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主義的起源

發稿時間:2010/01/02
極權主義的起源
極權主義的起源
作者|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譯者|林驤華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09/11/05

  出版逾半世紀,《極權主義的起源》一直是歷史與政治學的重要經典,在5、60年代,本書幫助大眾理解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而在8、90年代,本書再度引起閱讀風潮,使民眾接納多元主義,蘇聯極權也隨後瓦解。

  法西斯和共產主義是歷史上兩大極權謊言,弔詭的是,法西斯是以反共起家,但其組織、中心目標和搧動手法卻和共黨如出一轍。極權主義運動想像出一個的謊言世界,他們抵擋西方帝國資本主義下人民的歧義性,以某種意識形態、儀式,來催眠群眾,使失根的群眾揉合成一塊大麵團,使他們感到自在、安全。

  過去歷史上任何專制獨裁,無論怎樣殘暴,都不會像極權主義,把人區分成「理應消滅的人種或階級」,進行集體的改造與屠殺。但極權主義的侵略性並非以利益為出發點,而是出於意識形態的理由:使世界達到連貫一致,證明它的各方面的意義是正確的。這是人類最可怕的愚昧。

  今天我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中國是現在唯一沒有經過斷裂的極權主義政權,要奠定強國地位,必定得從極權主義轉型。關心兩岸關係之時,本書可以幫助我們更了解中國大陸的思考模式和政策方向。

文章節錄

第十章 無階級社會

第一節 群眾

  極權主義運動較不少地依靠沒有無結構的群眾社會,而較多地依靠分子化的(atomized)、個人化(individualized)的群眾的具體條件,這可充分地見諸對納粹主義和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比較,它們這兩種主義在非常不同的情況下由開始產生於各自的國家開始滋長。史達林為了將列寧的革命專政改變成完全的極權主義統治,史達林率先創造了那種虛假的分子化社會,這為納粹在德國的發展做好了歷史條件的下也早已為納粹作了準備。

  俄國十月革命輕而易舉地獲勝,令人驚訝。這個國家的中央集權專制官僚政府統治著一群無沒有結構的群眾,鄉村封建秩序的殘餘和新生而又且虛弱的城市資產階級都還沒有未組織起來。當列寧說,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能如此容易地奪取政權,又如此困難地保有持這個政權,這時他意識到俄國工人階級的弱點,也意識到有利於突變的總體社會狀況的是混亂的有利於突變。列寧缺乏成為群眾領袖的各種本能,他不是一個預言家,他樂於公開承認並和分析自己的錯誤,這就違背了一個甚至是最普通的煽動家的規則,但是他立即把握住社會的、民族的、職業的等方面或許會在民眾中引進某種結構的差異,而且他似乎也相信,拯救革命的希望存在於這些階層分化之中。他讓使農村群眾無政府主義式地剝奪地主財產的行為合法化,由此首第一次((或許也是最後一次)在俄國解放了自法國革命以來一直最堅定地支持西方民族國家的農民階級。他嘗試用鼓勵獨立工會的方式法來增強化工人階級的立場;他容忍了內戰結束後從國民經濟計劃中悄悄產生的新的中產階級;他倡導用組織(甚至有時是創造出 )盡可能多的少數民族的方法,進一步區分特徵,提高民族意識,認識到即使在蘇聯的最原始的部落中也存在著歷史和文化的差別。似乎很清楚,在這些純粹實踐性的政治問題上,列寧遵循的是他的其政治家的偉大本能,而不是馬克思主義信念;無論如何,他的政策證明了一點:他更害怕的是缺乏社會結構和其他結構的缺乏,而不是新解放的各民族可能產生離心傾向,甚至也不是從新建立的中層和農民階級裡中間產生出新的資產階級。當內戰爆發時,列寧無疑遭受到了一場最大的挫失敗,他原先打算集中在蘇維埃各國的最高權力,卻落到了黨內官僚手中;但是,這種本身就是個悲劇的發展在革命過程中本身悲劇的發展不一定會走向極權主義。在一個國家早已形成的社會結構層中,一党黨專政只是增加了一個階級,即官僚階級,根據社會主義的革命批評家的說法,這個階級「將國家當作私有財產來佔有」(馬克思語)。在列寧去世時,這條道路仍然敞開著。工人、農民、中產階級組成的結構並不一定會導致階級鬥爭,而階級鬥爭則曾經是歐洲資本主義的特徵。農業仍然可以在集體、合作或私有基礎上發展,國民經濟仍然可以自由地遵循社會主義、國家資本主義或自由企業形式。各種任何形式的選擇都不會自動地摧毀國家的新結構。

  當史達林著手為替國家打造準備極權主義政府時,上述這一切新階級和民族都是他的障礙。為了組合製造一個分子化的和且無結構的群眾,他首先清除蘇維埃權力的殘餘分子(他們是國家機構的主要代表),因為他們仍然有在產生某些相當的作用,而且仍在阻礙政黨階層制度(party hierarchy)的絕對統治。因此,所以他首先引入320布爾什維克細胞——中央委員會的高級官員皆由其中產生,藉以此來破壞全國家蘇維埃。

  到了1930年,先前的公共機構的最後遺跡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堅實的中央集權政黨官僚機構,它的俄羅斯化傾向同沙皇政權沒有多大差別,唯一的區別是這個新的官僚制不再懼怕識字的人。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