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

發稿時間:2011/09/17
What If?
What If?
作者|羅伯.考利
譯者|王鼎鈞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1/07/22

人類歷史有許多面臨多種可能的關鍵時刻,《What If?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一書以人類兩千多年來軍事史上重要戰役與戰略決策為主題,邀請眾多學者專家撰文分析,「如果」這些重大戰役不是按照我們已知的方向發展的話,那麼,如今人類世界會是什麼樣子?很有趣的「如果」引領讀者思索天下事許多變數。

書中所指歷史事件,我們最熟悉的是蔣介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東北剿共勝利在望時,受到美國馬歇爾將軍強勢壓力而暫停攻勢,從此反勝為敗,三年後撤退到台灣。蔣介石的錯誤導因於馬歇爾差勁的中國政治判斷,這與納粹希特勒1940年即將擊敗英軍時,卻勒令德軍在敦克爾克頓兵的「停止命令」有異曲同工之妙,使德國的決定性勝利變成戰略上的失敗。

作者之一中國現代史專家林蔚指出,如果蔣介石拒絕馬歇爾要求,就不會有赤色中國與東西方冷戰、韓戰、越戰、歷次台海危機,中共八○年代改革開放的經濟成長可能提前二十年來到。另一作者軍事史學家約翰‧基根指出,如果希特勒1941年春天巴爾幹半島勝利後繼續向中東挺進,而非先打蘇聯,納粹德國可能繼續存在,所以,我們應感謝希特勒沒有選擇更聰明的戰略。

書中還提出第一顆原子彈落在德國而非日本、蒙古成吉思汗未死撤軍而統一歐洲、西元前701年的神秘瘟疫沒有毀滅圍攻耶路撒冷的亞述大軍、十六世紀西班牙未征服南美而鄂次特克帝國持續存在等許多「如果」,帶領讀者回到歷史偶然的瞬間,即使不可能知道「如果」的今日,卻獲得回顧歷史的更多角度,看到世界牽一髮而動全身的蝴蝶效應,也更了解鑑往知來的重要性。

文章節錄

內文節錄

《What If?史上20起重要事件的另一種可能》

16 納粹德國依然存在 約翰‧基根John Keegan 假如希特勒在一九四一年向中東推進

希特勒是個絕佳的例子,證明一個能夠掌握時機的天才如何改變歷史──憑藉的是幾近瘋狂的決心和非常好的運氣。有人主張,即使希特勒死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也會有別人帶領飽受失敗、通貨膨脹和世界經濟蕭條之苦的德國展開第二次世界大戰;根據這種觀點,希特勒不是原因,而是症狀。但是誰會取代他呢?他的身邊無人擁有同樣邪惡的領導能力,創造他的環境或許是無法避免的,但是他所創造和領導的納粹革命絕非如此。從來沒有一種現象如此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而且他的獨特想法沿著可預測的形式發展;對於「如果」這個問題,希特勒的心靈是個虛擬的潘朵拉盒子。今天我們幾乎已忘記,他曾距離將「意志的勝利」加諸於全世界是多麼接近。以下約翰‧基根敘述的是非常可能發生的情形:希特勒和拿破崙一樣,認真考慮過跟隨亞歷山大大帝的腳步,發動一場穿越近東的戰役。在現實世界中,希特勒和拿破崙都在蘇聯土地上遭逢厄運。如果在一九四一年間,希特勒將入侵蘇聯延後一年,追求另一個讓他可以在戰爭中居於上風的目標,會發生什麼情況?這個目標就是中東的石油。   如果在一九四一年夏天,希特勒決定下一個大攻勢的目標不是蘇聯,而是越過東地中海進入敘利亞和黎巴嫩,會有什麼後果?他會避免那年冬天在莫斯科城外遭受的失敗嗎?他所贏得的戰略地位會帶來最後勝利嗎?

  此一策略的誘因非常強大。如果他能解決把部隊從希臘調動至維琪法國統治下的敘利亞所牽涉的後勤問題,就可以進攻伊拉克北部的主要產油地,以及油藏更豐富的伊朗。在伊朗北部站穩腳跟之後,希特勒的大軍已接近裏海附近的蘇聯產油中心,進軍伊朗南部則可攻佔英伊石油公司的油井,以及位於阿巴丹(Abadan)的龐大煉油廠。從伊朗東部通往印度最西端省分巴魯齊斯坦(Baluchistan)、乃至旁遮普和德里的道路都是敞開的。簡而言之,佔領敘利亞和黎巴嫩會讓希特勒掌控關鍵的戰略大道,不僅可以擁有中東的主要產油中心,還能進入最後一個歐洲敵人英國最重要的屬地,以及意識型態敵人蘇聯南部的領土。

  到了一九四一年春天,蘇聯已經完全佔據希特勒的戰略思考。在一九四○年擊敗法國之後,希特勒曾短暫以為可以跟英國談和,高枕無憂地主宰歐洲。解除英國威脅之後,他可以鞏固自己的軍事地位,慢慢決定未來的戰略選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擊敗蘇聯。然而,在法國於六月簽字停戰之後,希特勒並未立即動用他的軍事資源。他對局勢的評估是,講求實際的英國人會接受納粹德國無可挑戰的主宰地位,向他的軍事力量低頭。

  到了七月間,希特勒已將德國空軍投入不列顛空戰,但是邱吉爾拒絕承認現狀、持續抵抗之舉,使得希特勒開始將地面部隊東調,部署在一九三九年九月瓜分波蘭後的新德蘇邊界上。在此同時,他也取消了將三十五個參與征法作戰的步兵師解編的決定,並將裝甲師的數目從十個加倍到二十個。在九月間,希特勒授命於東普魯士設立新的元首總部,三軍統帥部則在九月提出代號為「佛立茲」(Fritz)的征蘇計畫大綱。

  然而,這些都只是未雨綢繆的準備而已。此時希特勒尚未決心進攻蘇聯,而且只要條件能夠談妥,他仍準備擴大一九三九年八月簽訂的李賓特洛普─莫洛托夫協定(Ribbentrop-Molotov Pact),安排雙方在東歐的勢力範圍。莫洛托夫已預定於十一月赴柏林談判,在此同時,希特勒開始運用外交而非軍事手段,鞏固他在蘇聯邊界以外的東歐勢力。

  他的武器是「三國協約」,這是德國、義大利和日本於一九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簽訂的同盟條約,規定其中任何一國遭到攻擊時另兩國必須提供援助,其他國家亦可參與條約。希特勒在一九四○年秋天決定,心意未定的中歐和南歐國家都應該參與;在那一年內,強烈反蘇親德的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以及斯洛伐克的傀儡政權都宣布加入。在德國的壓力之下,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亦於翌年三月簽字。

  希特勒的對蘇外交就沒有這樣順利。儘管德國在歐洲擁有軍事霸權,還有眾所周知史達林在一九三七年和三八年的大整肅中嚴重削弱了紅軍的戰鬥力,史達林在情勢詭譎的一九四○年下半年還是堅持雙方要平起平坐。蘇聯外交部長莫洛托夫在十一月十二日抵達柏林之後,提出蘇聯既然已佔領波羅的海三小國,就應該併吞芬蘭;此外,儘管蘇聯已獲得一大片保加利亞領土,與保加利亞的邊界仍應予重畫。他主張蘇聯經由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從黑海通往地中海的權利應予擴大,並且給予蘇聯波羅的海新航行權,這些條件讓希特勒勃然大怒。莫洛托夫在返國之後送來一份詳載蘇聯要求的草約,但是希特勒命令李賓特洛普不做任何回覆;相反地,他在十二月十八日簽下第二十一號元首命令,亦即入侵蘇聯的「巴巴羅沙作戰」藍本。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