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藍圖

發稿時間:2024/03/01
萬物藍圖:看晶片設計巨人安謀的崛起與未來
萬物藍圖:看晶片設計巨人安謀的崛起與未來
作者|詹姆斯.艾希頓(James Ashton)
譯者|李芳齡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4/03/05

舉凡家用電器、遊戲機、智慧型手機、電腦裝置、數據中心、電動汽車、工廠生產線…等,從生活到國防軍事,甚至是探索太空都少不了安謀設計的晶片。

這家創立於英國村莊穀倉、僅12名員工的科技公司,闖入了一個由美國矽谷概念、亞洲製造業驅動的行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以低耗能、低生產成本的處理器聞名於世,成為全球晶片設計的霸主。

如今,安謀對AI人工智慧、雲端運算、5G網路的深度參與被英國政府視為國安基石,足見科技產業與地緣政治的深刻連結絕非美、中、台交鋒所獨有。透過資深財經記者詹姆斯.艾希頓的視角,除了深度爬梳安謀的崛起之路,也映照40年來的全球科技史。

內容節錄

《萬物藍圖:看晶片設計巨人安謀的崛起與未來》

賈伯斯重返蘋果

  賈伯斯於1997年1月重返蘋果公司時,這家他共同創辦的公司正迫切需要新的構想和資金。在舊金山萬豪酒店(Marriott )舉辦的蘋果「麥克世界」(MacWorld)大會中,透過時任蘋果執行長吉爾.阿梅里奧(Gil Amelio)的介紹,賈伯斯現身舞台,現場爆發長達30秒的熱烈掌聲。穿著黑色開襟羊毛衫、內搭白色立領襯衫、下著寬鬆長褲的賈伯斯,一開頭就自信又清晰地講述他的「使命」,贏得台下開發者和顧客的滿堂彩。

  賈伯斯重返蘋果一事解釋了公司危機重重。1996年2月才接掌蘋果的阿梅里奧是扭轉頹勢的專家,急於想用一套新的作業系統來重振蘋果,當他知道蘋果內部開發出的產品欠佳,無法達成他的目的時,他決定向外求援。經過分析,他篩選出兩個選擇:收購當年啟動「蘋果牛頓」研發計畫的前蘋果產品發展暨行銷副總尚-路易.加西創建的 Be 公司,或是收購賈伯斯創建的 NeXT。NeXT 因為銷售情況不佳而虧損嚴重,而且早前已經停止硬體製造業務,只專注在軟體開發。

  賈伯斯在波士頓的麥克世界大會上自我介紹時說,他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Pixar)的董事會主席暨執行長,接著說他也是「幫助蘋果公司再度穩健」的七人小組成員。

  這七人小組中最令人意外的成員是微軟執行長比爾.蓋茲(Bill Gates),蘋果和微軟為了版權侵權問題纏訟多年,現在雙方不僅解決了法律糾紛,蘋果還讓微軟的 IE(Internet Explorer)成為麥金塔電腦的預設瀏覽器。

  短期內更重要的是,賈伯斯已經協商好讓微軟買下1.5億美元的蘋果股票來解決現金匱乏的問題。「我們很樂意支持蘋果,」蓋茲透過衛星連線, 對台下發出歡呼和噓聲的與會者說:「我們認為蘋果對電腦行業做出巨大的貢獻。」

蘋果牛頓,超前時代的發明

  賈伯斯重返蘋果的三年多前,哈維穀倉裡擺放空酒瓶的架子上,因為一件不同以往的事而多了一支。1993年8月2日,ARM 團隊一起舉杯慶祝牛頓器材問市,「牛頓」是大家熟知的名字,不過當時的蘋果執行長約翰.史庫利在波士頓時間早上10點半揮舞著一台平板裝置時,正式名稱為「牛頓平板電腦」(MessagePad),哈維穀倉裡那支酩悅香檳(Moet & Chandon)空瓶上也寫下這個名字。

  這款由 ARM 創立的數位器材,各方期待已久。史庫利在1992年1月宣布蘋果將推出一款「個人數位整理器」(PDA),接著在當年5月揭露了原型,此舉促使競爭者得以在蘋果尚未正式發表產品前就大舉進攻這個新市場。當他站在波士頓交響大廳(Boston Symphony Hall)的舞台上,手舉著11.4公分乘以18.4公分(4.5吋×7.25吋)、重量不到半公斤(少於1 磅)、售價699美元的第一款牛頓平板電腦時,史庫利在蘋果的職業生涯已經時日無多了。

  儘管內含一顆20兆赫 ARM 610 微處理器的牛頓平板電腦問市時備受矚目,但是卻沒有帶來太多正面評價。牛頓平板電腦除了有組織訊息和開會的功能,還能以紅外線連結至其他的牛頓平板來分享資訊,不過那時好時壞的手寫軟體令這些能力黯然失色。使用者用一支塑膠觸控筆在螢幕上寫下的內容,總是會被軟體滑稽地解讀,這個問題甚至被《敦斯貝利》(Doonesbury)等漫畫嘲笑過。

  然而,這些懷疑並未阻止薩克斯比把牛頓平板電腦問市當成行銷 ARM 的機會,在接受 ARM 所在的當地安格利亞電視台(Anglia Television)訪談時,他說:「創立這家公司時,我們部分願景是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會使用到 ARM 晶片,為了實現這個願景,我們必須讓 ARM 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就像杜比實驗室(Dolby)一樣。」杜比是一家美國公司,把研發的音響技術授權給無數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公司。

  薩克斯比說:「我希望五年後,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聽過 ARM,我想,如果達到這境界,我們的其他願景應該也實現了:我們將成為一家大型公司;我們將有獲利豐厚的業務;我們將在世界各地設立辦事處。」接著他在「ARM 賦予力量」(ARM powered)的標誌前擺拍,這標誌是該公司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所做出的短暫努力。五年後,ARM 的生意興榮,但不是拜那標誌、也不是拜蘋果牛頓所賜,在此之前,蘋果牛頓早就陣亡了。

  等賈伯斯再度掌管蘋果,牛頓的前景必然黯淡無光。1997年9月剛取得微軟的投資後,賈伯斯就告訴剛獨立出來的牛頓公司,不必搬遷到新辦公室了。牛頓重回蘋果旗下,集中火力打造 eMate 300 平板電腦,但是到了1998年2月,產品線喊停。

  這是原本有機會、但最終從未問市的產品插曲。事後來看,牛頓系列是蘋果成長茁壯的一個重要中繼站,「有趣的是,牛頓的基本概念就是後來問市的iPhone,」ARM 610 晶片的首席設計師圖朵.布朗說:「其實問題很明顯,牛頓太大、太笨重了,無法放進你的口袋裡,也沒有無線通訊。」

  2012年退休時,布朗收到用框裱起來的牛頓平板電腦,附上銘刻的獻辭:「超前時代17年」(17 years ahead of its time)。不過,跟德州儀器和諾基亞緊密結盟之際,ARM 不用太多時間去證明自己真的握有通往行動革命之鑰。

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close-privacy