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發稿時間:2012/05/05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
作者|蔣勳
出版社|信誼基金
出版日期|2012/04/05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最知名的一幅名畫,一般人過去沒有好的管道去認識這幅畫,大都走馬看花地看。有深厚美學素養的作家蔣勳特別寫了《張擇端 清明上河圖》一書,為大家分段拆解、放大畫作後詳細導覽,讓大家發現畫裡充滿很好看的故事,是大家仔細欣賞這幅名畫的難得機會。書中還附了一幅此畫複製本提供典藏。

  此畫傳世有許多版本,最原始版本是畫家張擇端奉皇帝命令所繪,現藏北京故宮。畫中展現北宋末年的風俗和生活習慣,把那個時代都市人物生活樣貌與各行各業情狀,都描繪得栩栩如生,令人百看不厭。畫的名稱來源有多種說法,一說是清明節,又有學者考據是秋冬季節,另一說是描繪汴京一座清明坊,都未獲考證證實。

  全書順著〈清明上河圖〉從開頭到結尾,介紹繪畫的時間與地點是北宋汴京(開封)。那是一個充滿歷史性的時空,距離北宋滅亡大約十年,此畫捕捉到這個城市繁華的最後一刻。畫成約十年,北宋滅亡,更顯出此畫刻畫出繁華如夢的重大意義。作者提到此畫筆法是重寫意山水畫的中國歷史上文人不屑的工匠畫,但從畫中佈局許多巧妙的安排,可見別具用心,藝術價值極高。

  作者帶大家像看電影一樣從頭分段細部欣賞此畫。開端是汴京城郊,逐漸進入市中心,一路展現北宋城市風貌,是藝術欣賞、也是城市歷史的導覽,讓大家重回那個時空,目睹近九百年前的北宋城市人生活。書中也拿此畫與北宋另一名著《東京夢華錄》對照,分別是汴京的圖畫與文字記載,可說併成一部最好的城市史。而蔣勳連北宋京城行道樹都能旁徵博引,介紹得很有趣,實在是這幅畫最好的導覽。

文章節錄

出城的文人

  二十四公分高的畫卷空間,「交流道」這一段只佔大約四十公分的寬度。

  自北來轉向西南邊要進城的隊伍,和自西向東南出城的隊伍,形成「之」字型的排列,中間夾著一戶農家,土牆崩頹,母親正是從土牆中趕出來,伸出手,要救護路中間的孩子。

  這是畫家的心事,不容易被發現,在城市的熱鬧繁華裡,或許沒有人會特別停下來,關心一個孩子會不會被馬踏到吧。

  進城與出城的兩組人馬,似乎都沒有看到一個母親護衛孩子的焦急慌張。

  當時擁有一百五十萬人口的北宋首都汴京,每一天發生的事太多了,以同一個時代為背景產生的文學《水滸傳》書寫著許多似乎為社會的不公平不正義而「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漢。然而,〈清明上河圖〉裡是沒有英雄的,〈清明上河圖〉靜靜瀏覽著城市繁華裡庶民百姓微不足道的小小的喜悅或哀傷。

  許多次看〈清明上河圖〉,停在這「交流道」路口,孤零零的一個孩子,看母親跑來伸手要抱他。進城官家車馬喧騰叫囂,孩子或許並沒有意識到他站在路中間的危險,他只是愛看熱鬧而已,母親卻急壞了。

  張擇端曾經很多次在繁華的汴京城看到這樣的景象嗎?為什麼他記得這個畫面?為什麼他要刻意安排這一畫面?

  張擇端或許是那一時代比《水滸傳》的講述者更親近低卑庶民的思想家。他的美學世界裡沒有「英雄」,城市繁華的「主角」就是庶民百姓。十二世紀的畫家,可以看到街頭一個孩子可能被車馬踏到而心生不忍,他的畫面就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然而文人出城去了,就在母親和孩子的下方不遠處,一列人馬靜悄悄緩緩出城。

  出城的安靜,與上方進城大陣仗的喧囂,也形成對比。

  出城的隊伍,第一個人似乎是管家,穿白色長杉,留鬚,牽著女主人騎的驢緩步向前。騎在驢背上的女子頭上帶風帽,左手還緊緊拉住風貌下擺,好像怕風從衣襟灌入。「風帽」就是戲台上《昭君出塞》戴的「昭君套」,連頭帶肩膀都包住,可以在荒郊曠野避寒避風。

  女子騎在驢上,卻回頭張望,似乎呼應後面跟著的男子。

  男子騎驢,也頭戴風帽,他的一前一後都跟從著僕役,僕役手中有長竹杖,挑擔著行囊書箱衣類的行李。

一組走向城市的官家隊伍,浩浩蕩蕩,氣派非凡,佔據畫面上端三分之二。

  出城的文人,兩匹小驢,僕役三人,靜靜悄悄,從熱鬧繁華走向蕭瑟荒疏的郊外林野山村。

  細看〈清明上河圖〉這一段,不只是看畫,也像是在閱讀一頁宋史,宋室建國,已經歷一百六十年,太宗一統,真宗澶淵之盟,確定與遼、西夏的和平共處,仁宗四十年基本承平,到了張擇端創作〈清明上河圖〉的徽宗宣和年代,正如同孟元老《東京夢華錄》慨歎的─「斑白之人,不識干戈」。頭髮白了的老人一生都沒有經歷過戰爭,張擇端看著這樣的繁華城市,或許背後隱藏著難以言喻的憂慮感傷吧。

  史料上常說〈清明上河圖〉兼工帶寫,「工」是「工筆」,工匠描繪,只負責記錄。「寫」是「寫意」,文人畫興起,要求繪畫不只是工匠技術的精準,也必須在畫中賦予文人的思想與心事。

  張擇端不是職業畫工出身,他從山東鄉下來,「遊學京師」多年,似乎科舉也不如意,才改習繪畫,他關心城市,卻常常有城市邊緣人的角度,從落寞失意文人的角度,從拉船縴夫的角度,從街邊橋頭販夫走卒的角度,甚至,從城門口殘疾乞丐的角度,一一觀看這眼前繁華,繁華裡就有了像是讖語一般的憬悟與感傷。

〈清明上河圖〉完成不到十年,汴京就被金人軍隊攻陷─

通衢車馬正喧闐,只是宣和第幾年。

當日翰林呈畫本,昇平風物正堪傳。

  北宋亡國一甲子,北方金朝的宋室遺民張公藥,看著〈清明上河圖〉,感慨萬千,在卷末題了這首詩,亡國一甲子,他是能深刻體會張擇端創作這長卷的心事的吧。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