布與生態。作者戴昌鳳從學生時即參與第一波調查,後來取得美國耶魯大學生物學博士,從事台灣珊瑚礁生態研究三十餘年,潛水足跡遍及台灣、離島以及東沙、南沙太平島等,曾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及專書數本,現任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

  作者如今快退休了,因此把過去每隔五、六年調查拍攝的珊瑚礁照片彙整成書,又把知識性的內容,簡單明白地說明,提醒大家,珊瑚礁是珊瑚生長後遺留的殘骸,而且不是所有珊瑚都會造礁,珊瑚造礁都要花天長地久歲月,一小塊珊瑚礁往往經歷幾百年造成,台灣罕見而漂亮的海域珊瑚礁有些甚至經過幾十萬年才形成。

  不過,近年在全球氣候加速變遷衝擊下,台灣珊瑚礁或珊瑚群聚面臨嚴苛考驗,例如2008年澎湖寒害造成澎湖北部海域大多數珊瑚死亡,至今少有恢復,更早的1998年,東沙環礁內部三百餘平方公里的珊瑚礁受到水溫異常事件影響而大量死亡,至今仍恢復緩慢。翻閱這兩本台灣本島篇與離島篇的珊瑚礁地圖書,賞心悅目之餘,也提醒我們珊瑚礁保育的重要,更須人人從日常生活減碳做起,才更有效果。

文章節錄

綠島

  南寮港至機場‧南寮港至龜灣鼻‧龜灣鼻至大白沙‧綠島東岸‧公館鼻至樓門岩‧ 公館鼻至綠島燈塔

◎地理位置

  綠島位於台灣東南方太平洋海域,距台東市33公里,南距蘭嶼 73公里,全島東西長約4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面積約16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離島。綠島的輪廓約呈倒梯形,全島丘陵縱橫,坡度30%以上的土地約佔60%,最高點火燒山(281公尺)位於全島中央,逐級向四周遞降,邊緣直逼海岸,多處呈峭壁狀的海蝕崖。平地大多沿著海岸呈帶狀分布,僅公館、中寮一帶具有較寬廣的平地。

  綠島為呂宋島弧中最北方的火山島嶼,地處熱帶氣候,周邊海域黑潮暖流流經,擁有發達的珊瑚礁生態系、海蝕地形和熱帶雨林等自然資源,由於綠島具有優越的觀光資源,交通部觀光局於1990年2月,將綠島納入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並以生態旅遊島嶼的理念來規劃、經營綠島,期望成為精緻的生態旅遊地區,將來則可能朝向成為海洋國家公園的方式經營管理。

◎交通指南

  海運與空運是前往綠島的主要交通方式,可以從台東機場搭乘小飛機前往綠島機場,也可從台東富岡漁港搭乘渡輪前往綠島的南寮港。

◎海岸的地質與地形

  綠島是一座火山島嶼,大約在1百萬年至5百萬年前由海底火山噴發所形成,和南方的蘭嶼、菲律賓北部的火山島嶼屬於同一島弧系列。地質組成主要為集塊岩與安山岩;安山岩是火山岩,集塊岩則是由海底火山噴發物與原有沈積岩石所形成。一般山坡地帶地表土層淺薄,僅有在平原、台地及稜線上有較深厚的紅棕壤土及灰化紅黃壤土,周圍海岸則為裙狀珊瑚礁環繞。

  綠島多丘陵,地形起伏不平,東北部的小平原是主要耕地所在,東及南面則多海崖,西部南寮附近海岸為一海灣,西南方為砂質堆積平地,西北方為一沖積的帶狀海灣。綠島的溪流都很短,起源於中央丘陵,呈放射狀逕流入海,流域面積狹小,而且經常乾凅,但是在颱風暴雨季節,也可能造成土石流失。綠島面積雖小,但受風雨及海洋等多重侵蝕力量的長期作用,呈現出方山、丘陵、石灰岩洞、溪流、峽谷、海崖、海蝕洞、海蝕柱、海岬及珊瑚裙礁海岸等豐富的地形地貌。

  火山島嶼普遍具有海崖地形,綠島當然也不例外,以龜灣、帆船鼻、海參坪、柚子湖及牛頭山等處較為顯著。由於海崖地形易受強烈風浪直接侵蝕,而形成海蝕洞,例如馬蹄橋附近的烏鬼洞、龍蝦洞等最為顯著。另外,柚子湖、楠子湖也有海蝕洞,睡美人岩及樓門岩則已被穿透成為海蝕門。海蝕柱普遍可見於海岸,主要分布於帆船鼻、海參坪、柚子湖及公館等地;奇形異狀的海蝕柱為綠島地形的一大特色。孔子岩、將軍岩、望夫岩、樓門岩等,這些鬼斧神工的岩石,配上民間穿鑿附會的傳說,為旅遊活動增添許多趣味。

  綠島海岸以珊瑚裙礁為主,規模較大的沙灘僅見於綠島柴口、中寮及大白沙一帶。沙灘雖不發達,但是由珊瑚、貝殼及有孔蟲骨骼碎屑構成的潔白沙灘,卻是吸引遊客的重要景點。

◎珊瑚群聚觀察

  綠島是西太平洋的一座火山島,周圍的海底地形十分陡峭,距岸數公里的水深即達1000公尺以上。海域位於黑潮暖流由南往北的途徑中,雖然主流軸線經過綠島東側,但受到海底地形的影響,最大流速出現在綠島西側附近海面,每年5至9月的受西南季風的影響,流勢較強,綠島附近流速可達每秒50至150公分;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期間的流速稍緩,大約每秒40至75公分。由於黑潮水團的沖擊,綠島東西兩岸的岬角,如龜灣和帆船鼻一帶,經常波濤洶湧;在北部近岸海域則形成局部的湧升流。由於黑潮的水質溫暖、清澈,水溫常年維持在攝氏25度以上,使得綠島沿岸海域成為非常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

  綠島位於颱風的主要路徑上,幾乎每年都會受到颱風的侵襲;颱風巨浪拍擊淺海珊瑚礁區,巨大能量會對珊瑚造成嚴重損傷,有的被整株搬移,有的珊瑚分枝被折斷,有些珊瑚的組織則被刮傷,而且影響範圍相當大,因此颱風可說是綠島海域珊瑚礁發展和珊瑚生長的重要干擾因子;此外,綠島海域也受到季風影響,夏季西南季風盛行時,對綠島南方海域影響較大;東北季風盛行季節,則對北方及東方海域影響較大。

  綠島海域的珊瑚礁發達,海洋生物多樣性很高,海域生物資源非常豐富,但是由於地處偏遠和研究人力的限制,綠島海域生物資源的調查仍相當有限,因此目前的物種紀錄仍偏低。根據2009年發表的綠島近岸海域生物普查報告,綠島有軟體動物58科168種,甲殼動物28科75種,棘皮動物24科48種,魚類76科665種。此外,先前紀錄有大型海藻56種,其中紅藻植物門27種、綠藻植物門23種、褐藻植物門6種;珊瑚類29科215種。但是,這些物種數目仍屬於低估,以石珊瑚為例,估計應該有300種以上。

  綠島的珊瑚種類繁多,也有獨特的珊瑚相,石珊瑚和軟珊瑚的覆蓋率高,平均有60%以上,而且具有多樣的群聚形態。整體來說,綠島的珊瑚群聚大致可分為二大類型;第一類型為軟珊瑚優勢群聚,位於綠島西方及西南方,自燈塔至大白沙之間的沿海,各類軟珊瑚佔全部珊瑚覆蓋面積的一半以上,局部地區甚至高達80﹪,主要種類為屬於異軟珊瑚科(Xeniidae)的異軟珊瑚(Xenia spp.)、變異軟珊瑚(Heteroxenia spp.)、叢軟珊瑚(Cespitularia spp.)、叢羽軟珊瑚(Anthelia sp.),以及屬於羽珊瑚科(Clavularidae)和穗珊瑚科(Nephtheidae)的種類等。軟珊瑚群聚的種類組成與墾丁海域不同,在墾丁海域占優勢的軟珊瑚科(Alcyoniidae)種類在此相當少見,而在綠島海域占優勢的異軟珊瑚科則在墾丁海域很少見,形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仍待研究。

  第二類型為石珊瑚優勢群聚,分布綠島的北岸和東岸,自綠島燈塔、柴口、公館至溫泉的沿海,這些地點的石珊瑚類通常佔總覆蓋率面積的75﹪以上,軟珊瑚大多僅零星分布,局部也有集中分布的現象,但是整體的覆蓋率低於石珊瑚。構成石珊瑚群聚的種類繁多,但很少形成單種優勢的現象,常見為軸孔珊瑚、表孔珊瑚、微孔珊瑚、管孔珊瑚、菊珊瑚、腦紋珊瑚等。藍珊瑚和千孔珊瑚也很常見,屬於八放珊瑚的柳珊瑚類則主要生長在礁石邊緣。另外,在綠島海域常見的籬枝軸孔珊瑚和竹珊瑚,在台灣其他海域卻很少見。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