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搶救家園計畫

發稿時間:2010/01/09
HOME:搶救家園計畫
HOME:搶救家園計畫
作者|揚.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
譯者|李毓真
出版社|行人文化實驗室
出版日期|2009/12/05

  本書是紀錄片《盧貝松之搶救地球》的圖文書,電影為了賣座考量,請來盧貝松製片,花了將近兩年的拍攝時間,製作費約5億5千萬新台幣元,是繼《不願面對的真相》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環保電影。不論書還是電影,都仰賴名攝影師揚.亞祖-貝彤(Yann Arthus-Bertrand)的空中攝影,他走訪50多個國家,拍下令人驚奇讚嘆卻也令人憂心的地理面貌。

  空照以一種特殊的視角,呈現地球的美,並清楚紀錄地球表面被人為改變的痕跡。本書比電影更為豐富,因為電影旁白無法負載的,都可由文字詳加說明;全書分100多個單元,涵蓋各項人類與環境的平行互動,如農業、畜牧、海運等;藉由空照圖,我們可以看見在過去一個世紀以來文明有多大的進步,實際觀察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對環境造成的影響,感受雨林以多快的速度消減。

  地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本書特別推薦給青少年閱讀,因為它和教科書說的大不相同,卻極有震撼力,是最佳的環保教材,讓我們知道去年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為什麼如此緊急、重要;地球資源又是何等珍貴,人類要怎麼改變對待環境的態度和方式。

文章節錄

  大氣

  「空氣中60%至70%的氧氣都來自於海洋,因此我們稱海洋為『地球之肺』」

  地球上的生命,從開始形成一直到現在,都對大氣有著極大的影響。在40多億年前,大氣中缺乏氧氣,只有大量的溫室氣體,水氣占了85%,而二氧化碳也有10%到15%的含量(目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0.03%)。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藍藻的生成才逐漸改變。藍藻是遠古海洋中最原始的生物,它吸收陽光行光合作用,並將二氧化碳及水轉換成有機物質。透過這樣的生物作用,大氣中的含氧量越來越高,終於達到現在21%的含量(空氣中的含氧量多半穩定,較少變化)。

  今日,海洋中的浮游植物,和藍藻一樣扮演起氧氣製造者的角色,它們藉由光合作用,儲存二氧化碳,並將氧氣釋放到空中。總體來說,空氣中的氧氣有60%至70%都是來自浮游植物,它們的重要性遠勝於陸地上的森林,因此,我們才會稱海洋為「地球之肺」。

  但在數十年前,人類便成為影響大氣最重要的生物,因為人類的工業活動,排放了許多有害的物質,使得大氣中的臭氧層受損。臭氧可以說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因為它是由氧氣及氧分子所組成。它形成的目的在於隔絕陽光中強烈且有害的射線,而由於智利南部及澳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使得今日人們罹患眼疾和皮膚癌的機率漸漸攀升。因此,1987年時,人們制定了《蒙特婁公約》,限制全球工業排放損害臭氧層的有毒氣體,希望臭氧層停止繼續破洞,讓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威脅。所以簽署這項公約,實在是明智之舉!

  然而,至今仍有大量的溫室氣體不斷地排向空中,它們不僅導致氣候暖化,也威脅了生態系統的平衡。要知道,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是不能被任意改變組成分子的,人類和其他的物種都應該齊心齊力,並藉著植物的幫助,維護一個適合生存的空氣品質。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