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救自己

發稿時間:2011/11/05
閱讀救自己
閱讀救自己
作者|高希均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09/10/29

  近來許多人說企業競爭力關鍵在人才與創新,出版界名人高希均回顧一生學習的《閱讀救自己──50年來學習的腳印》一書,透過扉頁寫的「獻給苦難的時代,苦讀的時代──救了自己,也救了社會」提醒大家,本世紀企業生存最大關鍵在時時要比對手學習得更快、更澈底,這就需要持續不斷地閱讀,政府部門和個人也是如此。

  作者成長的環境是一個苦難的時代,也是一個苦讀的時代,因為大家都明瞭教育是脫離貧窮的唯一機會,所以人人把握機會苦讀,等公車時閱讀,連在公車上也閱讀,上廁所時當然也讀,甚至有人站在路燈下苦讀。也因此,讀書救了自己,給了自己出頭的機會,高希均就是持續苦讀,並留學美國讀到經濟學博士。

  因為閱讀,書中金玉良言後來內化成為讀書人做人做事的標準。作者在美國取得學位與成家立業三十年後回到台灣,把人生後半段貢獻給自己的國家。他投入文化出版業,持續推動進步的觀念,曾當選美國傑出教育家的他近年更持續推動新讀書主義,希望力挽社會受到升學競爭荼毒的狂瀾,這就是讀書救社會的例證。

  現在很多人穿金戴銀、奴僕如雲,談吐卻俗不可耐,行事市儈氣十足。美國房地產大亨川普就是一例,他是炒地皮起家的暴發戶,很為人所不恥,台灣竟有人用他的名字為大廈命名,這就是因為不閱讀,不然不知如何解釋這現象。說穿了,閱讀最重要是變化氣質,作者認為,清寒而不寒酸,小康而不庸俗的關鍵在這個人有沒有書卷氣。書中每篇文章都在闡釋閱讀的力量,值得年輕人一讀。

文章節錄

《閱讀救自己:50年學習的腳印》

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

──一位韓國學生的回饋

  四月間回到河城,威斯康辛大學(河城校區)校友會的負責人比爾‧羅斯特正急著找我。電話中就興奮地說:「你記得三十年前教過的一位韓國研究生S.H.(名字的簡稱)嗎?」我告訴他:「當然記得。」腦海中立刻出現了他的身影。比爾接著說:「他要捐一些錢給學校,指定是用來表達對你的敬意。他現住在矽谷,只等待你的答覆。」

  次日在校友會的辦公室中,我們三人有個「電話會議」。三十年沒有聽過他的聲音,S.H.講的英語還是很熟悉。他一口氣告訴了他奮鬥的故事:一九七五年拿了學位後,就到了矽谷來做房地產的開發。正是選對了時機,矽谷三十年來的空前發展,使我的經營房地產獲得了極大的成長與利潤。剛剛三天前我結束了所有的投資,付清了所存的銀行貸款,繳完了應繳的稅,我現在已經六十五歲,決定過退休的生活;但有一件事還沒有做,就是要感謝高教授對我求學時代的鼓勵與照顧。我與內人要飛來河城,捐贈一些錢,當面表示謝意。」

人生大夢,勇敢承擔

  那是一九七四年的秋季,一位已是中年的父親,帶了三個子女及妻子來攻讀應用經濟碩士。從他並不流利的英語中,我有些擔心;但從他堅定的表情,我想經過一學期適應,可以修完學位。當時我擔任系主任,就決定自己擔任他的指導教授,並且分配了一間研究室讓他專心研讀。他曾修過我兩門經濟理論的課,有些辛苦,但都通過。

  我自己常在晚間及週末到系中工作。每次經過他的研究室,他總是在那裡埋首苦讀。有時與他短談,就更了解他的奮鬥與志氣。他在二次戰爭中長大(日本佔領與韓戰),來美前是一位中學老師,覺得只要出國進修,才有發展。帶來了幾萬美金的積蓄,沒有退路。住在一個狹小的「流動屋」(trailer)中,買了一架舊鋼琴,二個女兒喜歡彈。為幫助家用,妻子常常一天工作十餘個小時,做裁縫修補工作。威州的冬天冰天雪地,三個十歲左右的孩子冒著寒風,獨立地來回學校,參加活動,照顧自己。記得有一次在感恩節的假期中,他在我的研究室中談到這些家常;他又談到畢業後打算去西部冒險創業。三十多年的教書,學生中有成就的不少,但一位外國學生,身無分文,自己創業而累積到億萬財富的,S.H.大概是第一位。

「做事嚴謹,做人謙和」

  很湊巧的是,家人、與多年老同事們正準備為我開一個「生日派對」,時間是七月二十九日中午,地點在明城密西西比湖的一艘遊艇上。S.H.夫婦決定那天也飛來參加。七月二十九日,盛暑中難得天氣涼爽。十二點正遊艇準時啟航,八十餘位親友及老同事們敘舊談天,好不熱鬧。岸邊的建築與花草相映成趣,密西西比河在藍天白雲下格外地嫵媚。

  既然是「生日派對」,一定有來賓對壽星講一些好話。從前校長、前院長到老友盧偉民兄等都輪番稱讚。剛上任的威斯康辛大學的新校長貝茲博士(Don Betz)也起來道賀:「……我此刻要介紹一位高教授的學生,他與夫人專程從矽谷飛來……。」

  三十年不見的S.H.,除了多些白髮,一切都沒變,臉上還是充滿著堅毅的表情。船上頓時鴉雀無聲,他開始說:「沒有高教授的教誨,就不會有今天一些成績。我時時記得高教授教課時的嚴謹,以及下課後的謙和。這變成了我的規範:做事嚴謹,做人謙和;是這個觀念幫助了我的事業。現在我把這張支票交給校長,做為捐獻的開始,以後還會繼續,來表達我與內人對高教授的尊敬,明年春天我們希望能邀請高教授與夫人一起去韓國渡假一週,我們全程招待…」船上響起熱烈的掌聲。這張支票是六位數字,校長說這是上任以來收到最大的一筆捐贈。

奉獻,而且無憂

  這正是意想不到的生日禮物。三十年前播的一顆種子,在矽谷開花結果。做為一個外國教授,遇到一位刻苦努力的外國學生,是偏愛,更是博愛。

  更令我驚喜的是,S.H.三個子女的傑出成就,分別在哈佛、史丹佛及加州理工學院畢業。小女兒(Susan)十六歲進哈佛,十九歲就修畢經濟學士。二位女兒分別在加州全州的比賽中分別獲得鋼琴與小提琴首獎。今天三位都有很好的工作與極高的收入。

  三年前S.H.捐了三百萬美元在新幾內亞島建了一所孤兒院。南亞海嘯時也捐了巨款。在我家中小聚時,他說:「三個孩子都告訴我們:『你們的財富,不需要留給子女,應當要用來幫助別人。』」「現在我們已經在慢慢地開始。」夫婦倆出現了誠懇的微笑。(2005年9月)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