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吧!母女倆的旅行

發稿時間:2013/05/11
享受吧!母女倆的旅行
享受吧!母女倆的旅行
作者|克萊兒.方坦、米亞.方坦
譯者|程珮然
出版社|商周
出版日期|2013/05/02

  母與女,稱為是彼此親密的敵人,一點也不為過。本書兩位作者就是這樣一對母女,當她們意識到關係的疏離後,她們用環遊世界做為讓彼此更親近的一次機會。原來只有抽離平常的環境,才有機會聽見那些說不出口的愛和抱歉,這才了解原來對方一直是最好的行李,也是最深的牽掛。

文章節錄

《享受吧!母女倆的旅行》

  米亞‧開羅:誰來教我如何做一個好女兒?

  我媽與我過去幾小時都在開羅科普特區的清真寺、教堂,與一間猶太會堂進進出出,但我其實沒什麼在注意。此刻對我而言,我媽的過往人生比任何的建築都還陌生與有趣。

  我以為自己幾乎比任何人都了解媽媽,部分是因為她常說我的確是最了解她的人。但現在我卻很懷疑;我這輩子怎麼都想不到她竟然會放棄醫科或為了男友選擇大學。她固執而獨立到我以為她一直以來都是那樣。我猜想她是不是已經進化到超越了自我懷疑的不安全感(這很令人鼓舞,因為這表示我可能也將超越我的不安全感),還是她依然沒安全感只是掩藏得很好(這太令人沮喪了)。

  還有,我不是要鑽牛角尖,但她為何現在才告訴我?是不是因為我現在年紀較長,使她不用擔心我會拿她犯過的錯誤來合理化我自己的錯,像是「你幹了甲、乙、丙三件事,然後最後結局也還不錯?」還是她不再封閉自己,因為她信任我不會傷害她?媽媽在我們成長時信任我們是一回事,就像是她相信你說去哪兒就是去哪兒,而且會在允諾的時間內回家。但是她信任你對你像朋友那般推心置腹,又完全是另一回事。

  而如果我想要後者發生,我必須誠實檢視自己一直如何對待她。就像多數為人女兒的人,我對她做過我八百年都不會對朋友做的事,最過分的就是我堅持帶我大學男友葛瑞漢回家過耶誕,儘管我知道媽媽仍然因為外公在幾星期前過世而哀慟著。

  為了不讓我看來是個十足的渾球,我該加註一下我從沒見過外公,他也鮮少參與他任何兒女的生活。我媽很少提到他,因此當她打來告訴我她在西維吉尼亞照顧她臨終的爸爸時,我覺得有點不解。而當他過世時,我沒預料她會因為一個幾乎好幾年都沒見過面,而且跟她似乎也不親的人如此悲慟。若我當時成熟一點,就該了解正因為是這樣,我媽才更哀慟;她不只是哀慟著現在所失落的,亦哀慟著過去所失落與將來永遠無法實現的一切。

  就算我無法體會她的感受,我仍然應該尊重她的感覺,她會氣我不尊重她也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我不是滿腦子想著通過期末考,還有要在我首任正牌男友葛瑞漢來訪時帶他去哪裡玩,我就會更為她著想。我的行為實在很難讓人想與我為友。我才過了幾個月就發現自己有多自私,但我太羞愧而無法向她道歉。我害怕知道她是否還在生我的氣或是心懷怨恨,對我來說,假裝沒事、為她做些貼心事或更常打電話給她作為無聲的道歉會比較容易。

  另一方面,我也為她付出了我從沒為朋友付出的。我曾有機會出國就讀開羅美國大學,當我打給我媽興奮地告訴她我被錄取入學春季班時,我很消沉,她不想要我去就讀。那時九一一事件才剛過一年,我既是美國人又是猶太裔,她無法理解有那麼多國家的大學可以選,為何我堅持要去中東地區的學校。

  她從未直接了當要我放棄,但我可以聽出她說話時聲音裡的緊張。起初我義無反顧想去就讀,但後來我開始真正思考那幾個月對我媽會帶來什麼影響:影響就是,無論她的恐懼會不會成真,她都會每天處在擔憂之中。在我少年逃家帶給她無數個失眠的夜晚(還有那時正是葛瑞漢在差勁時機來訪沒多久)之後,我認為視她的需要優先於我自己的意願會比較好,這是出於孝順,也是我能為自己關心的人做的事。

  現在想起這件事實在覺得很諷刺,不僅是因為開羅本該是我讀大學的地方,還因為埃及人的家庭都非常親密,把自己母親的需要置於自己的意願之上,對每個與我同齡的埃及女孩來說都是理所當然。這樣她們會比較容易,或更快做出跟我一樣的決定?還是她們會不會也像我一樣,雖然整體上很高興自己為母親有所付出,但內心還是感受到輕微的悔恨正醞釀著?

  由於母女關係看來如此原始,我一直以為全世界的母女關係都是受到生理驅使,因而大同小異。的確,無論每個國家之間有什麼語言與文化藩籬,你幾乎總能從手勢、言談舉止、特定聲調來辨識出母女關係,但世界各國母女關係的相似處通常也僅止於此。

  舉例來說,在傳統的埃及家庭中,多數女孩都與她們的母親極為親密;女孩在家庭以外的社交通常不獲認可,而且母親也是她們教育、關係、育兒等資訊的主要來源。對我外婆與許多歐洲文化而言,即使女兒已經長大成人,但她想要與母親成為最好的朋友是很奇怪的事。而關於子女義務,以及我們欠父母什麼與多少,尤其讓我覺得困擾。我朋友玉咪,她的父母從越南逃難到愛荷華州定居,她說在越南家庭裡,根本連聽都沒聽過有頂撞父母這種行為。從我們看見的馬來西亞母女之間的互動,越南不是唯一這樣的國家。

  這世界在書店、學術界、遊樂場與媒體,都充滿了關於如何為人母的指示與建議。母親總在檢視自己如何對待孩子,但除了偶爾看見「不許跟媽媽這樣說話,」或「你當初該聽你媽的話」之外,市面上沒什麼教材教人怎麼當個好女兒;母親是生你養你的人,母親對孩子發展與情緒上的影響無可比擬。但雖然女兒跟母親的付出永不能相提並論,然而一旦女兒長大成人,母女之間必然是更為平等。

  當你把某事視為本來就是如此,人性使然你通常不會去質疑或檢視它。看見母女關係因為文化不同產生程度差異,讓我發現這並非理所當然,也發現當我們假設母女互動是受到生理驅使而全世界都大同小異時,其實是給了我們一張大富翁遊戲裡的出獄卡,好讓我們不用徹底檢視自己是如何地對待母親。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