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的教科書

發稿時間:2011/07/23
建築學的教科書
建築學的教科書
作者|安藤忠雄、石山修武、木下直之、佐佐木睦朗、水津牧子、鈴木博之、妹島和世、田邊新一、內藤廣、西澤英和、藤森照信、松村秀一、松山巖等
譯者|林建華等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1/07/05

  建築這門學問應該不是只有一種正確答案,學習建築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種,《建築學的教科書:14位當代日本建築名家講座》一書即刻意凸顯這些理念,希望讀者領會到,建築不只是硬梆梆的建材或大家有看沒懂的設計,而是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問。

  這本書不是真的課堂教材,而是由編者邀請十四位日本當代建築名家寫文章,並為每一位作者設定不同主題,分別探討建築的設計、建造、保存與觀賞,思考建築與生活的關係。例如建築學者松村秀一強調,建築是聯結你我生活的一種設計,好的建築必須與社群共生,也就不能隨便以垃圾或廢水傷害周圍的建築與居民。

  知名建築師內藤廣提出「社會製造建築,建築成就社會」的觀念,第一句點出有什麼樣的社會就會形成什麼樣的建築,在人口快速成長的社會,通常會出現大量粗製濫造的房屋,才來得及供應需求。但台灣與日本未來會更重視第二句觀念,主要是面臨人口老化與出生率降低,不再需要快速大量製造建築,而希望有更好的建築幫助實現更好的社會。

  評論家松山巖指出,以前大家可輕易在戶外與路上看到孩子們嬉戲,現在已很難見到,主要是孩子變少、大家在室內玩電動遊戲的時間變多、戶外空間不再適合孩子嬉戲。看到現在街頭巷尾汽機車不斷穿梭,威脅到孩子們的安全,就會明白原因,但我們很少正視這個問題並採取行動。整體來說,如果學建築的學生與建築業者都能參考書中大師觀點,也許我們的城市會變得更好!

文章節錄

《建築學的教科書:14位當代日本建築名家講座》

【與建築邂逅】動盪不安的心

安藤忠雄

  重遊已許久未造訪的廊香禮拜堂,與卅年前初見時的姿態一樣,毋寧說是更強力地植根於大地。牆壁像是地面隆起一般竄昇起來。扭曲的、擠壓出的、雕塑性的屋頂造型。混凝土的塊體,在陽光之下自在地變換形狀,創造出光與影的空間。這件作品一舉開創了混凝土這種無定形素材所擁有的可能性。

  往禮拜堂內踏進一步,這次像是自室內各處襲來,我被光線的洪水包裹住全身。從穿透斜牆的大大小小開口部,湧入各式各樣質量的光線,禮拜堂內部被紅色或青色、黃色的光所彩繪,光線或者溫和、或挑戰性地,在地面上描繪出清晰的輪廓:這簡直就是光的雕塑!

  廊香禮拜堂是一九五○年至一九五五年,科比意六十三歲至六十八歲之間的作品。這時期他身為現代建築師,已經樹立起不可動搖的地位。一般來說,這樣的建築師也許會沿襲以往的創作,朝向圓融、熟練的方向發展,但科比意卻選擇了與以往「白色時代」完全不同的異質世界,作出劇烈的變化。讓人不得不驚訝於他在接近生涯終點時仍想探求新的可能性,對於創作永不滿足的執念。

  常常被人問起「為何選擇建築之路」,這問題相當不容易回答,我每次都報以曖昧的答案。但原因之一,是在廿幾歲首次的西歐旅行中,讓我確實感受到廊香禮拜堂帶來的強烈空間體驗。不只是廊香,在年輕時屢次的旅行過程中,與各式各樣的建築、都市邂逅,化為身為建築師的我的血與肉,被這一棟棟建築所引誘、引導一般,吸入建築的世界之中。

  關於建築,我沒受過正規的教育,也就是所謂的自學。對於想要成為建築師的人,從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建築科系,之後有的更進一步上了研究所,有的進入事務所成了學徒,或者是考慮到海外留學等等。不管選哪一條路,總是以某種形式在一定期間,置身於建築教育的場域之中吧。而我沒有類似這樣的機會,只是被興趣吸引,便一腳踏入建築的世界中,直到今天。在這期間沒有受到任何束縛,我行我素地鑽進建築之中,絕非是穩當地安逸度日。

  自學最最辛苦的是,也可說是理所當然的,總是只能依靠自己的孤獨感與焦躁感。沒有共同學習一起交流意見的同窗,也沒有給予建言、引導自己向前行的前輩。而且也沒有得到客觀評價的機會,了解自己到底接近到哪一階段的程度。

  我就算到現在,對於這件事仍偶爾會覺得不安。

  但取而代之的是,任何事都用自己的眼睛來看、靠自己的腦袋來思考、以自己的意志來下決定,所以也堅強起來。既不會被現有的概念束縛住,也可以用自己的觀點,回到問題根源來重新思考。藉這反覆過程的累積,想以自我的風格來接近「建築」。不管思考的對象是什麼,藉由反覆與自身對話來思考的習性至今仍未改變。

  「所謂的建築,是集合在光線之下量體的、知性的、精準的、而且是壯麗的遊戲」〈勒.科比意《邁向建築》,一九二三年〉

  年輕時的柯比意,也將光線當作思考的主題,屢屢言及光線。而我開始歐洲之行的主要目的,便是期待與科比意能有一面之緣,並想要直接觸摸他的建築。一邊接觸他的建築,也同時為他出於自學,一面戰鬥一面開創現代建築道路的生存方式所吸引。

  科比意的建築,可分為歌誦初期近代建築五原則的白色時代作品,與廊香禮拜堂所代表的展現素材質感及雕塑性的後期作品。當然,當時剛開始實現建築夢的我並不具備這類知識。只是理所當然地認為在現代建築這個範疇中,要能理解他所有的作品。

  從薩伏瓦別墅(Villa Savoye)、勒.羅許—珍奈勒別墅(Villa La Roche-Jeanneret)、史坦邸(Villa Stein)等等白色時代的作品開始,到救世軍總部、瑞士學生會館,然後是一九四○年代到一九五○年代的馬賽公寓、廊香禮拜堂、勒.托瑞特修道院。一棟棟實地走訪,顛覆了我當初的預想。令我吃驚的是,他在建築表現上的振盪幅度之激烈。若先不看科比意獨特的、卓越的比例感,會讓人以為這些不像是同一名創作者的作品歷程。「科比意的建築到底是什麼?」我在反覆進行科比意建築巡禮的同時不停思考著。想到當時我與科比意的邂逅,這過程對我來說,也許才是真正意義上「建築」的開始吧。

被自己動盪不安的心思所引導,在不安與緊張之中不停追求著無限可能性的科比意。那迎向創造的姿態,也許才堪稱為建築師的資格吧。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