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齡

發稿時間:2012/09/08
創齡
創齡
作者|駱紳、朱迺欣、曾思瑜、劉豊志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12/08/10

  至少從經建會的數據來看,台灣很快就將成為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但直到今天,對於這個可以預見的未來,社會仍缺乏足夠的討論。本書引用源自日本的「創齡學」,分析了台灣老化問題的不同面向,並且強力主張老人不應被視為沒有生產力、徒增社會負擔的族群。相反的,實際上大部分老人都願意繼續工作,而且擁有足夠的消費力,我們應該設法更有「創」意地,迎接即將來臨的高「齡」社會。

文章節錄

銀色風暴◎駱紳

  地球的危機不僅在於暖化,更嚴重的是「老化」……

  經建會很悲觀地預測:一九九○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將有三成沒孩子、四成沒孫子,五十年後老年人口將成長三倍,這個預測簡稱為「九○三四現象」。

  急速少子化的影響,不僅造成人口結構改變,連帶使婦產科醫師不再接生,轉入整型美容市場,榮總院長林芳郁在媒體上大聲疾呼,希望政府注意內科、外科、婦產科跟小兒科沒有醫學系學生要投入的「四大皆空」現象。私校招不到學生進而縮減倒閉,產生更多流浪教師;企業勞動人口與人力需求嚴重不足,導致國家整體生產力下降。對此,有媒體稱,台灣少子化現象堪稱是國安層級的問題,連總統也表示憂心。

  我的老朋友彰化市博元婦產科院長蔡鋒博醫師表示,國內現在已經浮現「年輕者懷孕忙墮胎、中高齡婦女想生卻難懷孕」的M型求診生態,因此他呼籲從健保給付來減輕不孕夫妻的負擔,否則台灣的國力與經濟競爭優勢,將隨著人口急速老化而逐漸喪失。

  老人太多,小孩太少,真的不是說說而已。有一次,我到一所私立高中參加會議,校長帶著大家巡視校園,他突然手指著學校附設的托兒所說,「現在小孩越來越少,托兒所很快就要關門,我們正在認真思考,如何將這塊用地改建成安養中心。」語氣十分沉重。

  老人倍增所形成的「銀色風暴」正席捲全球,我們也身陷其中,那份雜誌說得沒錯,「老人潮」來襲,大家該想想,能做好怎樣的準備吧。

石原慎太郎的直言:「停經婦人還活著是一種恥辱」

  以講錯話著名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曾經在二○○二年十月發表「文明帶來的罪惡就是老太婆」、「女性在停經後已經不具備任何生育能力,再繼續活下去,只是一種浪費」等歧視女性的言論,引發極大風波,有一百多名日本女性立即提出告訴,要求石原為他的失言道歉,並且支付一千三百萬日圓賠償。

  石原先生的講話,意味著老年人活著只是消耗糧食,如同烏龜啃大麥,根本沒有對社會積極貢獻的價值,他只差沒說出口,「人老了,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應該要去死」。

  石原先生講這些話的時候,已經七十高齡,可以用日薄西山來形容,以一個年高七十的男人來說,在年輕人輩出的時代,其實也可以說是「這樣再繼續活下去,只是一種浪費」。

  不過,石原慎太郎的這番荒唐言論,並不是他憑空想出來的,一九五八年,松竹電影公司就由木下惠介執導兼編劇,將改編自深澤七郎的同名小說《楢山節考》拍成電影,闡述了類似這樣的觀點。一九八三年今村昌平又重拍一次,可見這樣的觀點確實有值得討論的價值。

  《楢山節考》以歌舞會特有的開埸白揭開該片所根據的「姨舍」傳說,由於食物匱乏,信州(今長野縣)的老人一到七十歲就要依傳統習俗至樽山待死。片中飾演老婦的田中絹代以及飾演辰平的高橋貞二,演技十分生動感人。對於這部描述民間棄老習俗的電影,雖濔漫著殘忍的異樣人生觀,但導演木下惠介將日本傳統藝術之美結合在電影裡頭,讓人感覺「死亡」優雅、深沉的一面,而忘記了它殘酷的本質。

  但是更恐怖的是林惠祥所著的《文化人類學》(台灣商務出版),寫蘇門答臘峇塔人(Battas),他們以隆重的儀式、懇摯的孝心,吃他們老年父母的肉。這種盛宴的舉行,都選在鹽價便宜的時候。

  在擇定的那天,被吃的老人先爬到樹上,親人和朋友們則齊聚樹下。大家齊敲樹幹,擊節唱歌。大意是:「看呀!果實熟了,要由樹上掉下來了」,這時候老人便由樹上落下來,他的親人便把他宰了吃掉。

  老人的不事生產、耗費資源,在物質貧乏的年代,確實會引人嫌惡,希望他們趕快死去,即使現在物質豐足,人道主義也抬頭了,但是人到底要活到多老,對於瀕死的老人究竟要不要延長其壽命,仍然是大家十分關注的問題。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