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掏不絕

發稿時間:2013/05/04
饕掏不絕
饕掏不絕
作者|朱振藩
出版社|印刻
出版日期|2013/04/12

  本書從家常小點寫至國宴大菜,從飲食生活泛及文化面面觀,堪稱作者縱橫食林的玩味食典。書中源引食物的典故,自名稱流變、菜色製法與演化談起,無論古法煉食或創意料理,皆能在文字中咀嚼出箇中滋味,讀來不僅口腹之欲獲得滿足,還能知味識味,被引領走進飲食文化的殿堂。

文章節錄

千古絕唱

東坡肉

  肉切長厚約二寸許,下鍋小滾後去沫。每一斤下木瓜酒四兩,炒糖色入。半爛,加醬油,下冰糖數塊,將湯收乾。用山藥蒸爛去皮襯底。肉每斤入大茴三顆。

  自古以來,菜以人傳的例子很多,而最受世人稱道,號稱杭州第一名菜的「東坡肉」,絕對是其中之佼佼著。即使清初飲饌名家李漁在《閑情偶寄》中指出:「食以人傳者,『東坡肉』是也。卒急聽之,似非豕之肉,而為東坡之肉矣。噫!東坡何罪,而割其肉,以實千古饞人之腹哉?」且「予非不知肉味,而於豕之一物,不敢讓措一詞者,慮為東坡之續也。」仍未損其赫赫之名,反而更增添它在中國飲食史上的崇隆地位。

  話說大文豪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十足是個美食家。他在被貶黃州後,家貧身困,吃不起當時貴重的羊肉,好吃的他,腦筋只好動到「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同時「價賤如糞土」的「黃州好豬肉」上面,終於研究出「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的頂級紅燒肉。從此之後,當他在「夜飲東坡醒復醉」之餘,「每日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若莫管」自得食樂,不亦快哉!

  儘管中國許多地方都有獨門的「東坡肉」,然而,杭州人認為只有他們所燒的「東坡肉」,才得東坡真髓。原來蘇軾官錢塘太守時,為了疏濬西湖裡的淤泥,乃徵召民伕掘泥築堤,此即當下西湖十景之一的「蘇公堤」。由於民伕賣力趕工,自然損耗不少體力,為了彌補慰勞,加快築堤速度,蘇太守便想起他當年在黃州時的紅燒豬肉,遂注入黃酒於大鍋內,燒給大夥兒吃,效果出奇地好,百姓感其德澤,世代流傳此一燒法,號稱「東坡肉」。

  其實「東坡肉」之名,始見於明人沈德符的《萬曆野獲篇》,指出:「肉之大胾(即塊)不割者,名『東坡肉』。」其燒法則見於清代的《調鼎集》,云:「肉取方正一塊刮淨,切長厚約二寸許,下鍋小滾後去沫。每一斤下木瓜酒四兩(福珍亦可),炒糖色入。半爛,加醬油,火候俱到,下冰糖數塊,將湯收乾。用山藥蒸爛去皮襯底。肉每斤入大茴三顆。」至於其滋味,則載於楊靜亭所撰的《都門新詠》,略稱:「原來肉製貴微火,火到東坡膩若脂,象眼截痕看不見,啖時舉箸爛方知。」簡簡單單四句,描繪入木三分,是以兩岸三地,至今流行不歇。

  我新近在香港的「杭州酒家」,嘗到其招牌名饌「東坡肉」,但見色澤紅潤,入口汁濃味醇,肉酥爛而不柴,皮爽糯而不膩,取此下飯佐酒,好到齒頰留香,無法形容其美,難怪見重食林,甚為饕客喜愛。

紅糟肉的

好味道

  所用的部位,一般都是三層肉,經紅糟醃製後,再以滾油炸之,搭配薑絲同食,入口頗有風味,而且不拘冷熱,各有特殊口感。

  早年福州菜盛行時,在台北多家餐館中,可嘗到上好的紅糟海鰻、紅糟羊、紅糟雞,甚至還有紅糟田雞,或炸或燉或燒,各極其妙。曾幾何時,福州菜沒落,以上的這些,已很難尋覓,想吃到好的,更戛戛其難。幸好尚有好的紅糟豬肉可食,可以稍慰吾懷。

  而今的紅糟肉,多現身攤檔中,取名相當奇怪,競以「紅燒肉」為號召,實在匪夷所思。其所用的部位,一般都是三層肉,經紅糟醃製後,再以滾油炸之,一經食客點選,即按其量多寡,隨即手切奉客,搭配薑絲同食,入口頗有風味,而且不拘冷熱,各有特殊口感。佐酒固然甚宜,與粥、飯、麵、粉(含米粉、河粉、瀨粉)等共享,亦能覺其美甚,真是無所不宜。如和白切三層肉同納一盤裡,紅白交映,色相挺佳,又很合味,乃小吃中的上品。

  近赴大稻埕「太平市場」內的「阿角紅燒肉」,品嘗其古早味的紅糟肉,滋味果然不凡。肉皆當日製作,各個部位都有,早些去的,尚可吃到禁臠(即頸環肉)、裡脊、三岔等上肉。色澤嫣紅,細緻而活,加上刀章得法,非但順勢而切,甚至「割不正不『進』」,確為古風重現。此外,另點的白灼豬心、三層肉、透抽等,製作亦精,臨灶陶然而食,亦是人生一快,不覺碗盤皆空。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