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臺灣

發稿時間:2011/10/15
果然臺灣
果然臺灣
作者|藍麗娟、藍艷秋/文字,鄭鼎/攝影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11/08/31

  臺灣本來就是四季都出產水果的寶島,但難免果賤傷農,水果農業也須要轉型並建立品牌找出路,專業作家藍麗娟與植物生態專家藍艷秋姐妹走訪許多水果背後不為人熟悉的人物故事,記載許多果農奮鬥的過程,並寫成《果然臺灣》一書,提醒大眾在品嚐各種又香又甜的水果時,不要忘記給果農們鼓勵與支持。

  作者記載新一代臺灣果農如何克服困難,種出高品質的水果。有些農民不見得讀過很多書,但腦筋靈敏,勤奮不怨天,也有一波波年輕人回到家鄉務農,他們不但有知識,還有行銷的概念。他們種出全世界最甜、品質最高的水果,使臺灣水果不需要低價競爭,只要打出品質與良心的國際形象,就能把臺灣水果打入國際市場。

  在作者細膩地描繪下,果農如何在雲林貧脊土地上種出「玫瑰蕃茄」;四個手足親戚如何讓南投土鳳梨翻身而能照顧眾多鳳梨農;拒當竹科新貴的年輕人成為創意瓜農,方形西瓜外銷賣到強強滾;玉井芒果如何打進日本市場,橘之鄉如何留住宜蘭金棗園,還有……,一一躍然紙上,臺灣農民真是了不起,他們的故事令人非常感動。

  此書也讓大家明白這一波有機農業革命如何把臺灣帶上世界舞台,同時讓我們覺得,有一天,臺灣人可以很自豪地說,我的天空是乾淨的,我的蔬果沒有農藥,我的河流清徹,我們擁有真正的美麗之島。果農確實很辛苦,但他們的努力使人看到水果就想起臺灣,他們腳踏實地的作風,也為臺灣帶來許多新希望。

文章節錄

《果然臺灣:種出在地的幸福》

玫瑰番茄‧鹽地裡,種出幸福

全臺灣最貧窮的縣市是什麼?

雲林縣。

全雲林縣最貧窮的鄉鎮在何處?

口湖鄉。

全湖口鄉最貧窮的村莊在哪裡?

水井村。

  水井村位於北港溪出海口一公里範圍,全村兩百戶人家,大半的農地因飽含鹽份,幾乎是「種什麼就死什麼」,人們普遍意志消沉,鬱鬱寡歡。

  同樣在這塊鹽地,有位青年卻種出特別甜的番茄,因為鹽份把甜味提了出來,連色澤都帶點玫瑰色,所以稱為「玫瑰蕃茄」,價格比市面高出三至五倍,供不應求,訂貨要等三個月,客人還是願意苦等。有趣的是,他的幸福也是種蕃茄來的。

  六十年次,人稱「水哥」的許清水,就是這貧縣貧鄉貧村裡的傳奇青年果農。

  對土地沒有感情,十八歲時,許清水上臺北,跟家鄉來的年輕小夥子們群聚三重埔,不是抽菸、喝酒就是賭博。從當兵前到退伍後,他當過送貨小弟、作過貿易公司的外務人員,三天兩頭換工作,典型的「月光族」,拿到月薪就花光光。

  更多的時候,許清水失業又缺錢,青黃不接,打電話回家時結結巴巴,哥哥一聽,就匯入一筆錢資助他,「真是很匪類的生活!」許清水回憶,搖頭苦笑。

  二十六歲那年,許清水再度失業,一通哥哥打來的電話翻轉他的人生。

  「阿水,爸爸已經六十歲了,你也已經二十六了,三天兩頭換工作,我還要一天到晚匯錢給你不是辦法。這樣吧,家附近荒廢的田地很多,你回來種什麼都好,有種就有得吃,起碼可以自食其力。」

  許清水的大哥是專門蓋蘭花溫室的,他跟許清水的爸爸商量,爸爸拿五分地去貸款幫許清水蓋一間溫室。

  這通電話早一點或晚一點打來,許清水或許不會回鄉作農,但是,這一回再度失業,手頭已經緊一陣子了,爸媽的年紀大了,自己的人生好歹該認真打算。

  「我跟你說,溫室種菜不難,播種的那天辛苦一點,其他時間都不太需要照顧,很輕鬆的啦!」哥哥半哄半騙,不久後,許清水回到水井,出現在家門口。

我不爽被人家看不起

  沒想到,溫室搭起來,庄裡的鄰居也看見了,紛紛冷嘲熱諷,沒一句好話。

  「我種一輩子了,這樣種就能活了,哪裡需要蓋什麼溫室?」

  「啊!這個沒出息的,沒用的啦!」

  「我跟你賭,他阿爸阿兄會給他糟蹋了!」

  冷言冷語隨著西海岸來的風,吹進了許清水的耳朵。

  「我承認,以我以前的習慣,吃不了苦就會跑掉,但是,這一次,頭已經剃了下去,我不爽被人家看不起,我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賭性堅強的許清水,發誓要在鹽地裡打拚一番作為。

  剛開始,許清水在溫室裡種小黃瓜、地瓜,投入之後才發現自己是被哥哥爸爸騙了,農事又多又雜,每天都有得忙,不像工廠至少有生產模式,能定時上下班。

但是,箭在弦上,不能不發。

  第一季收成了,成果還可以,他在庄頭上就算不是走路有風,也能抬頭挺胸,沒丟誰的臉。

  後來,他發現小黃瓜與地瓜的經濟濟價值不夠高,開始種蕃茄、美濃瓜。

  忙了一季,果實甜又美,才知道真正困難的是銷售。

  蕃茄收成了,他請貨運行送到拍賣市場去,光是運費,一台斤的成本就是一‧五元。交易完成,市場人員打電話通知他:「蕃茄賣掉了,可是,扣掉市場清潔費,你賺的錢還不夠付呢!」他一聽,搖搖頭,急急忙忙去匯款。

  有一回,他送了二十箱蕃茄去拍賣,卻收到四十箱的款項;他趕緊電詢對方:「我只送了二十箱去,你多匯了二十箱的錢,匯錯了!」對方體諒他的辛苦,回答:「沒關係啦,你先把錢收著,下次你送二十箱,我們再算。」他不依,堅持當天就匯回多餘的款項。

  不只是蕃茄,他種的美濃瓜儘管香氣撲鼻,拍賣市場卻是價格低迷,不敷成本。

  於是,他生氣了。

  「我自己賣!」

  天還沒亮,他起床摘美濃瓜,清晨四點已經在市場上鋪好攤位,有位早起的婦人行經市場,他現場削皮,請婦人吃。

  「嗯,真甜啊!」婦人讚不絕口,打開錢包,提了好幾顆美濃瓜回去。

  就這樣不斷現削現賣,自產自銷,市場擺攤第一天,他賺了六百元。

  第二天,他早一點起床摘瓜,多載了些貨,削啊削,客人試吃不斷,賺了三千元。

  第三天,他更早起床摘瓜,客人也很捧場,半天不到就賣光,摸著口袋裡當天賺的六千元,喜孜孜的提早打烊。回到家才想起來,「啊!慘了!我那只向姑姑借來的秤丟在市場了!」

  飛車回到市場,秤不翼而飛,只好買新秤賠給姑姑,做了一天白工。

  「坎坷啊!」他欲哭無淚。

  因為窮困,連買酒買菸的錢都沒有,跟昔日「匪類」的朋友聯絡也少了,如果不在溫室,就是在家當宅男,他的自我愈縮愈小,成了自卑。

  有一次,朋友特地來看他,邀他上「酒店」。「在鄉下,所謂的酒店其實就是小吃部啦!」他澄清。

  他忙完農活,想回家換一套衣服穿,才想到,自己窮到只有四套衣服,冬天兩套,夏天兩套。昨天的衣服還沒洗,身上的衣服在溫室裡弄得髒兮兮,怎麼辦?

  結果,他只好穿著拖鞋、短褲、髒上衣,臨入「酒店」之前,想到上衣髒兮兮實在不好意思,索性把上衣脫了,打著赤膊進去。

新品種勾起賭性

  經歷這段自卑又貧困的摸索期,他決心調整作物,以種植經濟價值較高的小番茄為主。

  學生準備好,老師就出現。

  這時候,貴人出現了: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教授蔡東纂。

  蔡東纂是線蟲研究權威,而且,他發現並提供給農民使用的「蔡十八菌」,以培養微生物產生有效胺基酸的方式,為作物提供養分並制菌,救活包括柑橘類在內的多種作物,成為作物救星,造福農民。因此,農民也直接稱他為「蔡十八」。

  蔡東纂來到溫室,對他說:「有個蕃茄品種,種的人不多,成功的人更少。一般果農不會來種。」

為什麼?

  「因為耗損率高,管理不易。如果未善加管理,耗損率甚至高達70%-80%。」蔡東纂說完,也勾動許清水的賭性,躍躍欲試。於是,許清水引進這個農友公司開發的新品種,開始試種;蔡東纂則不時來到溫室給予技術指導。

許清水成功了。

  新品種蕃茄的果皮薄,甜度高,一般的番茄甜度約七度,他的甜度竟高達十三度。最重要的是,他的耗損率只有10%。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